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陳曉
編輯丨房煜
圖源丨李子柒微網誌
停更三個多月之後,經曆過外界無數的猜想,10月25日李子柒一紙訴狀将其與微念公司的糾紛公之于衆。
10月27日,位元組跳動相關負責人确認,由于李子柒和簽約公司微念存在糾紛,微念的股東位元組跳動已于10月16日啟動退出流程。位元組跳動的退出似乎給李子柒的“決絕”更添了一把火。
輿論一時間都指向了李子柒的“伯樂”經紀公司微念。11月1日晚間,針對李子柒公司起訴微念一事,沉寂了一周的微念公司釋出說明,回應與李子柒股權糾紛。
微念承認與李子柒存在糾紛,但從未想過、未控制過任何李子柒的相關平台賬号。并稱早在一年多前就提出李佳佳的股權計劃和合作模式方向,但未有實質性進展。
微念回應釋出不到十分鐘,李子柒助理“她助理”便在微網誌上怒斥:“連合同都沒跟投資人、股東如實披露的公司,誰敢要它股份?”并喊話道:“罔顧事實、滿篇春秋、打嘴仗沒意思,要打打官司!”
從雙方互相成就的創業者到如今對薄公堂,李子柒與微念之間發生了什麼?斷絕關系之後的李子柒和微念未來的路又該如何走?
五年合作 分崩離析
“我很喜歡你的視訊,可以見面聊一下麼?”李子柒與微念創始人劉同明的相識緣于一條微網誌私信。
成立于2013的微念,經營範圍含品牌管理、網際網路銷售、文化娛樂經紀人服務等,其法定代表人、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均為劉同明。2016年成為微網誌MCN全面合作夥伴,同年,劉同民在微網誌上發現了李佳佳(李子柒原名),視訊中恬靜舒适的田園生活吸引了他。
經過溝通接洽,雙方達成協定,于2016年9月開始合作,以MCN公司的形式共同孵化“李子柒”IP和品牌。公司為其提供微網誌資源推廣服務,李佳佳借以将精力完全投入到内容創作當中。
2017年7月,李佳佳與微念更換合作模式,合約模式轉合資公司模式,共同成立四川子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李佳佳持股49%,杭州微念持股51%),籌備李子柒品牌,攜手營運。李佳佳負責内容創作與釋出,微念公司負責營運與探索商業模式。
從微念公司的說明可以看出,該公司主要負責的是“李子柒”這一品牌商業化部分,而李子柒已經在近年發展成增長迅速的美食新消費品牌之一。
根據報道,在李子柒微網誌粉絲突破1000萬之後,微念公司于2018年8月上線了李子柒天貓旗艦店。李子柒品牌的主要選品為有地域特色但無知名品牌的傳統食品,例如螺蛳粉、藕粉、鮮花餅等,很快其銷售額就突破了千萬元并開始高速成長。據《2021最具成長性的中國新消費品牌》統計,2020年李子柒品牌的銷售額達16億元,同比增長300%。
“李子柒”品牌在商業領域創造了一個巨大的IP蛋糕,但從微念公司的股權結構來看,李佳佳本人在“李子柒”這一IP商業化的過程中,似乎并沒有享受到多少蛋糕紅利。
11月1日,微念微網誌發文回應與李子柒股權紛争情況說明。其中重點提到:微念公司早在一年多前就提出李佳佳的股權計劃和合作模式方向,但未有實質性進展;第二,微念從未想過、未控制過任何@李子柒的相關平台賬号;第三,微念對公司與李佳佳在李子柒IP、品牌方面的分工做了詳細的說明;第四,微念希望與李佳佳就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問題進行持續坦誠的溝通。
但從李子柒助理“她助理”的回應中看出,似乎“股權糾紛”并不是李子柒上訴的重點。“連合同都沒跟投資人、股東如實披露的公司,誰敢要它的股份”直指合同上的問題。
讓人不禁聯想到微念自從與李子柒合作之後,曾拿到過多輪融資,股東清單上不乏有華映資本、華興基金、位元組跳動、芒果文創基金等22個股東,而李子柒在微念有合夥人的職位,但并不占微念的股份。位元組跳動在得知李子柒與微念之間的糾紛之後選擇退出,讓人猜想資本在選擇入股時是否了解投資的是李子柒品牌還是李子柒本人。
目前雙方糾紛還在繼續,看客還在猜想,定論沒結之前都是空想。“讓子彈飛一會兒”,靜觀其變。
斷絕關系,兩敗俱傷?
就目前的形勢而言,李子柒可能要徹底與微念“決裂”。
熱門網紅IP散夥也有先例。2020年10月,導演張小策宣布正式退出系列短劇《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團隊。之後,朱一旦更新的視訊資料不斷下滑。張小策另起爐竈更新的視訊,同樣沒有找到新的方向。
但李子柒不同于普通的網紅,她身上承載着更多的文化價值。近日,有消息稱,位元組跳動将直接簽約李子柒。對于此消息,位元組跳動方面拒絕評論。
相比于李子柒的處境,微念的生存狀态更加堪憂。據消息稱,杭州微念似乎也正在準備“去李子柒化”。有微念員工表示,現在公司内部人心惶惶。其透露,李子柒品牌的雙11市場計劃還在照做,但“估計雙11之後就會有裁員動作”。
作為一家創業公司,微念自然不願意失去李子柒這顆大樹。它也在回應中表示:公司願意就雙方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問題進行持續坦誠地溝通,衷心希望雙方能解開心結,繼續攜手前進。李子柒方面目前雖尚未正式回應,但從其助理的态度和回應上來看,李子柒團隊已經做好了訴諸法律的準備。
背後是千萬網友的支援,承載着傳承文化的使命,李子柒從一開始就占據了輿論的上風。即使魚死網破,與微念解約,也會有資本排着隊想投資。
對于李子柒的壓力可能是來自于内容競争。曠日持久的官司耗時耗力,長時間的停更勢必會造成李子柒觀衆的流失。而田園生活題材的短視訊也因為李子柒的火爆引起了衆多的模仿者,滇西小哥、華農兄弟、美食家王剛,甚至演員李亞鵬等都在拍相同類型的視訊,并收獲了一大批粉絲。
靠流量吃飯的網紅們最重要的保持更新速度,誰也不能經受長時間的銷聲匿迹,李子柒與微念的長時間糾紛也可能會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但李子柒堅持上訴,手上也可能掌握了足夠的證據,在法槌尚未落下之前,旁觀者都無法了解其中具體的情況,隻是對曾經劉同明與李子柒的伯樂佳話演變成對薄公堂的一陣唏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