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溫得和克5月4日電老年人在得了中風後康複治療是一大挑戰,但66歲的那密比亞人瑪萬嘉普·維科說,她非常幸運能夠找到一家當地的中醫診所,原本中風癱瘓的她現在已經能獨立行走,擁有了第二次鮮活的人生。
家住首都溫得和克的維科在2020年初得了中風,盡管她在當地接受了各種不同的治療,但都不能重新站立和行走,隻能癱瘓在床。“我當時吃了很多藥,但都沒有什麼效果,我無法進行正常的基本活動,甚至連手都擡不起來,那時我的心情非常糟糕。”
去年8月,維科被轉診到一家中醫診所,接受中醫針灸治療。接受了幾個療程治療後,她的病情開始好轉。維科感歎:“這真是一個奇迹,我又能夠走路,并能外出活動了,感謝中醫給了我第二次生存的機會,我想再過一段時間應該可以開車出門了。”
在那密比亞,像維科這樣開始接受中醫治療的患者越來越多,為維科治療的醫生王鵬說,“中醫在那密比亞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與我們國家的大力支援、一批批援納醫療隊中醫師們的無私奉獻以及長期旅納的老中醫前輩的堅持和努力是分不開的”。
中國從1996年開始向那密比亞派出醫療隊,每批由兩名中醫師和兩名護士組成。經過20多年的耕耘,當地很多人逐漸接受了中醫療法。
2014年至2016年,王鵬參加第十批援納醫療隊在溫得和克的卡圖圖拉國立醫院工作。兩年時間裡,他和同僚們共診治患者15000名,受到納方高度評價。王鵬表示,中醫治療簡單易行,适應症很多且有效,非洲國家缺醫少藥,醫療資源配置設定不平衡,在非洲發展、推廣中醫非常有必要。
2017年,王鵬再次來到那密比亞,創辦了自己的中醫診所,為患者提供各種中醫治療方法,他說,“我經過三年多申請,終于推動中醫進入那密比亞的醫保系統,這樣當地的醫療體系也認可了中醫治療,很多當地醫生會把病人轉診到我們的診所”。
在援納醫療隊坐診的卡圖圖拉醫院,來中醫診室看病的當地人源源不斷。據第13批援納醫療隊隊長房連強介紹,盡管醫療隊因新冠疫情影響縮短了門診工作時間,但平均一個上午仍要診療70多人。
房連強說,在那密比亞,中醫赢得了自己應有的地位。最近一段時間,那密比亞衛生部專門安排那密比亞大學醫學院學生到卡圖圖拉醫院中醫診室來實習,醫療隊每周要在門診為6名醫學院學生進行實習輔導。
“這些學生大多以前沒接觸過中醫,經過實習增加了見識,親身感受中醫在實際治療中的作用和效果,這對于他們今後的行醫工作有益處,同時這也是一種在當地普及中醫的好途徑。”房連強說。(新華社記者 吳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