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獄蘇21 宋神宗看不起曹操,和蘇轼大難不死有什麼關系?江幹風雨圖軸 清 樊圻風雨歸村圖 明 謝時臣

獄蘇21 名高衆矢

宋神宗看不起曹操,和蘇轼大難不死有什麼關系?

烏台詩案中,為營救蘇轼而奔走的人中,既有在野黨,也有當權派,不但有朋友,甚至還有政敵的親弟弟。這樣的場景,在明清兩代是幾乎不可想像的,到了近代乃至當代,這種朋友間的情誼、敵友間的格局,聽起來就更像是天方夜譚了。

好了,我們隻談古,不論今。

繼續。

與明清兩代對于文人士大夫的苛刻與侮辱相比,宋代,即便有烏台詩案,也仍是文人的天堂。

在蘇轼被皇甫僎押解返京路過南都(今河南商丘)時,他的忘年交張方平老人,立即給皇帝寫信求情。

蘇轼晚年從儋州北歸的路上,向同行者劉安世講了很多早年經曆,其中就包含烏台詩案前前後後的一些細節。劉安世,元城(今河北大名府)人士,時稱元城先生。多年後,他将這些故事轉述給學生馬永卿,學生據此整理出一部《元城語錄》,其中就記載了張方平老人為蘇轼奔走上書的事迹。

《元城語錄》記載,張方平當年給皇帝寫的求情信,最終并沒有傳到神宗皇帝案前,因為烏台詩案一發,天下士人皆起避禍之心,張老本想把信附在進京公文内呈上,但南都官員怕事,不敢幫這個忙,于是,老人讓兒子張恕直接進京向登聞鼓院投信。張公子卻膽小怕事,在鼓院門前徘徊良久,最終沒有呈信。

歡迎關注:無犀之談

獄蘇21 宋神宗看不起曹操,和蘇轼大難不死有什麼關系?江幹風雨圖軸 清 樊圻風雨歸村圖 明 謝時臣

<h1 class="pgc-h-arrow-right">江幹風雨圖軸 清 樊圻</h1>

《元城語錄》中記載,烏台詩案結案,蘇轼出獄後讀到張老寫的信時,伸着舌頭面露恐懼之色。

(東坡出獄,見其副本,因吐舌色動久之。)

旁人問他怎麼了?蘇轼沉默不答。

後來,還是蘇轍問出了其中緣由:蘇轼之是以吐舌,實感後怕。他心裡很清楚,自己在烏台詩案中被整得那麼慘,寫詩諷刺新政當然是官面上的借口,但在那個時局下,諷刺新政的人數不勝數,怎麼就偏偏要跟他蘇轼過不去?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蘇轼是全天下的意見領袖,名聲大到已經蓋過了朝廷。

(且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與朝廷争勝耳)

可是方平老人是怎麼求情的呢?他在那封準備要呈給皇帝看的信中寫道“蘇轼乃天下奇才”,這樣的話,簡直就是火上澆油,神宗如果看到,幾乎就能要了蘇轼的命。

(其文學實天下之奇才也,獨不激人主之怒乎?)

元城先生分析,烏台詩案最終可以不殺蘇轼,其中有一個原因不能忽略:在蘇轼之前,宋代還沒有過殺士大夫的先例,如果在蘇轼這裡起了頭,在後世的記載中,就會把将神宗稱為“殺文人士大夫第一帝”,神宗當然要顧忌後世風評。

要知道,中國正統王朝的所有皇帝中,也隻有兩位敢在廟号中用“神”這個字。自視甚高的趙顼,怎麼甘心擔此罵名?

(但言本朝未嘗殺士大夫,今乃開端,則是殺士大夫自陛下始。神宗好名而畏義,疑可以止之)

獄蘇21 宋神宗看不起曹操,和蘇轼大難不死有什麼關系?江幹風雨圖軸 清 樊圻風雨歸村圖 明 謝時臣

<h1 class="pgc-h-arrow-right">風雨歸村圖 明 謝時臣</h1>

這件事對于我們了解烏台詩案的來龍去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線索。在傳統的認知中,烏台詩案中,要置蘇轼于死地的,是那三四名禦史台的禦史,是新黨集團要以蘇轼之死鞏固政治資本,卻都忽略了帝制時代一位皇帝在生殺之間的決定性作用。

事實上,蘇轼的命運,隻系于神宗一句話的上下。

明代史學家李贽在《雜說》中記載了一則北宋神宗朝的往事,或可佐證這位向以英明神武、自比堯舜禹之德的皇帝對于烏台詩案的處置心思。

蘇轼入獄後,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位時代巨星的死期将近,再無回天。

一日上朝,宰相吳充問神宗:您覺得曹操這個人怎麼樣?

(魏武帝何如人?)

神宗不屑地說:不值一提!(何足道?)

吳充立即以此為契機,為蘇轼求情:

陛下您一直想成為像堯舜那樣的明君,看不起曹操那樣的君主,因為您也知道,曹操其人,猜忌心太重。可是,即便是猜忌心如此重的曹操,也能容忍在自己面前嚣張跋扈的祢衡,您難道就容不下一個蘇轼嗎?

(陛下動以堯舜為法,薄魏武,固其宜也。然魏武猜忌如此,猶能容祢衡,陛下以堯舜為法,而不能容一蘇轼,何也?)

吳充其人,雖在北宋宰相清單中屬于庸碌之輩,但能在皇帝面前說出這種話,是需要巨大的膽識、魄力與見識的。

吳充後代家世顯赫,兒子娶了王安石的女兒,三個女兒分别嫁給了歐陽修的兒子、呂公著的兒子、文彥博的兒子。親家中有三位宰相一位文豪,可見其為人,絕非庸碌之輩。

回到這次早朝的君臣對話,神宗聽了宰相之言,立即大驚失色道:我真的沒有容不下蘇轼的意思,将他下獄就是為了核對他這些年的指責得失,馬上就放,馬上就放!

(朕無他意,止欲召他對獄,考核是非而已,行将放出也。)

輿論猛虎,是每個時代最大的殺器。

獄蘇21 宋神宗看不起曹操,和蘇轼大難不死有什麼關系?江幹風雨圖軸 清 樊圻風雨歸村圖 明 謝時臣

謝謝觀賞,再見

無犀 原創

《重新認識蘇東坡》是我自2021年起之日更文章,以地點或事件為節,每月講述蘇轼人生片段,不求全,但求心與坡公片刻共鳴。

蘇學已是顯學,我不乞更多新穎之貢獻,但求世人了解、了解蘇轼這樣一具曆千年而不朽之偉大靈魂,已不枉餘生每日之“蘇寫時間”。

是為日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