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名将李廣勇猛善戰,人稱天下無雙,為何卻無法封侯?

作者:縱橫五千年

公元前166年,李廣在陪同漢文帝打獵時,沖在最前面,親手格殺猛獸,表現得十分勇武。漢文帝用略帶惋惜的口吻稱贊道:“太可惜了,你沒遇到好的時機!假如你在漢高祖時期,封個萬戶侯又算什麼呢!”然而,李廣的一生特别悲催,曆經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時期,最終也未能封侯,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對于這個問題,其實李廣也十分納悶,他找到了星相學家王朔,向他詢問道:“自漢擊匈奴而廣未嘗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十人,而廣不為後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豈吾相不當侯邪?且固命也?”王朔問道:“将軍自己想想,平生有沒有特别遺憾的事情呢?”

名将李廣勇猛善戰,人稱天下無雙,為何卻無法封侯?

李廣思考片刻後,說道:“吾曾經擔任隴西太守,期間羌人造反,我誘降了八百餘人,然後将他們全部殺死,至今感到非常遺憾。”王朔說道:“殺降是最大的災禍,這就是将軍一直不能封侯的原因。”事實證明,王朔的話純屬胡扯,因為古往今來殺降的将領很多,這根本不是“李廣難封”的原因。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李廣的政治智商太低。其實,早在漢景帝時期,李廣就已經可以封侯了,可是他卻做了一件錯事,徹底得罪了漢景帝。事情是這樣的,公元前154年,西漢發生了吳楚七國之亂。漢景帝命太尉周亞夫率領大軍出征,李廣也參加了這次軍事行動。在昌邑城下,李廣沖入敵陣,一舉奪取了叛軍的軍旗,自此聲名顯赫。

名将李廣勇猛善戰,人稱天下無雙,為何卻無法封侯?

按理說奪旗是一件大功,可是平叛之後,漢景帝沒有任何封賞。原來在前線軍中時,李廣接受了梁王劉武授予的将軍印绶,引起了漢景帝的不滿。梁王劉武雖然是漢景帝的親弟弟,在平叛中也立下了大功,但是兄弟倆的關系卻十分微妙。有一次在酒席宴間,漢景帝當着母親窦太後的面,對劉武說:“我在千秋萬歲之後,打算将皇位傳給你。”

劉武雖然表面上推辭,但内心還是十分向往的,而窦太後也希望漢景帝立劉武為繼承人。其實漢景帝并不想這麼多,因為他有十幾個兒子,根本不缺繼承人。梁王劉武或是出于對李廣的敬佩,或是出于拉攏的緣故,授予了李廣将軍的印绶。但李廣沒有意識這背後的複雜政治因素,當他接受梁王将軍印绶的那一刻,就注定失去了在漢景帝時期封侯的機會。

名将李廣勇猛善戰,人稱天下無雙,為何卻無法封侯?

第二,李廣的治軍方式有問題。李廣領兵出征的時候,根本不會規劃部伍行陣,找到有水草好的地方就紮營,在軍隊駐紮期間,人人自便,“不擊刀鬥以自衛,莫府省約文書籍事,然亦遠斥侯,未嘗遇害”。也就是說,李廣在統率軍隊不會使用嚴格的軍紀,是以他的軍隊顯得自由散漫,突然遇到敵軍時,就會陷入被動包圍的局面。

後來的事實證明,李廣多次領兵出塞,都是因為這種治軍方式吃了大虧。對此後世評價道,“以廣之能而遂至于此者,由其治軍不用紀律,此是以勳烈、爵賞皆所不與,而又繼之以死也”,“李廣非大将才也,行無部伍,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敵則覆矣”。不過,也正是由于李廣善待将士,是以在他死後,“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

參考資料:1.《史記》;2.《漢書》;3.《資治通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