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弓箭就相當于今天的重機槍,遭遇到亂箭齊發或者暗箭來襲的時候還可能就會中箭。弓箭的殺傷力應該不弱,像黃忠肩窩中箭,張遼腰部中箭後都死去了。
人的頭部有很多重要器官,應該是人體很脆弱的地方,中箭受傷的話,人就很可能挂掉。但是三國演義裡面卻有數人頭部中箭而沒有死。

第一個是夏侯惇。在夏侯惇與呂布部将高順交戰時,被其部下曹性暗箭偷襲,正中夏侯惇左眼,夏侯惇用手拔箭,不想連眼珠一塊撥出。夏侯惇大聲說:“父精母血,不可棄也!”直接把眼珠給吃了,然後他挺槍縱馬,一槍把曹性戳死在馬下。 後果是“夏侯惇損其一目,卧病未痊。 ”應該是受傷較重。
第二個是糜芳。在劉備攜民過江的時候遇到曹軍圍攻,亂箭齊發,糜芳面部中了數箭,但他仍然可以自己逃跑,後面也沒有他療傷的記錄,是以糜芳隻是輕傷,幾乎沒有影響。但是糜芳還不如被射死,後面關羽大意失荊州被殺也有糜芳投敵的因素存在。
第三個是中箭專業戶曹操。曹操一生之中多次中箭而不死。漢中之戰時,在斜谷曹操被魏延射中人中,折斷兩個門牙,曹操也從馬上摔下。後果是,“操卧于氈車之中” 不能自己行走,應該是受傷比較重,更重要的是破相了,自從這一箭之後就很少看到曹操泡妞的描寫了。
第四個是五子良将之一的樂進。曹魏和東吳濡須大戰,張遼與淩統鏖戰不分上下,淩統被曹休偷襲墜馬,樂進想殺死淩統,反被甘甯一箭射中面門。後果“曹操見樂進中箭,令自到帳中調治。” 應該受傷較重。
當然頭部中箭非常危險,當然會有人死亡,而且還是猛将居多。
第一個是孫策。小霸王被許貢的門客射中面部,又身中數槍。當然孫策本來可以不死,但他性格暴躁,殺死于吉後因驚吓造成傷口迸裂而死。
第二個是甘甯。劉備起全國之兵伐吳,孫權派韓當周泰甘甯等人迎戰,在吳軍大敗潰逃時,甘甯被沙摩柯一箭射中頭顱,甘甯帶箭逃走,坐于大樹之下而死。
第三個是徐晃。徐晃跟随司馬懿平定孟達叛亂時,被孟達一箭射中頭顱,雖然經過搶救但仍當天夜間死亡。
第四個是郭淮。姜維中郭淮之計遭遇大敗,狼狽逃走,武器都沒帶,隻帶了一張沒有箭的弓。在被郭淮追殺時,姜維卻敗中求勝,用手抓住郭淮射來的箭,反手一箭射中郭淮面門,郭淮流血過多而死。
當然頭部中箭死亡的還有黃祖部将陳生、曹将史煥、韓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