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打通武漢與鄂州之間的5條“斷頭路”,亞洲首個貨運機場鄂州花湖機場明年6月30日建成投用,光谷“光芯屏端網”産業鍊與鄂州深度融合……第一财經記者近日從鄂州市政府獲悉,武鄂同城發展又有了上述新進展。
打通“斷頭路”,城市邊界漸模糊
鄂州是武漢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區,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東延第一站。
站在鄂州市廟嶺鎮脈嶺村大方灣村北面的土坡上,就能看見位于武漢東湖高新區未來三路的國家存儲器基地——長江存儲科技有限公司的廠房。
大方灣村與長江存儲的直線距離僅1.4公裡,但目前鄂州人要去光谷上班,隻能先向南走回頭路,到廟嶺鎮上,再往北走左廟路,騎機車都要半個多鐘頭。這是因為南北走向的未來三路向南與東西走向的科技五路交彙後,至武鄂邊界線前便戛然而止。
為打造以武漢、鄂州為核心區的武漢城市圈更新版,今年,武漢、鄂州兩市共同發力,啟動“斷頭路”“瓶頸路”連通改造項目10個,其中今年開工項目6個,已完工4個,明年開工4個。

湖北聯投鄂州項目負責人胡黎明向第一财經記者透露,其中位于聯投鄂州紅蓮湖大資料雲計算産業園内的“斷頭路”有5條,全部将于年内與武漢連通,為鄂州全面對接光谷科創大走廊“提速”。
同時,鄂州還在加快建設武陽高速、新港高速、武漢城市圈大通道南環線等3條主通道。在路網無阻延伸的武鄂城市版圖中,市域邊界逐漸模糊。
高水準分工合作,武鄂共造産業閉環
路通了,産業鍊也随之延展。從武漢光谷高新大道一路向東可與鄂州市葛店開發區無縫對接,繼續驅車5分鐘便到達湖北三安光電的廠區。
總投資120億元的三安光電項目,是全球首個大規模Mini/MicroLED晶片産業化項目。項目建成達産後年營業額約為72億元,年銷售收入63億元,并帶動就業近萬人。
“将生産基地落戶鄂州,看中的就是毗鄰光谷,在顯示屏和終端上的優質市場資源。”該公司總經理呂奇孟對第一财經記者介紹,Mini/MicroLED晶片需圍繞下遊布廠,10公裡半徑以内最佳,以武漢的華星、天馬為圓心,10公裡半徑除了武漢東湖高新區,就隻有鄂州葛店。
“三安光電落戶葛店既解決了東湖高新區的土地成本問題,還完善了武漢顯示産業鍊配套。”鄂州市葛店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高飛表示,依托晶片龍頭企業的落戶,還能吸引更多上下遊企業,做強做長産業鍊。
離三安光電僅一街之隔的瑞華光電LED新型顯示項目,亦于今年7月24日正式啟動建設。作為三安光電的下遊客戶,瑞華光電對三安光電生産的晶片進行封裝測試後,即可供應給位于光谷的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進行組裝。
随着武鄂同城化發展的不斷推進,武漢鄂州兩地正逐漸形成高水準的産業分工合作,實作産業鍊跨區域融合。
“我們将重點圍繞三安光電、長江存儲、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等龍頭企業開展內建電路設計、封裝、測試、器件、模組、面闆顯示等細分領域的項目招商,共同打造産業閉環,壯大産業叢集。”高飛說,目前,葛店開發區正精準對接武漢,與光谷加快共建100平方公裡、萬億級規模的光電資訊産業叢集,聚集效應正在顯現。
武鄂雙機場互聯,打造中國版孟菲斯
除了葛店開發區積極融入光谷發展外,位于鄂州東部的花湖機場(即順豐貨運機場)也是鄂州與武漢同城發展的重要抓手。
鄂州花湖機場是世界第四、亞洲第一、國内唯一的專業貨運樞紐機場,機場設計貨郵、旅客吞吐量2025年分别為245.2萬噸、100萬人次,2050年分别為908萬噸、2000萬人次。
目前,鄂州花湖機場的場道道面基層、面層已完成,航站樓、貨站已交工驗收。12月30日前,助航燈光、站坪照明、空管工藝将全部完成,年底可建成校飛。
鄂州也将圍繞花湖機場大力發展臨空經濟,重點發展航空貨運、航空快遞、航空維修、航油航材等緊密結合機場營運需求的産業。
到2025年,鄂州多式聯運綜合交通體系将基本建成,可實作武漢天河一鄂州花湖機場的互聯互通,形成武漢天河機場、鄂州花湖機場航空客貨運門戶雙樞紐,僅鄂州臨空港經濟區的經濟總量就有望達到1500億元,帶動超10萬個就業崗位。屆時,鄂州将建成可與美國孟菲斯比肩的航空新城。
規劃同編、交通同網、産業同鍊的武鄂同城發展思路,以及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令鄂州多項經濟名額增速在湖北全省稱冠。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鄂州全市實作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37.0%,高于全省平均水準8.5個百分點,居湖北全省第一。1~7月,鄂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7.3%,連續五個月居全省第一;實作工業增值稅增長1.4倍,居全省第一;地方公共财政預算收入增長68.6%,居全省第一;各項存款餘額980.12億元,增長11.7%,連續14個月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