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國民健康理念的覺醒和消費水準的提升,乳酸菌市場也在快速崛起,同時也是乳品企業搶奪市場的關鍵。
既有伊利、蒙牛等乳業大佬各出高招推廣産品,也有盼盼、娃哈哈等業界巨頭推功效型新品,還有海底撈跨界搶市場。伴随着衆多乳企進入乳酸菌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産品選擇。
打造場景消費
目前乳酸菌飲料在國内發展的速度很快,均瑤大健康更是憑借“味動力”這一款乳酸菌大單品成功登陸A股。财報顯示,2017年-2019年,“味動力”常溫塑瓶系列占營收比重達八成以上。
國标顯示,乳酸菌飲料是以鮮乳或乳制品為原料經乳酸菌類培養發酵制成乳液,然後加入水、糖液等調制而成的制品。
《乳業财經》查詢發現,乳酸菌飲料在該品類上不斷細分外更注重打造場景消費。
如伊利旗下乳酸菌産品有“暢輕”、“暢意”、“每益添”、“益消”等,每一款知名度與銷量都成績斐然。其中,暢意100%還推出了1.25L大瓶裝,面向聚會、聚餐等年輕人聚焦的消費場景。
蒙牛則有産品“優益C”、“酸酸乳”、“酸酸乳go暢”、“輕衡”。其中優益C借力新式茶飲的“網紅”效應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的目光,并在餐飲管道打開銷量。
君樂寶“每日活菌”、“君暢”均為乳酸菌産品,另外新推出“果纖君暢”中添加果粒,0脂肪,可常溫儲存,多元化場景飲用。
還有跨界布局乳酸菌飲料,如海底撈推出了一款乳酸菌飲料新品,産品為330ml規格,有原味和草莓兩種口味,采用纖長的瓶裝,包裝風格簡約,具有鮮明辨識度。
随着火鍋産業的興盛,也節省了不少乳酸菌飲料培育和場景教育的成本。
不難看出,場景打造是企業推新重點!盡管乳酸菌飲料是一個發展多年的傳統品類,通過消費場景等方面的創新,朝着年輕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功能化發展
乳酸菌飲料行業在經曆井噴式發展後,面臨着産品同質化嚴重問題以及功能化都大同小異,使得該行業進入深度洗牌階段。
不管從市場上還是消費方面都在呼喚乳酸菌更新産品的出現,在此背景下,為打造産品差異化的發展,使得該品類功能化發展趨勢尤為明顯。
2019年,盼盼食品推出一款“兒童強”乳酸菌飲品,該産品也是國内首款添加乳鐵蛋白的兒童乳酸菌飲料。衆所周知乳鐵蛋白是先天免疫系統中的關鍵成分物質。
娃哈哈出于對兒童青少年群體近視率逐年上升的市場洞察,推出了一款乳酸菌品類的更新産品“炯炯君”,特别添加葉黃素、牛磺酸等成分,能提高眼部營養,有效緩解視力疲勞功能。這種功能型乳酸菌産品,在市場上還比較少。
随着消費者對于食品飲料的功能性和健康性愈發重視,乳酸菌飲料作為健康、營養的功能性飲品,在飲料行業中的地位趨于提高,促進行業良好增長。
但值得注意的是,乳酸菌飲料都扮演的是幫助腸道健康的角色,但實際上,乳酸菌飲料糖分過高,是否真的健康也引起了不少讨論。
據悉,目前生産益生菌乳飲品的企業,90%以上均是出品一些含糖量偏高的産品,而高糖會導緻易壞牙、易肥胖,低糖化是益生菌乳飲品的未來趨勢。
乳酸菌飲料品牌衆多
乳酸菌飲料市場主要分為常溫乳酸菌飲料和低溫乳酸菌飲料。常溫乳酸菌與低溫乳酸菌飲品差別主要在于乳酸菌在生産過程中熱力殺菌處理階段已被滅活。
根據歐睿國際資料顯示,2015-2019年五年間,國内常溫乳酸菌飲品市場規模從77.2億元增長至148.8億元,複合增長率為17.8%。
含乳飲料尤其常溫乳酸菌飲品近年快速增長,且行業利潤率較高,吸引更多企業和品牌加入競争。
均瑤大健康是常溫乳酸菌飲品行業先行品牌。并以乳制品和含乳飲料作為主營業務,并在乳制品行業中擁有一定的聲譽。對于伊利、光明等企業,乳酸菌飲品并非主力業務。
目前,常溫乳酸菌飲料有伊利暢意、娃哈哈乳酸菌飲料、完達山乳酸菌飲料、小樣小乳酸、蒙牛GO暢、均瑤味動力、君樂寶君暢等。
低溫乳酸菌飲料有蒙牛優益C、伊利每益添、益力多活性乳酸菌飲品、君樂寶每日活菌、養樂多活菌型乳酸菌飲品等。
資料顯示,2016年,常溫乳酸菌飲品品牌已達到100個左右。2017年以後,在高利潤吸引下,部分經銷商通過代工方式經營自有品牌,小工廠也相繼加入,品牌數量進一步增長。
不過,随着衆多乳企進入乳酸菌市場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産品選擇。
行業亂象多
大健康時代下,凡是和健康有關的一切都會自帶流量屬性,乳酸菌飲品也在其中。
目前,我國乳酸菌飲品市場品類衆多,但品牌集中度卻不高,加上行業進入門檻較低,産品品質參差不齊,行業稍顯混亂。
發生乳酸菌飲品不合格事件在山東的就有數起,且多是常溫型乳酸菌飲品“背鍋”。
此前,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日前通報16批次不合格食品,标稱山東初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産的2批次“初飲”酸奶飲品,因蛋白質含量低于标準值而被通報。
而沂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該縣16家生産經營企業進行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發現了2批不合格食品,其中沂源縣東裡鎮八畝地果蔬超市經營的舒味乳酸菌飲品食品标簽中“不含色素”未按照GB7718-2011中4.1.4.2的要求标示所強調配料在成品中的含量,是以檢驗結論不合格。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去年5月釋出了關于2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報告,通告顯示:棗莊市市中區王軍明百貨超市銷售的标示生産企業為聊城好佳一生物乳業有限公司生産的1批次小豬佩奇乳酸菌飲品中菌落總數項目不合格。
除此之外,國内現有的乳酸菌飲料标準已經很多年未進行更新,目前執行的是2008年釋出的标準。
業内專家指出,乳酸菌飲料國家标準中一些關鍵性的名額偏低,使得名目繁多的乳酸菌飲料充斥市場。若新國标能與國際标準接軌,市場有望得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