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日前提到,香港與内地長期不通關,從前依賴香港提供金融、貿易和專業服務的内地客戶,已在内地找到替代供應者。長此下去,通關持份者利益嚴重受損,難有出路。
梁振英說,一天到晚想着“獨港”,想沿深圳河切一刀,把香港拉去太平洋彼岸的人,就是成功“獨港”。抗疫、通關通常是醫學、社會問題,在香港卻被上升到如此政治高度。
鳳凰觀察:香港與内地通關,路在何方?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
湘潭大學法學學部部長 顧敏康
“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兩地長期不通關,對香港影響全方位的,我認為最大惡果是不利于港府、失去民心。不通關,香港在大灣區的作用也無法發揮,所謂要發揮優勢也無法展現,更因為長期不通關,在大灣區失去越來越多的機遇,香港政府必須正視這個問題,與内地商量達成通關的标準。”
記者:期待通關的群眾,現在除了等待、祈禱,其實很被動,無能為力。畢竟,隻有港府出台有效措施,才能和内地的“聯防聯控”對接,而不至于出現防疫缺口。香港的防疫手段為什麼不能讓内地安心,應該怎樣才能取信于内地,最終達到通關?内地有嚴格問責制,香港呢?
“香港做法和内地很大不同,一方面對境外開放,對境外豁免措施,最近又收緊,又沒辦法全民檢測,香港目前一些(做法)也無法取信于内地,達不到通關局面。内地現有防疫措施下有嚴格問責制,很遺憾看到,(香港)這些時間做的不好的人事問責是不足夠的。”
相關新聞
香港全面收緊豁免入境檢疫安排
香港特區政府周一宣布,将全面收緊入境豁免檢疫安排,取消目前絕大部分豁免類别,并強化對豁免人士的監管。新措施将于11月12日起實施。
經調整後的豁免政策,目前可獲豁免檢疫的入境人士類别絕大部分将被取消,僅保留維持香港社會運作及市民生活所需的豁免類别,包括跨境貨車/巴士司機、航機機組人員、在香港裝卸貨物的貨輪上的船員以及須履行與政府相關運作的政府人員等。除外國駐港總領事或同級别的外交相關人員外,原本可以在抵港後進行家居隔離其他級别外交人員及直系家屬,必須到指定檢疫酒店接受隔離。
另外,為確定豁免人士的死循環式管理,當局相關部門已指定統籌主任專門負責監管受限人士活動。食物及衛生局也已要求有關部門以清單形式,确認并記錄豁免檢疫人士已遵守各項要求。當局也将進一步強化監管,以減低輸入個案傳入社群的風險。
香港政務司長李家超表示,近期香港所發生的都是境外輸入的個案,且很多都帶有德爾塔變種病毒株,強化了管理措施是為了更有效地防範境外輸入個案,對整個香港防疫抗疫能力有很大的積極作用,防疫抗疫機制的強化有利于創造環境和條件與内地争取盡快通關。
來源:鳳凰衛視資訊台
編輯:王二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