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川崎市面積并不大,但卻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城市之一,城市裡曾經有很多小廠房,如今都慢慢被改成了民居,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棟房子便是其中之一。
加藤夫婦帶着女兒在這裡也住了有十幾年了,這棟N手房最早就是小廠房,多次改造後變成現在的樣子。

建築外觀甚至還有原本廠房的模樣,鋼質結構融合木料,讓小房子顯得頗為老舊。
但最關鍵的還是這家人的生活方式,一家人的正門鎖甚至壞了好幾年,用一把勺子把兒就能打開……
或許是為了家裡“散養”的貓考慮,總而言之這些年一家人都是這麼過來的。
最關鍵的是一樓女兒的卧室,甚至還是個臨街的和室,這裡竟然也沒有安裝鎖具!門可以從外面直接拉開,隻是用自行車進行簡單的遮擋。
門扇完全打開後直臨街道,既不安全又不舒适,真不知道這家人是怎麼想的……
而且這樣一間房子裡,也充斥着許多之前設計不用心的地方,讓生活顯得十分不便!比如女兒的房間,融合了水槽、和室、學習室、卧室的功能,所有生活雜物堆放在一起,顯得亂糟糟的。
而一層最後的區域是廚房和衛生間,沒錯,這兩處空間僅用一扇門隔開,實際上動線全部融合在一起,日常生活中有諸多不便。
做飯、洗衣、沐浴、如廁,都要在這片空間進行,實在是有些混亂了!
廚房後面,一家人小小的浴室打掃得還算幹淨,但空間屬實有限。
還有一個讓人感到無奈的地方,就是每次做好飯還要端到二樓去吃,這裡同時也是夫妻倆的卧室以及家裡的客廳,這設計也是不友善到極點了。
總之,一家三口和兩隻貓生活在這樣的空間裡,生活多有不便,于是終于下決心請設計師進行改造,大家可以猜猜改造花費,老樣子,文末告訴大家~
離譜的還在後面——拆掉牆壁以後,設計師發現這裡還保留着原來工廠的窗扇,隻是進行了簡單的覆寫處理,這也就算了,拆掉天花闆才發現,原來這棟房子曾經失過火。
整個房梁已經碳化,牆壁也顯得黑漆漆一片煤漬,總而言之無論是從安全性還是觀感上來說,這些都要做處理。
最後,甚至超過了夫妻倆人的原本預算,在數月忙碌工作後,終于把這間房子從内到外進行了徹底的改造,當然,原本碳化的結構也被替換掉了!
改造後的房子由小廚房進入室内,原本玄關的概念相對模糊,一進門就是一間開放式的廚房,右邊則是一個小巧的和室。
融合客餐廚的設計,讓整個小家呈現出一種開放式的寬敞感,同時,利用廚房櫥櫃當作卡座的設計,也算是巧妙利用了每一寸空間。
這小小的家中收納也是不遑多讓,廚房中不僅廚電齊全,同時還設有諸多的收納抽屜、櫃子,放置一家三口的日常餐具是完全足夠了。
而走到和室内,基本上可以當做餐廳、客廳和日常的休閑區使用,來朋友以後甚至可以作為次卧,功能非常豐富。
和室下方一個個小巧的收納空間,進一步提升了小家的收納需求,可見設計師對于細節的把控還是十分到位的。
小小的浴室也一改原本陰暗逼仄的樣子,重新恢複光明與整潔,看上去嶄新嶄新的~
走到二層,采光最好的一間房子留給了女兒,比原本混亂的室内格局看上去舒服多了。
推開女兒卧室的衣櫃,直接連通夫妻二人的房間,即便日後女兒外出求學,空間也不會浪費。
而頂層甚至還延伸出了一處小閣樓,用來當做雜物間收納各種物品,也算是巧妙利用了最後一處空間。
至此,一家人的小房子就算裝修完畢了,相比之前,現在的家顯得更加溫馨舒适了!
總結
最後,大家猜到這間房子的裝修預算了嗎?原本1200萬日元的預算,超到了1360萬日元,差不多是79萬塊!大家感覺值得嗎?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