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人忽略的偉大朝代也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一商朝

商朝(約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據傳說,商王的祖先是五帝的後代之一。禹的父親是鲧,祖先直接就來源于黃帝一族。商朝的始祖為契(玄水之鳥,借用一下神話來說明自己出身的高貴),據說他的出生很特殊,不是由父母通過性生活而來,而是母親吃了鳥蛋懷孕生産的。約在公元前16世紀,一個以鳥為圖騰的氏族——商在黃河下遊崛起,湯是一位胸懷大志的部落首領深得民心;商與另一諸侯國葛毗鄰,如果想統一天下,就必須先征服葛,湯利用葛的首領葛伯不祭祀祖先神靈的事件挑起事端,在大臣伊尹、仲虺等人的大力輔佐下,開始了伐桀的戰争。先消滅了個葛、韋、顧、昆、吾等夏的盟國,翦除了夏桀的羽翼,後又在有娀之墟與鳴條兩次大敗夏桀軍隊。成湯回師毫邑後,便正式即位為王,各路諸侯前來朝賀,商王朝正式建立。
因商朝曾建都殷(今河南省安陽市),是以商朝又稱殷商。經曆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商共有31個王——湯、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 、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纣,其中病死的28王,國亡後自焚而死的1王,可能是戰死的1王,前後相傳17世,享國646年。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而亡。
為什麼說商纣王是最後一位人皇?
帝辛是最後一個人皇的根本原因是在帝辛之後,人間所有的帝王都變成了“天帝之子”,天地傳說,天地誕生之初,人族與神族盡管實力懸殊,但地位等同,人類的領袖和神仙領袖平起平坐,各自管理着天上人間,互不幹涉。神族的上司者叫天帝,人族的上司者叫人皇。帝辛是人皇,是人世間的主宰,和天皇地皇這些神祗的地位一樣。人間帝王和聖人玉帝是同一個級别的,享有人間的氣運加身,是以上古的朝代才會超過五百年。但是自周朝以後,曆代皇帝都開始自稱“天子”,寓意為天之子,天選之人!周天子的地位變成了“君權神授”的觀念,權力是上天賦予的。每年祈求天帝讓人間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是以說纣王之後再沒有“人皇”了。在民間的神話中有這麼一個說法:人族其實才是封神之戰中最大的輸家。人族的皇帝,在封神之戰之前,是被稱作“九九至尊”,在封神之後被稱作“九五之尊”,兩者的差距都不用多說。
商朝甲骨文的發現将華夏文明向前推進了600年,商代的文字資料,主要有陶文、玉石文、甲骨文和金文,而以晚商的甲骨文為最多。甲骨文,是中國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形式,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1898年首次發現。1928年後,經多次發掘,先後出土10餘萬片,主要刻蔔辭及占蔔祭祀的有關文字。在甲骨文發現之前,國際社會隻承認我們的文明源于3000年前西周。之前我曾寫過夏朝和虞朝,問過他們是否存在,但因為沒有文獻資料的記載并不能确定,但是商朝不同,現代出土的大量商朝同時期的文字(甲骨文、金文)證明了這個王朝确實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