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10月12日,2021海峽兩岸農業論壇在山東濰坊開幕。台灣新黨前主席郁慕明出席并緻辭。(圖:中新網)
60多家台資企業、80多名台商現場參加論壇,海峽兩岸相關涉農機關、企業、機構的代表共計1萬餘人線上參會……以“深化兩岸農業交流合作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闆”為主題的2021海峽兩岸農業論壇日前在山東省濰坊市舉辦。參會台商與專家學者圍繞精緻農業、創意農業、智慧農業、農産品深加工等領域,就深化兩岸農業交流合作深入研讨和交流。
大陸市場巨大前景廣闊
“兩岸關系好,台灣同胞才會好,兩岸經濟合作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寬。”國務院台辦經濟局局長張世宏在開幕式上說,大陸經濟穩中加強、穩中向好的态勢更加明顯,仍然是台胞台商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和最大機遇,也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台灣新黨前主席郁慕明表示,農業交流合作在兩岸關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現代農業科技的發展,農業發展的新動能不斷壯大,未來兩岸農業合作空間廣闊。“希望兩岸有識之士攜手合作,共同努力,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民族複興作出積極貢獻。”
“兩岸農業合作方面具有很強互補性。台灣在精緻農業、休閑觀光農業以及農業科技等方面起步較早,大陸高度重視農業農村發展、市場廣闊,雙方的合作潛力很大。” 全國台企聯會長李政宏說,希望與會台商在論壇期間通過論、談、看和展,尋求合作契機,積極開展廣泛、深入的合作,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魯台農業合作機遇無限
深化魯台農業合作擁有廣闊空間、具備堅實基礎、面臨重大機遇和重大政策利好。山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江汀在緻辭時表示。對于張江汀的說法,台商劉竹承很有發言權。在山東濰坊創業近20年來,劉竹承的現代化農業企業已涵蓋種鴨飼養、雛鴨孵化、商品鴨标準化養殖、飼料加工、生物制藥、肉鴨宰殺加工及其制品銷售等多元化服務,産品不僅在大陸銷路好,還出口俄羅斯、東南亞等地。與此同時,企業的肉鴨養殖采用“公司+基地+農戶+标準化”的管理模式,有效帶動了當地農戶增加收入。這正是魯台農業合作的一個縮影。
部分台資企業與濰坊合作的電商平台、生物科技研究所等多個新項目實作簽約落地、開工建設。濰坊市委書記田慶盈表示,目前濰坊主動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更大力度探索現代農業合作新機制,創新貿易通關新模式,加快建設海峽兩岸現代農業示範基地,更好地推動兩地農業高品質發展,更好地增進兩地農民福祉。
同等待遇不斷落實落細
“今年3月17日,‘農林22條措施’出台,進一步在農業林業領域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張世宏說,國務院台辦将會同農業農村部等部門落實落細“農林22條措施”,讓台胞台企在大陸發展獲得更優的環境、更好的條件。
此次論壇上,農業農村部對“農林22條措施”進行了政策解讀,山東省台港澳辦、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宣介了山東省農業發展情況、山東省“農林22條措施”實施細則及辦事指南。不少與會台商表示,聆聽了有關部門對“農林22條措施”的解讀,他們更加了解在大陸從事農業投資如何化解用地、融資、銷售方面的問題,而山東省“農林22條措施”實施細則及辦事指南的公布,則讓他們感受到同等待遇政策在實踐中不斷落實落細。
“兩岸通則順,順則和,和則雙赢。”台灣青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連勝文在視訊緻辭中表示,大陸出台“農林22條措施”為台灣同胞參與鄉村振興創造了更加優厚的條件。相信兩岸同胞攜手前進,加強交流,必将實作更深層的合作。(本報記者 柴逸扉)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11月03日 第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