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北疆邊防一帶
物産富饒、生物多樣
近年來
一茬茬官兵用實際行動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與駐地政府一起
大力打擊偷獵活動
讓野生動物更趨多元
下面,請随邊防某部的兵哥哥
一起認識一下
北疆邊防線上的“小可愛”吧

馬鹿
馬鹿是人們熟知的一種
國家Ⅱ級保護動物
2021年2月1日入選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早在2000多年前
《詩經》中就有關于鹿的記載
自古以來就被視為
吉祥、富貴、長壽的象征
該部有個“鹿泉哨”
哨所旁有一汪泉眼
常年湧水不斷
馬鹿群便在此集結
形成了“官兵站崗執勤
馬鹿飲水嬉戲”的和諧畫面
這也是北疆生物多樣性的
生動寫照
蒙古馬
蒙古馬原産于蒙古高原
它們體型矮小、其貌不揚
卻體魄強健、皮厚毛粗
能抵禦西伯利亞吹來的狂風暴雪
調教好的蒙古馬
勇猛無比
習主席曾提到的
“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
“蒙古馬精神”便起源于此
該部下轄軍馬分隊飼喂的
百餘匹軍馬皆為本地蒙古馬
調教成熟的軍馬
被輸送至所屬連隊
與邊防官兵一道擔負執勤巡邏任務
同時,該部自成立以來
連續5年承擔
全軍軍馬騎乘骨幹教育訓練任務
為全軍累計輸送
上百名軍馬騎乘調教骨幹
讓“戰馬雄風”真正成為
北疆衛士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駱駝
駱駝,軀體高大,頭較小
頸粗而長,彎曲如鵝頸
步幅輕快,持久力強,極能忍耐饑渴
能在各種極端條件下生存
故而赢得了“沙漠之舟”的贊譽
在内蒙古邊防部隊
長期衛國戍邊實踐中總結形成的
“北疆衛士精神”中就有
對“駱駝品格”的總結
寓意駐守邊關的北疆衛士
像駱駝一樣
腳踏實地、勇于擔當、無私奉獻
像駱駝一樣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獻
在廣袤北疆的邊防線上
有很多像駱駝一樣的軍人
他們告别妻兒老小服役于此
打磨自己的品格意志
練就一身鋼筋鐵骨
矢志紮根北疆、保家衛國
草原狼
草原狼又稱西伯利亞平原狼
強健有力、耐力較好
追逐獵物時時速能達到每小時65公裡
由于多年被獵殺
2007年
被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雲巅獨嘯霜晨月,大野孤行雪地風”
狼千裡奔襲、一擊緻命
似乎與軍人心中的血性膽氣
舍我其誰如出一轍
邊防官兵在站崗執勤期間
經常聽得到山巅狼嚎
在巡邏路上也能偶爾邂逅
與狼為伴的他們
遠離燈紅酒綠的喧嚣世界
卻磨砺出铮铮鐵骨、忠肝義膽
黃羊
黃羊生性機警、行動靈敏
四肢交替蹬地的跳躍式奔跑
在空中劃出一道
波浪起伏的曲線
是名副其實的“草原精靈”
上世紀80年代
由于偷獵活動猖獗
導緻黃羊種群數量急劇減少
黃羊曾一度被列入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并于1988年
被劃為國家Ⅰ級保護動物
随着邊境草原生态環境的好轉
以及邊防官兵配合駐地政府
共同打擊偷獵走私
黃羊種群數量逐漸得到恢複
昔日結伴覓食的黃羊
漸漸回歸人們的視線
傍晚時分
官兵在巡邏路上執勤
在不遠處的山頭上便能看見
成群的黃羊奔跑、覓食
形成了一幅“山晚黃羊随日下
天寒白犢弄風歸”的畫卷
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
千裡北疆邊防線上
生物多樣、生态和諧
離不開一代又一代邊防官兵的辛苦付出
保護環境,共建和諧生态永遠在路上
邊防官兵定會為此不斷努力
作者:程晉 曾其總 詹文安
圖檔:邵曉東 解文濤 祁磊磊
部分圖檔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