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升格地級市能否讓楊淩不再尴尬?

在陝西,楊淩農業科技示範區一直是個神奇的存在:坐擁國家級農業科技市範區的金字招牌,行政區劃上歸鹹陽市;名義上是一個區級行政區,卻由省上直管享受地級市待遇。表面看起來,楊淩是妥妥的低職高配的高富帥,享盡天時地利人和,但這麼多年發展卻不盡如人意。

升格地級市能否讓楊淩不再尴尬?

楊淩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區

楊淩的尴尬,其實還是定位問題,就是楊淩未來在陝西經濟版圖、關中平原城市群中伴演什麼角色的問題。

西安更新國家級中心城市以來,獲得了快速發展,人口迅速增至千萬級,GDP也跨越萬億級,表現出了很強内涵增長、外部吸納能力,成為關中城市群核心城市,西部地區科技、金融、文化中心地位凸顯。但随着西安吸納能力的增強,萬千寵愛集于一身,讓西安周邊的寶雞、渭南、銅川、商州等城市魅力相對減弱、商業機會減少,經濟發展動力失速。從大面看,凸顯大西安核心城市功能,對平衡中西部經濟發展水準,落實國家城市和經濟發展戰略有益,但立足省情,各地區均衡發展、做大做強地域經濟仍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升格地級市能否讓楊淩不再尴尬?

武功縣城

以大西安的現狀,西擴已受鹹陽所限,南擴受秦嶺山地所限,北移受地理條件和文物保護所限,在空間區域上東擴尚存在條件。長遠看,城市發展土地供給緊張,攤大餅式外擴的發展方式已逐漸難以為繼,疏散城市功能、建設衛星域市已成為現實的可能。最近幾年,西安陸續加大富閻、周至集賢開發,既有不得已而為之,也有探索衛星城發展的設想。楊淩示範區獨具天時、地利、人和,如果能搭上這個便車,善莫大焉。

其一、楊淩西去寶雞約80公裡、東去西安70公裡,基本上處于關中平原兩大核心城市中心也帶,周圍六七十公裡沒有中大城市,完全有條件發展成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可以充實關中城巿群内涵,疏解大西安城市功能。

其二、楊淩周邊的周至、武功、扶風縣,由于距離其所屬地級市西安市、鹹陽市、寶雞市較遠,雖處關中平原中心地帶,但經濟發展和城建水準均不盡人意,成為三地平原縣域尾巴。四地水陸相接,融合發展,抱團取暖,未必不是件好事。今天楊淩城區東緣距武功城區西緣僅三公裡,武功城區南緣距周至城區北緣僅六七公裡,三地如果城建相向發展(武功向南向西、楊淩向東、周至向北),如果設立地級楊淩市,政策上得到中央和省上支援,吸納西安低附加值産業,重點發展農業及農産加工、食品飲料、制藥及環保産業,隻需十餘年時間,完全有可能在西安、寶雞之間,建立起一座人口超百萬、GDP超千億的中型城市,成為關中縣域經濟協同發展典範。

其三、楊淩與周邊縣域的融合發展,有利于用好、發展好“國家農業科技示範區”這塊金字招牌,用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人才、農業科技資源。今天的楊淩,區域面積僅僅135平公裡,常住人口僅22萬人(2019年),其産業發展資源優勢與地區實際是典型的讓大象在桌子跳舞。四地融合發展後,其人口将擴大到130萬、總面積将擴大到了4200萬平方公裡,可以有效地承接、支撐楊淩現在的資源優勢向産業轉化。

升格地級市能否讓楊淩不再尴尬?

周至縣城

當然,牽涉三地的地區融合發展,絕非易事,這需要地方、中央的大智慧和大手段,但跳出行政區劃制約思考問題,在今天确實是立足實際的現實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