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日落雁
圖:來自網絡
在農村,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她們的老公因家庭所需,常年在城市務工,而她們因為孩子的纏累,不得不呆在農村,她們和老公兩地分居,一年當中見面的機會少之又少,這群人,被稱為“留守婦女”,而我就是留守婦女當中的一員。

說起來也不怕大家笑話,我結婚13年了,算起來婚後和老公一起相處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到半年時間。而老公每個春節回來,他的任務就是“造”孩子。
如今,我在家帶着兩個一兒一女,每天照顧他們,接送孩子放學上學,平時還要幹農活,家裡的開支,大多依靠老公的那點收入。
老公雖然是家裡的獨生子,但他的家庭條件并不好,婆婆經常生病三天兩頭去醫院,公公辛辛苦苦賺的那點錢,基本上都花在了婆婆身上,對我們也沒有實質性的幫助,就連我們結婚時欠的賬,老公自己還還了三萬多。
在我們村裡,像我這樣在家帶孩子的同齡人有七八個,他們和我一樣,每天無助麻木的生活着。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各談各的心酸和難眠之夜,因為她們也是人啊,也有自己精神上的需要!
因為長期的分居,我們村裡有三對年輕人離婚。
有人覺得在家帶孩子,是件輕松的事,其實不然,孩子生病,需要靠我自己,孩子作業的輔導,需要靠我自己,就連自己生病了,還要堅持接送孩子。
我發現,對于任何的事情,女人的适應能力很強,即使一個人常年孤獨着,也可以忍受。曾經羨慕的情侶之間的浪漫事,也随着老公在外打工的現實,而不得不将心門封閉。有時趕集上店時,看着那些拉着手逛街的情侶,我的心裡總是一陣陣酸澀。
我和老公的“見面”,基本上是每天老公下班後回到宿舍,我們在視訊裡述說着彼此的想念。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不甘于寂寞,那為何不到城市裡和老公一起生活?但你别忘了這樣一句話,“我抱起磚頭就抱不了你”,老公遠走他鄉,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多賺一些錢,讓孩子們将來有上大學,進而改變命運的機會。如果我帶着孩子過去了,無法上學不說,他賺的錢除去房租和一家人的花銷,基本就所剩無幾了。
作為一名留守婦女,我感覺自己目前的處境實在太難了,也不知道這個狀況啥時才能夠改變?每次想起這些,我總是言不由衷的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