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的漂亮很多人喜歡,盆景培育卻讓很多朋友犯難。
先不說在造型過程中的養護風險,就單單是從坯材到成品的這個形成時間,也讓很多喜歡盆景的朋友望而卻步。

它長的也太慢了,心中規劃好了一個造型、想要培育好一個側枝,往往要等好幾年的時間。直接讓人望眼欲穿啊,并且,這個造型中的坯材,長的還并不一定好看,隻有成型後的它,才能算是展風露角的瞬間。
也就是在這樣漫長的過程中,消磨掉了很多盆友的熱情和興趣。如果,有什麼辦法可以縮短盆景培育的時間,那肯定是很多盆景人心中的夢想。
其實,這原本就是有的。我們之是以培育的時間過長,那是因為在一開始的選擇上就出了差錯。
想要培育成景的時間能短,可以先放去什麼老樁的概念,從小苗開始玩起。這樣不但是不難,造型也一樣能美觀。至于滄桑的展現,獨幕喜劇也一樣能夠看見。之是以這樣講,原因有三。
小苗成型快
李哥玩盆景就獨愛小苗,為此,我還笑話過他一段時間。
你看看你這滿園的盆景,全是枝幹細不溜秋的小苗,連個老樁也很少見,還好意思說自己喜歡盆景?
李哥一句話就把我頂的無言以對了。
小苗咋了,你仔細看看,這所有的小苗都已經可以說成盆景,看你玩的那些老樁,大部分還都處在培育的階段,放在哪裡也就有點綠意,造型也還不如這些好看。
這樣一比,确實如此。小苗的枝幹都比較細,并且還非常的柔軟。
李哥去淘換個小苗回來,當年就能給盆景修剪、蟠紮。原本不好看的那些枝幹,都不用一個小時的時間,生長的走向就可以做到改變。當時蟠紮完,造型的模樣就能夠初顯。再待其稍長長,獨幕喜劇盆景就能算。
老樁則不行了,枝幹粗壯的它,想要改變隻能是微整。或者,還得截短從新培育。并且,讓其長到過度自然的情況,那可要用去好久的時間。
别說盆景追求矮粗壯,别講細就不好看,那全是歸功于咱還不是特别會打扮。枝幹較細在這個時候可是優點,不但能利于拿彎,還可以讓生長走向大有改觀。況且,還能定型簡單。
玩小苗做盆景,成型時間自然是能夠短了不少。
小苗的萌發力強
早在剛上大學的時候,那個時候離家較遠,常常是選擇放寒暑假的時候回去。确切的來講,也就算是離家半年吧,半年的時間裡,變化最大的就要數門口我自己栽種的那棵杏樹了。
從剛開始的杏核算起,到我大學畢業後,前後加起來也不過3年,它就已經能夠開花結果。從小苗長成了小樹。
院子中的那棵老杏樹可不這樣,小時候我看它就是那個模樣,長到現在也沒覺得它還有啥改變。
其實,我們人們的成長也是這樣,在小的時候一年一個樣,當長到一定的程度以後,變樣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這就和萌發力有關了,樹木的生長軌迹本就是如此。在還是小苗的時候,因為苗小樹冠少的緣故,本身來說,将枝幹變粗,把樹冠長滿的面積就小了很多。是以,養分的消耗其實也少。并且,小苗年輕力壯,生長的也很是迅速。進而奠定了它萌發力強的根本。
作為盆景的素材來講,萌發力強,就給造型時間的縮短,創造了更有力的條件。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4">小苗的擷取簡單</h1>
我原來寫過一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小苗一年半快速成景的事情。有些盆友還不信,說是起碼要5年以上。其實,這裡被人們忽略了一個重點。小苗是小苗,但是,長那麼粗并不是自己培育。
一開始購買的時候,粗細情況就已經那樣。直接給其修剪造型就可。剩餘的主要是造型的創作和樹冠的養成。就像文章中的小苗一樣。
剛把它購買回來的時候,枝幹的粗細就已經到了一定程度,立馬對其進行修剪、蟠紮。給枝條順便拿彎,因為枝幹柔軟的原因,拿彎很是容易。很快就可以讓它的造型有個翻天覆地的變樣。
剩下的時間就要依靠它的萌發力強了,再配合合理的水肥供應。能夠做到讓樹冠快速形成的目的。
一年以後的它,枝幹的造型變化雖大,粗細程度卻不明顯。但是,因為枝幹生長走向的調整,和樹冠茂密的形成,模樣的變化顯而易見。并且,已經能夠被稱之為是獨幕喜劇盆景。
著名作家莫言說: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我們玩盆景也是這樣,終究追求的是自己的心情。老樁有老樁的苗,小苗有小苗的好。玩小苗,不但不會因采挖而破壞環境,還能夠從小開始培育。就像是誕生在自己手中的孩子,并且,後期改造的空間大,能陪伴我們一生到老。
雖然是少了一些老樁的滄桑,卻也是留給它自己能成長的更好。雖是意境不如老樁的好,但是換回了更多的可能。
尤其是對于一些耐心不夠,熱情容易消減的盆景來說,玩個小苗也簡單,培育時間也能短,造型一樣能美觀。
我們之是以玩盆景,是因為能讓心情更好,卻别讓因為培育時間長的因素,弄到自己更心煩。
沒有玩不好的盆景,隻有玩不好的人生。
沒有搞不成的造型,隻有選不好的樁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