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也很美》播出後,很多觀衆記住了謝帥的名字。
自該劇播出以來,不但話題一路走高,收視率更是直線飙升。因為在劇中成功诠釋了集幽默和浪漫于一身的雷宇豪,與夏梓桐飾演的邱天組成甜蜜的“雨天CP”,謝帥受到了很多觀衆的喜愛。尤其是最近,他的微網誌湧入了大量粉絲,很多粉絲更是直言不諱,稱他是“完美男友”。
“雷宇豪這種男朋友請給我來一沓!”
“我太喜歡他倆了,這對CP請鎖死!”
“為謝帥老師打call!”
觀衆的追捧,讓行事作風向來低調的謝帥始料未及,也讓性格内斂的他有些不好意思。
“很多網友和朋友在微網誌、微信裡跟我聯系,表達了他們對于雷宇豪的看法。我能從大家的隻言片語中看出來,他們是真心喜歡這個角色,身為角色的創作者,自然覺得很開心。”
前幾天,《第二次也很美》迎來了大結局,謝帥釋出微網誌,與自己的角色道别:“沒想到邱天今晚會主動表白呢,雷叔偷笑~大結局了,舍不得跟我的天說再見。
“舍不得說再見”,是謝帥告别雷宇豪最大的感觸,回憶起拍攝過程中的種種細節,謝帥感慨良多。
01
雷宇豪的“後天養成記”
在《第二次也很美》中,謝帥飾演的精英律師雷宇豪是王子文飾演的安安的發小,也是安安的好閨蜜邱天的男友。作為劇中的“笑點”擔當,雷宇豪時常妙語連珠,與邱天打打鬧鬧,從互相看不順眼到兩顆心慢慢靠近,甜蜜細節令人怦然心動,堪稱是劇中感染力最強的“歡喜冤家”。
憑借不解風情和細緻體貼兩種對立的氣質,雷宇豪先聲奪人,順利“籠絡”了觀衆的心。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個角色的人設并非天生讨喜,而是謝帥與導演共同創作的結果。
“雷宇豪這個角色在最初的劇本裡是有點偏正的,沒有這麼‘喜劇’。導演的想法是把幾個男性角色給人的感覺稍微區分開一些,是以,我們想到把雷宇豪的整體氣質調整一下,讓他承擔起更多幽默、搞笑的橋段。”
然而,想駕馭好帶有喜劇元素的角色,對于演員來說向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謝帥自己的話說,“幽默”這件事博大精深,有時候你自以為很幽默、很搞笑,但演出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在這個過程中,他沒少與對手演員和導演探讨、打磨角色。
好在久經沙場的謝帥經驗豐富,他知道如何以不動聲色的方式抓住觀衆的眼球。在牢牢把握住人物設定的同時,他通過細膩、不露鋒芒的表演,将雷宇豪身上暖男、直男這兩個特質演繹得淋漓盡緻,承包了整部劇過半的笑點。
在采訪中,我們調侃謝帥可塑性極強,能夠将角色诠釋得如此不露痕迹,将自己“裝進”角色的容器裡。但他卻連連否認,壓根也沒覺得自己有多出色。在他看來,這個角色之是以能得到觀衆的認可,并不是因為他“抹去了自己”。恰恰相反,是他根據自己身上的特質,再結合對于角色的了解,取長補短,“合二為一”的結果。
“我沒想過一定要把雷宇豪塑造成跟我完全不同的樣子,我演戲習慣從自己出發。雷宇豪是從英國留學回來的,但我的英語不好,是以我不會強調他的精英感和留學生的身份。相對的,我希望他給人的感覺是接地氣,容易親近人的。”
在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導演後,謝帥得到了導演的認可。
“導演也覺得如果這個角色太‘洋範’,可能會與其他角色重疊,是以接受了我的設計。”
02
千裡馬與伯樂
《第二次也很美》幕後有一個有意思的點,與謝帥一樣,劇中的幾位主要演員王子文、張魯一、于小偉、于明加,包括自己的“CP”夏梓桐都來自中央戲劇學院。這樣的巧合,讓幾位演員合作起來格外默契。
謝帥笑稱,整個劇組的氛圍特别專業,這也讓他能夠更加放松的投入創作。同樣,在拍攝過程中,自己的老朋友——陳銘章導演也給予了他很多幫助。
不數不知道,《第二次也很美》已經是謝帥和陳銘章的第5次合作了。在此之前,他們合作過《漂洋過海來看你》《人間至味是清歡》《遇見愛情的利先生》等多部口碑佳作。
合作過這麼多次,謝帥早已與陳銘章建立了深厚的“戰鬥”情誼。不過,熟歸熟,陳銘章對謝帥的要求不但沒有絲毫放松,反而更加嚴格,這也督促謝帥在新的創作中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力争更上一層樓。
“陳導在現場非常專業,工作效率很高。但凡現場出現了什麼影響工作效率的事,他的脾氣就會很大。是以雖然很熟了,我們也不敢放松或懈怠。我們在現場的工作狀态,基本上就是來了戲就要琢磨怎麼拍,非常認真的準備。”
聊起陳銘章,謝帥仿佛打開了話匣子,他不由的感歎,陳銘章之于自己就像是伯樂之于千裡馬。關于謝帥和陳銘章的故事有很多,其中不乏有趣的小插曲。
10年前,謝帥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排演《鹿鼎記》時,偶然結識了前來觀看的陳銘章。因為陳銘章在做電視劇導演之前也是舞台劇出身,兩人一見如故,就這麼建立了聯系
“那時我演的是韋小寶,他看到後覺得這個演員還不錯。我們有很多共同好友,後來在交流中就慢慢熟悉了。”
當時,陳銘章準備拍一部戲,在微網誌上對謝帥發起了邀約。謝帥答應後卻并沒有副導演聯系他,他以為這事黃了,也沒敢問,直到另外一部戲找上門來,他這才想起主動“問一問”。
“我說陳導,那個戲還拍嗎?結果他說沒有副導演找你嗎?我說沒有,真沒人找。現在想來,可能是傳達上出了什麼問題吧,一堆誤會,總之最後也沒去上,變成我放了陳導一鴿子。”
雖然第一次沒能合作成功,不過兩人也是以熟絡起來,直到後來合作多部戲,謝帥對陳銘章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很感謝陳導,如果沒有他,就不會有現在的我。”
03
踏實演戲,老實做人
如今,我們看到的謝帥演技純熟,對角色信手拈來,你以為他天生就是做演員的料,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和很多演員不同,小時候的謝帥對“演員”這個職業其實并沒有太多的概念。因為學習不好,謝帥的媽媽希望他學個藝術傍身,在嘗試了幾個才藝後,他最終選擇了表演。
“當時,表演老師給我出了幾個題目,讓我現場做了一下。我從來沒有接觸過表演,但老師覺得我還挺有天賦的,我覺得他這種鼓勵給了我很大的動力。後來我就覺得,那還是學表演吧,其實也是偷懶(笑)。”
然而,即便踏入了表演的大門,謝帥對于“演員”依舊處于一個懵懂的狀态,他甚至不知道有中戲、北電,還是師哥、師姐們考完回來後聊起考試的細節,他才恍然大悟——還有這樣的學校!
這種懵懂的狀态,一直持續到上中戲之前,在這個過程中,話劇給予了他很大的力量。謝帥還記得自己看的第一部話劇,名字雖然已經記不清了,但那種激動的心情,他至今依然記憶猶新。
“我非常激動,那是國話的一個戲,雖然不記得名字,但是我對劇情、人物印象特别深刻。那個戲是五個演員,兩個女的,三個男的,開場就是幾個演員打着小軍鼓從觀衆席裡面走到舞台上。當時我就覺得怎麼可以這樣!還有演員可以從觀衆席那邊過去的嗎?那個戲其實講的是一個老師跟學生之間對抗的故事,其實講的蠻尖銳的,我覺得有直擊到我的内心深處,那種力量很強大。”
或許就是從那時開始,謝帥愛上了表演。在中戲,謝帥上的是導演系導表混合班,演員與導演的雙重身份,拓寬了他思考的次元,讓他得以能從兩個角度看世界。在校期間,他還多次參加學校組織的話劇演出,并出演了《跟我前妻談戀愛》、《少奶奶的扇子》等話劇。
“上了中戲之後,開始更多的接觸表演了。我們當時有表演概念很好的同學,相當于開了竅,包括我們在北京看到了很多成熟演員的作品,慢慢關注到電影和電視劇的一些成熟的表演狀态。我這才發現,原來好的表演,或者說有魅力的表演是這樣的。”
大學畢業後,因為有同學的父母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工作,同學問謝帥要不要來上話試試,這個東北男人,就這樣來到了這個南方都市。在看過幾場何念的戲之後,謝帥被那種開放的創作氛圍所打動,最終決定在上海紮根。當時,他在上海舉目無親,陌生的環境,偌大的劇場,逼迫他快速成長。回憶起這段經曆,謝帥感歎時光飛逝。
“有時候,人需要把自己扔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這會激發你的一些能量,潛意識也會逼迫你快速成長,我覺得這個挺棒的。”
如今,謝帥依舊奮戰在話劇領域,在演員和導演之間自如的轉換着身份。
作為導演,謝帥有自己的藝術追求,也有自己的社會責任感。今年,他導演了以抑郁症為主題的話劇《每一件美妙的小事》,該話劇以受抑郁症困擾的主人公為第一視角,細緻演繹了主人公與患抑郁症的母親及身邊人的故事,真實再現了抑郁症患者的生活狀況。他希望通過這部話劇,将正能量帶給更多人。
在謝帥看來,好的文學作品和藝術作品一定是反映人性的,人們之是以會陷入“自我對抗”的狀态,也是在追究人性的本質。類似“我是誰?”這樣抽象但複雜的問題常出現在他的腦中,他也樂于在舞台上與觀衆共同探讨。
而摘下演員的面具,謝帥倡導的生活平實、簡單,他更願意做一個入世的佼佼者。不像一些人對名利的趨之若鹜,他鮮少參加宣傳,對于大紅大紫更是相當的佛系。翻看他的微網誌,“樸實無華”是給人最大的感受,他感歎如今的微網誌早已被商業氣息侵染,他不想落俗,是以會認真回複每一個網友的留言。
謝帥身上有一種溫和、儒雅的氣質,話不多,卻常給人一種虛懷若谷的感覺。對他來說,踏踏實實的去做,比什麼都重要。
//////////
“要說我完全不想紅也不太可能,但你說有那麼着急嗎?我覺得也沒有,因為我本身就不是那種特别争、特别搶的性格。從我上中戲的第一天起,老師就告訴我們,演員要‘踏實演戲,老實做人’,我現在大概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态。機遇來了當然好,但如果沒來,就不要想這麼事情了,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了。”
這樣的不露鋒芒,正是謝帥作為演員最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