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舍命追随,未報二弟三弟大仇,含淚而終

劉備(公元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

諸葛亮舍命追随,未報二弟三弟大仇,含淚而終

劉備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後裔。

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劉備十五歲,母親讓他外出求學,劉備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瓒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盧植為師學習,劉德然的父親劉元起常常資助劉備,将他和劉德然同等對待,然而引起劉元起妻子的強烈不滿,劉元起說:“我們宗中有這樣一個孩子,不像是個平常人。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後,23歲的劉備因鎮壓起義軍有功被封為安喜縣縣尉

黃巾餘黨管亥率衆軍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被大軍所圍,情勢危急之時,便派太史慈突圍向劉備求救。劉備驚訝道地:“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劉備!”随後便立即派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去北海救援。黃巾軍聞知援軍将至,四散而逃,孔融逐得以解圍。後袁紹攻公孫瓒,劉備與田楷東屯齊。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為父報仇為名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謙不能抵擋,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與劉備一起前往救援,劉備自有兵千餘人及幽州烏丸雜胡騎,到徐州後,陶謙又給劉備增兵四千,劉備于是又歸屬陶謙。而此時張邈、陳宮叛迎呂布,攻打曹操,曹操根據地失陷,于是回兵兖州。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叫他駐軍在小沛。

諸葛亮舍命追随,未報二弟三弟大仇,含淚而終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陶謙病重,對别駕麋竺說:“非劉備不能使徐州安定。”陶謙死後,麋竺率徐州人民迎接劉備做太守,劉備不敢接受。在陳登、孔融的再三勸說下,劉備遂領徐州。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表劉備為鎮東将軍,封宜城亭侯。袁術率大軍進攻徐州,劉備迎擊,兩軍在盱眙、淮陰相持。這時,呂布偷襲了下邳,俘虜了劉備的妻子。劉備回軍,中途軍隊潰散,乃收餘軍東取廣陵,為袁術所敗,轉軍海西,困頓至極,得從事東海麋竺以家财助軍。于是向呂布求和,呂布将劉備的妻子歸還給他,劉備回到小沛。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呂布派高順和張遼進攻劉備,曹操雖派夏侯惇援救,但被擊敗。沛城最終被攻破,劉備妻子再次被擄,劉備單身逃走。劉備在梁國國界中與曹操相遇,于是與曹操聯合進攻呂布,呂布投降後,劉備力勸曹操殺死呂布。其後劉備與曹操回到許都,被封為左将軍。

建安四年(公元公元199年),車騎将軍董承受漢獻帝衣帶诏,劉備起初未敢加入。後來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曹操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就是你跟我。”劉備心驚,筷子掉落,知道曹操難容自己,遂與董承等人同謀。恰逢當時曹操派劉備與朱靈一起攻擊袁術,袁術于途中病死,其後劉備進軍下邳,殺徐州刺史車胄,留下關羽守下邳,自己回到小沛。東海昌豨以及諸郡縣多從劉備,劉備有了數萬兵馬,于是北連合袁紹抗擊曹操。曹操派司空長史沛國劉岱、中郎将扶風王忠往攻,被劉備擊退。

諸葛亮舍命追随,未報二弟三弟大仇,含淚而終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季,衣帶诏事發。曹操親自領兵東征劉備,劉備戰敗後,關羽被擒。劉備逃往青州,青州刺史袁譚,劉備曾舉薦他為茂才,率領軍隊迎接劉備,劉備随袁譚到平原,派人告訴袁紹,袁紹離開邺城二百裡來迎接劉備,停留了一個多月,劉備被打散的士卒也慢慢的集結于此地。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七月,汝南黃巾軍首領劉辟等叛歸袁紹。袁紹使劉備領兵與劉辟寇略許都以南,關羽得知後從曹操處亡歸至劉備處助之。曹操派遣曹仁來攻擊劉備,劉備戰不利于是回到袁紹處,想要離開袁紹,以連結劉表為由,帶兵複到汝南,聯合黃巾餘黨龔都,衆有數千人,曹操派遣蔡陽前來攻打,被劉備所殺。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親自讨伐劉備,劉備無奈投靠劉表。劉表親自到郊外相迎劉備,待上賓之禮,遂屯于新野。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劉表命劉備領兵北上,到葉縣,碰夏侯惇、于禁、李典率軍抵擋。劉備未退,設下伏兵,李典覺得有詐乃勸之,夏侯惇就是不聽,被劉備打敗,幸好李典及時趕來,劉備軍力過少,知道相持下去占不到便宜,于是退軍。

諸葛亮舍命追随,未報二弟三弟大仇,含淚而終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聯合孫權,與周瑜率領的聯軍大敗曹操于赤壁,又南收荊州四郡。劉備從孫權手中借的荊州江陵(南郡),占據荊州五郡。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璋聽從張松建議,派法正邀請劉備入川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張松事情敗露被殺,劉備于是與劉璋反目。劉備依龐統提出的計謀,召白水軍的楊懷到來并将其斬殺,吞并其部隊。派黃忠、卓膺率軍南下進攻劉璋,占領涪城。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 劉璋派遣劉璝、泠苞、張任、鄧賢、吳懿等在涪阻擊劉備,都被劉備打敗,吳懿投降。劉璋又派李嚴、費觀統帥綿竹諸軍阻擊劉備,李嚴率衆投降。劉備軍力益強,分軍平定各縣。同時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率軍入蜀。張任、劉循退守雒城,劉備率軍進攻,張任出擊,被劉備軍當場斬殺,劉循堅守不出,龐統率軍攻打雒城時為流矢所中戰死城下。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雒城被圍近一年才被攻克,劉備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共圍成都。時劉備派建甯督郵李恢說降馬超。馬超來到成都,劉備命他率軍屯城北。劉備後來派簡雍勸降了劉璋,遂領益州牧,啟用蜀中諸多人才。

諸葛亮舍命追随,未報二弟三弟大仇,含淚而終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孫權認為劉備已經占據益州,想要回荊州,

劉備回應說:“等得了涼州,就把荊州給你。”孫權憤怒,于是派遣呂蒙襲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于是率兵五萬下公安,讓關羽入益陽。同年,曹操定漢中,張魯逃往巴西,劉備聽後一方面與孫權議和,平分荊州,另一方面派遣黃權去迎接張魯,但張魯已經投降曹操。曹操留下夏侯淵、張郃等鎮守漢中,多次入侵巴西,劉備派遣張飛與張郃戰于瓦口,張郃敗歸南鄭後,劉備回成都。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劉備領兵進攻漢中,派遣吳蘭、雷銅等奪取武都,被曹洪所害。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放棄陽平關,南渡沔水,于定軍山紮營,夏侯淵率軍前來争取定軍山,被黃忠所殺。而後曹操親提大軍來争漢中,劉備聽說後說:“曹操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曹操到漢中之後,劉備斂衆拒險,黃忠、趙雲又在漢水截取曹軍糧草,曹軍奔走逃亡的越來越多,不得已退軍。劉備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并派遣劉封、孟達等占領上庸。同年,劉備進位漢中王。

占領漢中不久,關羽孤軍北伐,雖然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仁于樊城,但東吳呂蒙以白衣渡江,襲取荊州,關羽被吳軍擒獲,遭到殺害。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在曹丕篡漢建魏後,于成都稱帝,國号“漢”,年号“章武”。同年,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兵讨伐東吳,而張飛又被部下所害。孫派遣使者前來請和,劉備大怒不許,吳将陸遜等屯兵秭歸,被蜀将吳班擊破。劉備軍占據秭歸,派遣馬良聯合武陵五溪蠻夷。

諸葛亮舍命追随,未報二弟三弟大仇,含淚而終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春季,劉備派遣黃權督江北水軍,自率陸軍進軍,秋七月,被吳将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打敗,将軍馮習、張南等戰死。劉備退至永安。孫權聽聞劉備駐紮白帝,非常害怕,派遣使者請和,劉備同意。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三月,劉備托孤諸葛亮,夏四月,劉備病逝,享年63歲,谥号為昭烈帝。廟号烈祖,葬于惠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