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版本點選下面觀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大陸捐4200所國小,郭台銘3次下跪表示尊敬</h1>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曾經的華人首富王永慶已經仙逝13年,他的親手創辦的台塑集團近年來發展卻不順。2019年,台塑集團營收較2018年下降15%,稅前利益隻有2074億元,較2018年下降46.5%。因為妻室衆多,子女多達十餘人,王永慶去世後,台塑集團陷入巨大的遺産紛争。紛争不斷消耗着台塑集團的凝聚力,在這種境況下,台塑人時常懷念起他們的第一代領舵人——王永慶。

王永慶被奉為“經營之神”,他名下的台塑集團是台灣第一企業。然而誰又能想到,他是依靠200塊錢起家的呢?在這位傳奇巨商的身上又有怎樣精彩的故事呢?
01 愛國大佬
2008年11月15日,92歲高齡的王永慶在美國紐澤西州的寓所與世長辭。他走得很安詳,是在睡夢中離開人世的,上天給了這個善經營、好布施的老人最大的尊重。
在台灣舉辦的追悼會上,知名企業家郭台銘來到追悼會。他噗通一下跪在王老的靈位前磕了三個頭。郭台銘慢慢地起身,當主家準備迎上前謝客的時候,郭台銘噗通又跪了下去,又向王老的靈位磕下三個響頭。磕完頭,郭台銘站起來又跪下去,又磕頭。連續三次下跪引起了現場人員的驚愕。
郭台銘對别人說,王永慶是他最敬佩的商人,他這三跪九叩是為了感謝王永慶的教導之恩。
然而郭台銘學到了王永慶的經營之道,卻沒有學到他的為人之道。
近幾年郭台銘的風評并不好,一方面他以解決大陸百萬人就業為借口要挾政府,另一方面,又把富士康的産業逐漸向印度等南亞國家轉移。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因不捐款收到網友的惡評。他甚至在美國封鎖打壓華為的時候主動停了多條華為生産線。
而王永慶卻在大陸大作善事,被大陸網友親切地稱為“王員外”。上世紀80年代,大陸和台灣關系緩和後,王永慶來到大陸,并啟動了一個投資百億美元的計劃,雖然這個計劃沒有最終落實,但是王永慶的愛國之心還是受到大陸人民和國家上司人的稱贊。小平同志多次接見王永慶。
之後,王永慶改變投資計劃,30年來,累計在大陸投資逾千億元。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他投資幾十億元在廈門建設的長庚醫院。長庚醫院除了為群衆提供醫療服務之外,在醫療科研方面也為祖國做出較大貢獻。
王永慶有次到大陸西部考察,看到這裡的教育落後,決心在大陸建設1萬座希望國小,目前這個計劃仍在實施中,現在已經完成4200所國小的建設。
汶川地震後,王永慶以台塑集團的名義捐款1億元。王永慶還曾經在美國買下15萬畝土地,無償捐獻給祖國。
與郭台銘、李嘉誠等商業巨佬相比,王永慶的人格魅力,拳拳愛國之心立判高下,王永慶必将名垂青史。
02 200元起家路
王永慶有一句名言:“天下的事情,沒有輕輕松松,舒舒服服讓你能獲得的,凡事一定要經過苦心追求,才能真正明了其中的奧妙而有所收獲。”
1917年王永慶出生在台灣的一個商人之家。由于當時台灣處于日據時期,王家的生活并不寬裕。王永慶僅僅讀完國小,就做了學徒。15歲時,他從父親那裡商借了200元開啟了創業之路。
最開始他做的就是米生意,開了一家大米店。憑借大米生意積攢的良好聲譽,她又先後從事建築生意和木材生意。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國民黨退居台灣急需大量住房給王永慶的建築和木材生意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回報。
1954年,王永慶不顧全家人的反對,毅然投入全部家産創辦了台塑集團。當時的王永慶隻有38歲。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在這個年紀賭上全部家産進行創業幾乎是敢想不敢幹的事情。
當然,王永慶的創業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創業之初,他也經曆了産品積壓和股東退出的問題,不過王永慶堅持了下來。台塑集團先後涉足建築、塑膠、石化、醫療、電子、教育多個行業,成為台灣“王中王企業”,位居世界50強企業之列。上世紀80年代,台塑集團的年銷售額就達到了30億美元。2010年總營收4500億元人民币。
王永慶締造了台灣首富的神話,更難能可貴的是王永慶近乎白手起家的傳奇故事激勵着一代代年輕人追逐夢想。王永慶的女兒王雪紅就在父親故事的感召下創立了HTC集團。當然郭台銘創辦富士康集團也是受到了王永慶的影響。
03 經營之神
一般說到“經營之神”,我們首先會想到日本的稻和盛夫、松下幸之助等人,其實,在中國我們也有自己的“經營之神”,他就是王永慶。王永慶對商業經營上的貢獻毫不遜色日本人。
我們或許可以從一個小故事窺探王永慶的經營之道:在台塑博物館展出着一條毛巾,那是王永慶專門用來做毛巾操的,這條毛巾他用了27年。
網上講授王永慶經典經營案例的文章很多,其實,我們仔細研究就會發現,王永慶十分推崇“壓力管理”和“獎勵管理”。
所謂壓力管理,實際上就是一種自我的強迫精神,強迫自己對客戶開展精緻的服務,強迫對自己的時間進行嚴格管理,強迫自己對金錢和物質做到極緻的利用。據說,王永慶每周工作100個小時以上,他會專門利用午餐時間聽取下屬的彙報,把吃飯的時間都充分的利用起來。
所謂“獎勵管理”,比較好了解,王永慶在正常的物質和精神獎勵之外常常會給下屬包紅包,被叫做“另一包”。
王永慶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是精彩的一生,更是令人尊敬的一生。他一生務實、勤儉、節約,富有愛國之心,熱衷慈善而又低調。斯人已去,王氏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