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哥第一人——沒有虛傳

作者:藝術art
八哥第一人——沒有虛傳

藝術履歷

大翁本姓金,浙江永嘉人,65年生,著名畫家。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現任景德鎮中外陶瓷藝術協會常務副會長,景德鎮市第六屆文代會代表,景德鎮市第十二屆、十三屆政協委員。二O二O年被評為江西省首批,江西省級人才稱号。溫州市永嘉縣第九屆、第十屆政協委員,大翁美術館名譽館長。

八哥第一人——沒有虛傳

2005年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南京市政府協辦首屆中國畫節作品榮獲金獎;

2009年由江西省省政府主辦“八大山人杯”工藝美術大賽,作品《八哥圖》榮獲特等獎;

2011年景德鎮市政府主辦“唐英杯”第九屆陶瓷藝術百花獎作品榮獲政府獎,景德鎮市長劉昌林親自頒發獎杯;

2015年由中國美院、景德鎮市政府主辦的景德鎮首屆中國瓷畫雙年展作品獲獎;

2016年7月大翁參加由人民日報主辦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2016首屆文化論壇峰會。

八哥第一人——沒有虛傳

齊白石畫蝦、徐悲鴻畫馬、著名畫家金大翁花十年畫八哥的藝術之路

大翁三十年如一日,他研習前人藝術精髓,無論鄭闆橋的竹,還是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都為他注入了豐富的藝術營養。他深入生活,求教大自然,四處寫生,格物抒情,特别是花了10年時間養八哥,觀察、記錄八哥的習性,終于把八哥畫活了。他的畫色彩碰撞不多,有的甚至隻有黑白兩色,但看起來簡淨恬淡,形神兼備。

目之所及,一隻隻栩栩如生的八哥,好像飛入了瓷瓶裡,靈動的畫面及形制呈現著渾樸的自然之美、獨特的個性之美、雅緻的古典之美。其中,瓷畫《八哥圖》的制作過程更是不同凡響,青花瓷的燒制溫度是1,340度,而要燒制出筆墨色,則需要1,380度,為了相差的這40度,大翁用了整整6年。

大翁從8歲開始學習書法,年輕時,曾于洛陽跟随著名書法家李進學學習書法長達十幾年。國中畢業後,他接觸民間藝術塑佛和龍頭雕刻,在藝術的熏陶下,對國畫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八哥第一人——沒有虛傳

對于人生和理想目标,大翁劃分了三個階段“以商養文”、“以瓷養畫”、“以名養人”。在他的生活裡沒有任何娛樂項目,隻有鑽研藝術。經過長期刻苦磨煉和鑽研,融會貫通,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畫風,獨樹一幟。當代八哥第一人沒有虛傳。

“如果有人提起大翁畫畫不錯,大家可能會不感興趣,但若是換種說法,他是‘八哥第一人’,大家就會拿起手機搜尋了。”大翁笑道,如今在業内,隻要提起八哥就會想起他,而八哥也從無人問津變得有了‘一席之地’,他與八哥相輔相成,共同成就。

“八哥是鳥類中最通人性的,會跟人問好。”大翁說,畫鳥要先學會和它一起生活,把它當做知己,像家人一樣對待。為了畫好八哥,他養了七八隻,觀察它們的習性,并記錄下來。

“它們也是有感情的,若是将它放飛,會自己飛回來,如歸家一般。”在大翁的一筆一畫下,八哥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它們或栖息于山崖邊,或停靠在樹林間,或擡頭眺望,或閉目養神,每一隻都是獨一無二,看起來活靈活現,意趣橫生。

八哥第一人——沒有虛傳

大翁有着深厚的國畫和書法功底,将書畫與陶瓷工藝融會貫通,使繪畫藝術與高溫窯變完美契合。他将楠溪風光“潑”于青花瓷之上,讓心愛的八哥“飛”入畫中。雖然色彩、構圖和筆畫極簡,着墨簡練灑脫,卻能夠展現出靈動的畫面,顯得青花瓷格外清新自然、古典雅緻。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蔣躍看了大翁的作品曾評價道,中國畫講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在他的作品中都有展現,大翁的作品格調清新,構圖新穎,造型奇絕,有他自己藝術的風格,「他的筆墨傳承了『八大山人』的藝術理念,同時融入他對時代的了解,對生活的關注。」

八哥第一人——沒有虛傳

大翁自謙道:“在藝術的門縫裡,如今我已經看到了一點曙光,一點點。”有人問起大翁怎麼不收學生,大翁也會說,自己還是個學生。在他的眼裡,藝術是一件需要一生求索的事情,藝術的路孤單而又獨立、自我,他立志一生做好這一件事。他說:“等到70歲的時候,我希望能随心所欲,揮灑自如,抛開一切拘束,筆跟著心走。”

八哥第一人——沒有虛傳
八哥第一人——沒有虛傳
八哥第一人——沒有虛傳
八哥第一人——沒有虛傳
八哥第一人——沒有虛傳
八哥第一人——沒有虛傳
八哥第一人——沒有虛傳
八哥第一人——沒有虛傳
八哥第一人——沒有虛傳
八哥第一人——沒有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