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雞(學名:Phasianus colchicus):共有31個亞種。體形較家雞略小,但尾巴卻長得多。雄鳥羽色華麗,分布在中國東部的幾個亞種,頸部都有白色頸圈,與金屬綠色的頸部,形成顯著的對比;尾羽長而有橫斑。雌鳥的羽色暗淡,大都為褐和棕黃色,而雜以黑斑;尾羽也較短。

中國分部很廣,全國各地都處都有它們身影,喜歡在栖息于低山丘陵、農田、地邊、沼澤草地,以及林緣灌叢和公路兩邊的灌叢與草地中,分布高度多在海拔1200米以下,但在秦嶺和中國四川,有時亦見上到海拔2000~3000米的高度。
雉雞腳強健,善于奔跑,特别是在灌叢中奔走極快,也善于藏匿。見人後一般在地上疾速奔跑,很快進入附近叢林或灌叢,有時奔跑一陣還停下來。,邊飛邊發出"咯咯咯"的叫聲和兩翅"撲撲撲……"的鼓動聲。飛行速度較快,也很有力,但一般飛行不持久,飛行距離不大,常成抛物線式的飛行,落地前滑翔。落地後又急速在灌叢和草叢中奔跑竄行和藏匿,輕易不再起飛,有時人走至眼前才又突然飛起。秋季常內建幾隻至10多隻的小群進到農田、林緣和村莊附近活動和覓食。
雜食性。所吃食物随地區和季節而不同:秋季主要以各種植物的果實、種子、植物葉、芽、草籽和部分昆蟲為食,冬季主要以各種植物的嫩芽、嫩枝、草莖、果實、種子和谷物為食,夏季主要以各種昆蟲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以及部分植物的嫩芽、漿果和草子為食,春季則啄食剛發芽的嫩草莖和草葉,也常到耕地扒食種下的谷籽與禾苗。
繁殖期3-7月,中國南方較北方早些。繁殖期間雄鳥常發出'咯-咯咯咯'的鳴叫,特别是清晨最為頻繁。叫聲清脆響亮,500米外即可能聽見。每次鳴叫後,多要扇動幾下翅膀。發情期間雄鳥各占據一定領域,并不時在自己領域内鳴叫。如有别的雄雉侵入,則發生激烈的毆鬥,直到趕走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