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急雨打過 9000萬年前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亞高原,持續兒日的高溫下子藹然無存。半鳥艾薇兒在大雨中奔跑,雨來得太急,讓它沒有絲毫的準備。

半鳥
艾徽爾急着向家的方向跑去,它正孵化到一半的蛋上就蓋了兒層薄薄的樹葉,這麼大的雨不知道會不會把蛋沖走,它在心裡擔心着。奔跑起來的艾薇兒像鳥兒在天上飛一樣,輕盈而飛快。它前肢上色彩班斓的長長的羽毛在風雨中舒展開來,迎接着碩大的雨點。它們上下拍動着,讓風雨中的艾薇兒在急速中穩穩地前進。
艾薇兒家族原本并沒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很早之前,它們的祖先從遙遠的北方遷徙到了南美洲,艾薇兒家族便在這裡紮了根。它在這片土地上撫養了許許多多孩子,包括還在蛋殼裡的那五個家夥。艾薇兒的整個身體都被大雨澆濕了,原本漂亮的羽毛緊緊地貼在自己纖瘦的身體上,它有3m的身長,不過隻有70kg的體重。
在一片銀杉樹背後,一隻犰狳鳄卻并沒有像艾薇爾一樣煩躁地躲避着大雨的侵襲,它背上厚重的鱗甲讓它毫不在乎那些豆大的雨點。犰狳鳄正專心緻志地在一棵灌木旁邊掘土, 即使是在下雨,它也沒有忘記它的這個愛好,因為這樣總是能讓它有意外收獲。不過,今天的工作好像并不順利。犰狳鳄已經挖了好半天了,卻沒見到一點兒食物。犰狳鳄停了下來,它向四周看看,猶豫着是去避會兒雨還是再換個地方挖。
正在犰狳鳄猶豫的時候,一陣雨水沖過了灌木另邊的土地。地面上的那些深綠色的樹葉順着雨水被沖走了,而留下來的是五顆光溜溜的蛋。犰狳鳄興奮起來,它原本以為那不過是些落葉,沒想到卻是哪位母親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們偷偷蓋上去的。犰狳鳄朝着那些蛋爬了過去,嘴巴裡流滿了口水。看來,在别人都在偷懶的時候繼續努力工作,總是會有意外收獲的,犰狳鳄想。
恐龍蛋
艾薇爾急匆匆地在銀杉林裡穿梭。穿過這片林子,它就能找到它的孩子們了。早晨走的時候,它把它們藏到了一棵灌木下。 它可記得那棵灌木的樣子,它有很多個孩子都是在這棵灌木下被孵化出來的。雨下得越來越急,艾薇爾心裡也越來越急,它加快了腳步。
從銀杉林出來,向左轉一個彎,大約500m的地方,就是艾薇爾埋蛋的地方,它馬上就要到了。可是,就在這個時候,艾薇爾看到了犰狳鳄,那隻龐大而笨重的棕色的怪物正慢吞吞地朝着它的蛋爬過去。
鳥龍
“天哪!”艾薇爾心裡大叫一聲,幾乎像是飛起來一樣,一個跳躍從低空中滑了過去。趕在犰狳鳄碰觸到它的蛋之前,穩穩地立在了蛋前面。趴在地上的犰狳鳄顯然被眼前這個突然而至的大怪物吓到了,怎麼好端端地突然多了一個家夥跟它搶食。犰狳鳄停了下來,憤怒地抖了抖身體,準備開始一場戰鬥。艾薇爾當然也不示弱,它上下拍打着它長滿羽毛的前肢,把雨水甩得到處都是。它還不滿意,又朝着犰狳鳄亮出了它腳上的那個鐮刀般的利爪,狠狠地盯着犰狳鳄。
犰狳鳄有點兒猶豫了,它感覺到眼前這個來和它搶食的家夥好像并不好對付。它在心裡盤算着應該怎麼辦。雙方就這麼在雨中僵持着,空氣中充滿了戰鬥前的緊張氣氛。蹭地一下,艾薇爾趁犰狳鳄不注意,突然從蛋的前面跳到了蛋的後面。犰狳鳄沒有想到艾薇爾會有這麼一個動作,它不知道艾薇爾要采取什麼動作。犰狳鳄不敢輕舉妄動,隻能警惕地觀察敵情。
可是,艾薇爾似乎并沒有要進攻的意思。它劃拉了身旁的一些樹葉,然後用它們重新蓋到了蛋的身上,眼睛裡滿是愛憐。它想用樹葉先把蛋保護起來,也想用樹葉給它的孩子們擋擋雨。
犰狳鳄注意到了艾薇爾的這一舉動, 它這才明白對方并不是要來和自己争食物而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犰狳鳄的腦子裡不停地在猜測着敵人的身份,可是艾薇爾在用樹葉蓋好孩子們之後,趁犰狳鳄不注意,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展開雙臂,跳到了犰狳鳄的背上。艾薇爾亮出了它可怕的鐮刀狀的彎爪,狠狠地向犰狳鳄的腹部刺去,那裡沒有鱗片的保護。
犰狳鳄大叫一聲,從胡思亂想中反應了過來。雖然相對于它的身體,艾薇爾并沒有占據多麼大的優勢,但是這突然的襲擊還是讓它疼到了骨頭裡。它拼命地晃動着身體,把艾薇爾從身上甩了下來,然後掉轉頭朝着來時的方向迅速逃了回去。它不想在這場戰鬥中繼續下去了,因為它受了傷,更因為它遇到的是位母親,它可以想象接下來的戰鬥将是場怎麼樣的血雨腥風,它可沒必要為了那幾隻還不知道味道的蛋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艾薇爾沒有追上去,它不能為了追趕敵人而丢下自己的蛋。況且,追上去,自己不一定就能打赢犰狳鳄。
天空中的雨漸漸小了,太陽又露出了笑臉。艾薇爾站在孩子們旁邊,警惕地看着四周。太陽光很快就把它的羽毛曬幹了,重新發出了油亮的色彩。叢林中這樣的戰鬥每天都要經曆很多次,場雨走了, 可艾藏爾還要警惕着下次危險的到來。
直到在今天對恐龍的研究中,艾薇爾家族還占據着相當的分量。因為半鳥代表了南方岡瓦那大陸特殊的馳龍類型。
恐龍
20世紀90年代初,阿根廷古生物學家奧尼拉斯.諾瓦斯在位于科馬約半島的一個古河床上發現了20多塊半鳥的化石。研究論文發表于1997年5月22日出版的《自然問題》雜志上。奧尼拉斯.諾瓦斯将這種動物形容為“來自巴塔哥尼亞西北部的有一半鳥類特征的動物” 。而發現的半鳥化石目前儲存于布宜諾斯艾利斯自然曆史博物館中。
半鳥又名若鳥龍,學名構詞來自于拉丁語和當地馬普切印第安人的語言,意思是“一半是鳥”。半鳥的模式種被命名為科馬約半鳥,種名來自發現半鳥化石的科馬約半島。該屬的第二個種帕氏半鳥于2004年被命名并描述。半鳥生存于距今9000萬年前晚白垩世南美洲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地區,屬于著名的馳龍科。
恐龍化石
半鳥體長3m,高1.2m,體重約70kg,中等體型。半鳥身形矯健,行動靈活,是種高效的掠食動物。其特别的肩帶結構引起了古生物學家的注意:半鳥的前肢位于體腔兩側,不但可以做前後方向上的運動,還可以垂直方向上的運動,也就是像鳥類的翅膀那樣上下地拍打。雖然半鳥的體型證明其不适合飛行,但是它能夠揮動像鳥類翅膀一樣的前肢作為武器。
另一種看法認為半鳥的前肢上長有長長的羽毛,這種結構在動物高速奔跑中可以幫助保持身體的平衡和轉向。半鳥肩部和前肢的結構為我們研究鳥類的飛行起源提供了化石證據,諾瓦斯在研究中注意到半鳥的骨盆部分非常類似早期鳥類始祖鳥。
始祖鳥
半鳥是一種非常像鳥的恐龍,它代表了南方岡瓦那大陸特殊的馳龍類型。古生物學家以其作為模式屬建立了半鳥亞科,在馳龍科之下。半鳥亞科包括産于南美洲的鹫龍、内烏肯盜龍等。
2005年,彼得.馬克維奇等人提出具有飛行能力的脅空鳥龍屬于半鳥亞科,如果這個觀點成立的話,那麼半鳥等産自南美洲的馳龍科,很可能是早期如脅空鳥龍一樣有 飛行能力的祖先在演化中漸漸失去飛行能力而進化來的。若這種假設成立的話,那麼半鳥的名字就是名副其實的。由于半鳥化石的不完整,一部分古生物學家曾經認為半鳥隻不過是隻未成年的大盜龍, 不過最近來自澳洲的發現證明大盜龍屬于異特龍超科下的新獵龍科,是以這種觀點就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