這冊高中《國文》課本第五冊,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12月第一版,1984年3月第一次印刷。供高中三年級上學期使用。
我們上高三以後,主要以複習功課、迎接聯考為主,老師對文言文進行了較詳細的講解,其他現代文老師基本沒有講,讓我們在課餘時間自學為主,是以,有些課文基本上沒有什麼印象。

目錄頁。這冊課本共分為7個單元,30篇課文,其中閱讀課文18篇,占60%。文言文占12課,占40%。如果說到課時,文言文教學恐怕占到總課時的70%左右。
第一課,範愛農。魯迅先生的著名懷人散文,選自《朝花夕拾》。這篇文章印象很深,老師讓我們扮演範愛農的形象。
第二課,愛國學者顧炎武。明史專家吳晗的作品。沒有什麼印象了。
第三課 山地回憶。孫犁的散文。選自《白洋澱記事》。也沒有太多的印象了。
第四課 書塾與學堂。陏達夫的作品。也不太記得了。
第二單元,是現代詩單元。
第五課 雷電頌。郭沫若先生曆史劇《屈原》中的一大段獨白。充分展現了郭老作品強烈的思想感情。當時覺得有點像高爾基的《海燕》。
第六課 詩二首。選錄了聞一多的《靜夜》和藏克家的《春鳥》。記不得什麼了。
第三單元,小說單元。
第七課、第八課,小二黑結婚。趙樹理先生的代表作。對于二黑、小芹無感,反而對二諸葛的印象更深。可能這個人物有特點。現在為了裝B,我還會說“甲子乙醜海中金”之類,不過是拾二諸葛的牙慧。
這一課還有插圖。
第九課 夜。葉聖陶的短篇小說。沒有印象。這些課文當時根本沒有學過。也可能和題材有關系,不太容易引起我們閱讀的興趣。
第十課 窮人的專利權。狄更斯的小說。也沒有太深的印象。
第十一課 林黛玉進賈府。這個絕對印象特深。老師用了兩個課的時間總結它的優點。特别三春、黛玉、寶玉等人的肖像描寫都能背過。還有關于寶玉一首“西江月”也能背誦。
第四單元,說明文單元。
第十二課 語言的演變。我們的國文大師呂叔湘的作品。不過也沒有太深的印象,可能當時也沒有閱讀過。
第十三課 我國古代的車馬。王力《古代漢語》中的一篇。
第五單元,散文單元。
第十四課 燈。巴金的作品。沒有什麼印象。
第十五課 散文兩篇。選入了賈平凹的《醜石》和秦牧的《菱角》。對《醜石》一篇印象特别深。賈平凹現在仍然活躍在文壇。對《醜石》的“以美為醜”的說法感到很新奇,現在經常在模仿這個文章的寫法寫一些短文。
第六單元,議論文單元。
第十六課 一個極其重要的政策。毛主席一篇社論。論述精兵簡政政策的重要性。對文中寫的孫行者化做小蟲鑽進鐵扇公主肚子裡而戰勝貌似強大的敵人的說法很喜歡。
第十七課 中國共産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鄧小平。這是一個時文,沒有什麼印象。
第十八篇 雜文兩篇,選入魯迅先生的非常有名的雜文。《文學和出汗》的名句,經常會用到,如反駁他人寫普世價值、寫人性,就會說沒有永久不變的人性。還有就是香汗、臭汗的比喻。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經常會用到“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舍人求法的人”來進行自我鼓勵。
第七單元,文言文單元。
第十九課 唐詩二首。選入李白《行路難》和杜甫《兵車行》二詩,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還有非常精細的線描插圖。
第二十課 宋詞二首。選入柳永的《雨霖鈴》和姜夔的《揚州慢》,都是宋詞的名篇,|”曉風殘月“、“波心蕩、冷月無聲”意境很美,也常用到其中的名句。由《揚州慢》又學到了杜牧的好幾首寫揚州的名詩。
第二十一課 《論語》中的言志一章。這一篇是《論語》少有的有細節描寫的段落。有時會調侃說孔子的七十二名名弟子中,成人幾個、小孩子有幾個(有個相聲中也說到這個),當然這隻是一個笑談。
第二十二課 《孟子》中的《齊恒晉文之事》章。記住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二十三課 殽之戰。《左傳》中的名篇。墓木已拱,這個成語出自本篇。
第二十四課 《伶官傳序》,歐陽修《新五代史》中的一篇。這篇文章寫的曉暢明快,一氣呵成,很喜歡。“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經常被用到。
第二十五課 過小孤山大孤山。陸遊的遊記作品。沒有太深的印象。就記得文中引用的蘇轼的詩句“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
第二十六課 項脊軒志。明代歸有光的名作。這個是100%的名作,好多名句現在仍然脫口而出,可以這麼說,這篇文章能排到古典散文前5名之内。“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庭有枇杷樹……”讀之讓人淚目。
第二十七課 報劉一丈書。明代宗臣的散文。對鑽營投機者刻畫得窮形盡相。
第二十八課 複庵記。明代顧炎武的作品。不過沒有什麼印象了。
第二十九課, 治平篇。清代洪亮吉一篇文章,是較口提出人口問題文章。不過沒有什麼印象。對于洪亮吉這個人倒是知道,可能不是因為這篇課文而得知。
第三十課 ,孫中山為《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做的一篇序文。“吾黨菁華,付之一矩”現在我也經常引用這句話。這篇文章寫的情深意重,是政治領袖中難得一篇以情動人的好文章。
總起來說,這冊國文課文選入的都是各個體裁頂級的好文章。《範愛農》《小二黑結婚》《林黛玉進賈府》《醜石》《雜文兩篇》唐詩二首、宋詞二首、《項脊軒志》《報劉一丈書》等等,都是值得永遠流傳的好文章。
讀着這些名文,38年前學着這些文章,為聯考而拼搏的情景如在眼前,不知不覺間,人生的黃金時光已飛快地流走了,時間到底去哪裡了,讓我們如果珍惜現在吧,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
封面版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