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元宇宙是泡沫還是未來?尋找長期價值的5個方向

元宇宙是泡沫還是未來?尋找長期價值的5個方向

Facebook為Metaverse背水一戰,宣布2022年在元宇宙上投入1000億美元,連名字都改叫Meta了。那麼,元宇宙是泡沫還是未來?比紮克伯格是不是機器人更值得我們思考。

Facebook更名事件讓全世界的資本又一次為元宇宙概念上頭,元宇宙為什麼會在這個時間出現?它的出現到底是資本為了填補網際網路在價值上的瓶頸期,還是真正代表未來世界的需求?它是這個時代的郁金香還是人類曆史的轉折點?

沒有區塊鍊和NFT技術的出現,就沒有今天的元宇宙,隻有技術當然也是不夠的,Facebook更名前一天,第七屆萬向區塊鍊全球峰會在上海舉辦,作為國内區塊鍊行業的标杆,這個大會已經舉辦了7年,一直鮮有人文學科的聲音出現,直到2021年......

元宇宙是泡沫還是未來?尋找長期價值的5個方向
元宇宙是泡沫還是未來?尋找長期價值的5個方向

“需要人來決定”

元宇宙是泡沫還是未來?尋找長期價值的5個方向

王語薇

“BAYC這組猴子是頭像領域大火的NFT項目,它的兩個創始人都是藝術背景,從2017年就非常想參與crypto的世界,苦于當時沒有一個語境和管道,那時crypto完全是技術和金融的屬性。直到NFT現象的出現,創始者人Gargamel在一次訪談中說:以太坊上終于有文化的一席之地了。是以他想怎麼創造一個社群,讓這些有創意性的人聚在一起,在crypto的世界做一些事情,即便它隻是一個荒謬的猴子俱樂部。”

元宇宙是泡沫還是未來?尋找長期價值的5個方向

無聊猿遊艇俱樂部(Bored Ape Yacht Club, BAYC)項目誕生于2021年 4 月推出,

這是萬通控股副總裁、藝術商業出版人王語薇在第七屆萬向區塊鍊全球峰會上分享的故事,代表了NFT技術的誕生讓藝術人文内容開始進入到由區塊鍊技術建構的虛拟世界。

判斷元宇宙是不是泡沫,不如先來判斷NFT是不是泡沫。

王語薇的演講主題是《價值革命?NFT及數字資産的興起》,她談到:NFT作為一種資訊載體,目前的價值主要展現在展示和交易,但真正的挑戰在于如何将NFT的價值革命進行到底。一個NFT具有兩方面的價值,一方面是以Token(通證)這種形式承載的貨币化價值,這部分價值使NFT得以流通,引入巨大的社會資源,問題在于所有貨币類價值實際上都是同質的;另外一方面是需要有社會、經濟、文化這些領域的發展,形成真正多元的價值體系。而這兩方面的價值,對于NFT生态的可持續性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們隻把注意力集中在Token層面。那麼NFT的獨特性就隻是形式上的,而非實質上的。一個NFT的價值也可以輕易被其他同類型的NFT所取代。

同樣是在本次峰會上,以太坊的創始人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認為NFT給了創作者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但不能說NFT按目前的形式在經濟上是具有可持續性的,NFT需要經曆多個寒冬:“我們看到很多NFT項目在6個月到1年裡表現很不錯,但經過1-2年時間卻會變得無名,必須了解長期可持續的NFT會是怎麼樣的。”

NFT的制度架構正在經曆一個非常早期和快速變化的時期。

元宇宙是泡沫還是未來?尋找長期價值的5個方向

“社會資本的貨币化”

元宇宙是泡沫還是未來?尋找長期價值的5個方向

“目前,NFT重構了數字世界中所謂獨特性和稀缺性這兩個非常關鍵的概念。NFT的獨特性不是一種自然屬性,而是一種基于區塊鍊分布式網絡建構的資料結構,并基于全網的共識,獲得了某種客觀性和真實性。但是在這種獨特性的基礎上,從人們收藏的動機想,我希望擁有這個獨特的東西。從炫耀的角度,希望别人知道我擁有這個獨特的東西。從投資的角度,我相信還有很多人想要擁有這個獨特的東西。同時它把稀缺性的概念也變化了,就是藝術作品的稀缺性轉變為了數字所有權的稀缺性。

CryptoPunks大家上網可以随意下載下傳傳播,但是擁有CryptoPunks的人,不在乎多少人占有這個資産,甚至說越多的人擁有它,他越高興。因為背後的傳播量、知名度和圍繞它形成的粉絲經濟,可以基于NFT将這些社會資本進行貨币化。是以在這個産品極大豐富,且複制成本越來越低的世界,所謂的物質的稀缺性,也就是越少越值錢的邏輯,已經被注意力的稀缺性,也就是越有名越值錢的邏輯所取代了。”

元宇宙是泡沫還是未來?尋找長期價值的5個方向

“物以名為貴”

元宇宙是泡沫還是未來?尋找長期價值的5個方向

邱志傑

NFT技術的出現,讓文化進入到區塊鍊建構的虛拟世界中,但價值的轉變,并不是從NFT的發明開始的。

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邱志傑在本次峰會中提到,傳統藝術作品中比如版畫、攝影這類複數藝術品,一般來講版本數量越少、越稀缺,價格就越貴,但他在1994年的《紋身1》,因為頗有名氣,不同尺寸的複制版本都有,版本數量很大,但這件作品的原始版本是他版畫、攝影作品中價格最高的。邱志傑後來試圖把其他作品隻複制兩張,但并無市場。

“從‘物以稀為貴’到‘物以名為貴’,進入到了注意力經濟的時代,今天買畫的人似乎不是那麼在乎這個作品的稀缺性,或者他一定程度上在乎稀缺性,可是他又要想用作品的複數印刷所擁有的傳播性。”

對于稀缺性價值的變革,還展現在人工智能的發展上,“現在的人工智能已經足以生産品質尚可、數量無窮大,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作品。抛開是不是藝術家、有沒有情感外,人們還是願意接受這些作品的。如果要求它有情感、觀念,甚至有主動想要創造藝術品的沖動,現在的人工智能肯定達不到;如果在操作層面上,要求的隻是藝術品的供應者,今天的人工智能顯然是可以滿足這樣的需求,這取決于我們對藝術的定義是什麼。”

元宇宙是泡沫還是未來?尋找長期價值的5個方向

改變藝術形态的技術

以NFT的形式進入市場的藝術作品,也被叫做加密藝術,但邱志傑并不太認可這個說法。他從兩條線索看今天的加密藝術:創作者在作品上署名的曆史、藝術家獲得報酬的曆史。“NFT的出現對我來說更接近畫廊、拍賣行的出現,是通過影響藝術市場來影響到藝術生産,它可能使過去比較難以在傳統藝術市場上進行銷售的數字藝術作品變得可銷售,但它并不直接影響到藝術生産,不同于攝影、錄像。是以,今天藝術界所鼓噪的“加密藝術”是不成立的概念,并不存在着加密藝術,而是一切藝術均可放在加密的邏輯裡。”

如果NFT目前改變的是市場層面,那麼市場的運作會不會影響藝術創作的動機和方式?回答這個問題,可能要先把藝術創作和勞動方式相提并論下。

元宇宙是泡沫還是未來?尋找長期價值的5個方向

打遊戲是不是勞動?

元宇宙是泡沫還是未來?尋找長期價值的5個方向

NOVA演講主題《Metaverse的回歸使命》

馬克思主義勞動學說認為:勞動和自然界一起構成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變為财富。

當我們從物質文明遷徙到數字文明的過程中,誰來提供材料,又怎樣把材料轉變為财富?

比如:打遊戲是不是勞動?畢竟人類對于元宇宙的探索,是從遊戲開始的。

元宇宙是泡沫還是未來?尋找長期價值的5個方向

NFT項目河裡人

對于數字時代,遊戲與視訊是更為廣泛的文化傳播媒介。遊戲《我的世界》裡有個明星建築師團隊國家建築Cthuwork&NA,這個團隊以社群的形式建立,有超過5000名創作者,在B站擁有75萬粉絲,但靠遊戲視訊變現并不容易,直到NFT的出現。NOVA作為社群主席,參與了絕大多數的社群制度和考核标準的建設,目前也從内容創作者轉向了市場架構者的角色,2021年運用國建在《我的世界》中搭建的《清明上河圖》延伸出NFT項目河裡人,生成的1萬個像素頭像在3天内售謦,可能是中國地區在以太坊上目前最好成績。如果沒有NFT,他們花半年做的視訊,其價值轉換的程度,可能遠遠不如别人花3天做的視訊,在萬向峰會圓桌論壇:《數字媒介建構的新人文》中,NOVA分享到:

“這是一個流量經濟、眼球經濟、注意力經濟的時代。你可能發一個很優質的作品,但是他的注意力維持隻有兩周,兩周以後,自然會有無數更能吸引眼球的東西,把你埋沒在海洋當中。我們需要尋找一些更好的讓我們的勞動獲得承認的手段。哪怕是(打遊戲的)小朋友也好,他付出勞動時,能夠有實實在在有所收獲,這是我架構整個社群的初衷。我們過往看,宋代有一個著名的奸臣叫高太尉,他是個踢球高手。誰能想到幾千年以後到現在,踢球成了薪資最高的幾個行業之一。随着産業革命的進化,原本我們認為玩鬧玩樂的從業者,他們的行為被我們認可,被承認是勞動。從這個角度來講,勞動是基于社會共識生發出的理念。”

如果打遊戲是勞動,打遊戲的人又創造了什麼價值?

元宇宙是泡沫還是未來?尋找長期價值的5個方向

元宇宙需要意義

元宇宙是泡沫還是未來?尋找長期價值的5個方向

陳軍宏

雲中子科技創始人陳軍宏認為元宇宙核心有兩條線:代碼化和實質化,并用這兩條線做了人類文化發展的坐标軸,從軸線看,我們目前還在代碼界旅居,距離定居元宇宙還非常遙遠,“我們暢想着遨遊整個宇宙,但我們連地心引力都還沒有脫離。”陳軍宏認為“元宇宙”這個詞有着諸多不準确性,他更習慣用Metaverse來表明我們要經曆的程序:

“Metaverse 到底應該到什麼程度才算成型呢?我的觀點是它的虛拟化程度要非常高,現在還遠遠沒有到達。同時它的實質化程度也要非常高,它對你的影響是你“賴以為生”、“以此為生”或者“找到了生存的意義”。是以,第一步要有虛拟社會;第二步要有虛拟的經濟體系;第三步要發展出虛拟的政治體系;最後一定會發展出獨特的虛拟文化體系。”

在他設計的軸線中,人文屬于最高層次,原因就是很難設想人文可以被設計,“人文是湧現出來的,從工程師的角度講,湧現靠的的是系統和系統要素。”

比起萬向峰會中技術和金融領域的演講者,人文向度的聲音更加理性,甚至有一絲悲觀,邱志傑講到目前還沒有“加密藝術”這個形态;NOVA提到他參與的NFT項目還沒有消費者,湧入的都是投資者;陳軍宏談到目前元宇宙最多隻進展了1%。

元宇宙是泡沫還是未來?尋找長期價值的5個方向

在這個目前需要人文建設的全新宇宙裡,尋找長期價值變得尤為重要,以此為目标,萬通控股和藝術商業成立了“數字以上創新實驗室”,我們希望關聯科技創新和文化藝術行業的内容創作者,去挖掘具有長期價值、可持續的數字人文内容。

那麼你認為,什麼數字人文作品具備長期價值呢?留言給我們

第七屆萬向區塊鍊全球峰會完整視訊連結:

https://www.blockchainlabs.org/week2021wx/#/playback?lang=zh-CN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