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很耐人尋味的現象,以前的汽車産品在品質上似乎更加的過硬,比如說早年間的霸道,品質就非常的過硬,成就了豐田“開不壞”的美譽。豐田皇冠、大衆桑塔納、老款的帕薩特,在路上經常能夠看到這些老車,已經行駛了幾十萬公裡也沒有經過大修,風采不減當年。
反觀現在,大衆、本田、豐田、通用到奧迪、奔馳,經常整出一些這門、那門的,品質問題頻發。是以有一個疑問,現在的汽車産品真的沒有以前更加耐用嗎?筆者今天就和大家簡單聊一下,說得不全面歡迎大家補充。

幸存者偏差
這種認知其實叫作幸存者偏差,因為品質好的能用到現在,而品質差得早就壞了,你隻看到了品質好的,品質壞的被你忽視了,是以就覺得以前的東西比現在的品質好。就是說你隻看到了路上行駛的幾台品質特别過硬、裡程幾十萬公裡的老皇冠、老普桑,忽視了成千上萬台進行過大修或者已經報廢的老車型。就像大家喜歡談及的創業故事,你隻看到了成功的那幾個人,看不到成千上萬失敗、撲街的創業者。
以前的車子基本都是機械,電子比較少
必須要承認的是,以前的汽車在品質上相比較現在的産品來說确實更加出色,但這并非是因為廠家的品控和制造技術落後了,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總不能越發展越落後了吧?一個很關鍵的原因是以前的汽車基本上都是機械,結構簡單,電子配件少,當然不容易壞。
以第八代和第九代皇冠為例,豐田初次将牽引力控制應用到第八代皇冠上,九代皇冠搭載的是3.0升直列6缸發動機,比對5AT變速箱,這在當時都是了不得的新科技,但是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從三大件到各種配置都透露着“簡單”,确實更加耐造。再來看一下現在的汽車産品,發動機大量地使用渦輪增壓、缸内超高壓直噴、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機構(CVVT、VVT、VTEC )等科技配置,AT變速箱已經到了9擋,還有雙離合變速箱......。除此之外,新增了自适應巡航、車道保持、并線輔助、碰撞預警\主動刹車等一系列的電子科技配置,配置更多也更先進了,出現品質問題的幾率當然會大幅度的增加。比如說大衆的雙離合變速箱出現頓挫、熱故障,本田地球夢發動機出現機油增多,都是因為新技術不是特别成熟的原因。
現在的車子銷量高、保有量大
如今的中國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2019年全年的汽車銷量達到了2576.9萬輛,全國機動車保有量更是多達3.72億輛,而且大部分都是最近十年生産。實際上汽車産品的故障率相比較幾十年前來說并沒有提高多少,隻不過是基數變大了,出現的品質問題當然也會更多了,給人一種現在的汽車産品品質差的印象。
再加上網際網路時代資訊傳遞的速度加快,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奔馳漏油事件在20年前可能都沒幾個人知道,影響範圍非常的小,但是在現在鬧得全國皆知,進一步加深了國内使用者對于當下汽車産品品質差的印象。
總而言之,大家之是以認為當下的汽車産品品質差,認知偏差、網際網路加快資訊的傳遞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時,現在的汽車相比以前來說品質确實差一些,畢竟,新技術應用的更多了,出現故障的風險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幾率再怎麼提升,買到故障車或者開個幾千、幾萬公裡就出現品質問題仍舊是小機率事件,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