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确,兄弟情誼是家族興旺的保證。但是,就一般而言,兄弟關系卻往往不盡人意。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榜樣的力量</h1>
北宋時期的蘇轼、蘇澈之間的關系是兄弟關系的楷模。蘇轼在一首詩中說:“嗟餘寡兄弟,四海一子由。”
無論是順、逆、榮、枯哪種境況,他們之間充滿着友愛與手足之情。憂傷時他們互相慰藉;患難時互相扶助;常常夢見對方;寫詩互贈借以表達情懷。
二人常常利用機會到對方家裡長住,與對方的子女(自己的侄兒侄女們)親密相處,不忍分開,卻又不得不惜惜而别。
二人常到柳湖劃船,在城郊漫步,談論家事、國事、前途。子由曾向哥哥進忠言,他提醒哥哥說話時要了解所說話的對方,有人可以敞開心扉,有的不可以。
杭州任職期滿時,蘇轼請調至密州,因為當時子由正任職濟南,兩地相距不遠,足見二人眷顧之情。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身邊事例</h1>
鄰村有一家兄弟二人:吳大和吳二。吳大貪戀錢财,奸詐無比;吳二忠厚老實,少言寡語。家裡的耕地、宅基地一分為二。
吳二常年在外。吳大利用計謀,迷惑雙親,拉攏村幹部,将吳二的财産悉數變為自己的私産。以緻兄弟二人關系不睦。
在兄弟之間,吳大以利益為先,侵占不屬于自己的财産,其心能安嗎?其利能久嗎?他的心裡有家族這個概念嗎?在他的行為之下,家族怎麼會興旺呢!
總之,兄弟相處,當學蘇轼、蘇澈二兄弟。如果那樣的話,家庭就會興旺,家族就會強盛。相比之下,那些狹隘的追逐利益的心靈一定會無地自容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