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日收盤,重慶啤酒上漲5.08%,青島啤酒下跌9.25%,逼近跌停。這兩家公司在10.28日共同公布了三季報,股價卻走出了分化,發生了什麼?
三季報業績走向分化
重慶啤酒營收40.48億元,同比增長18.0%;淨利潤4.22億元,同比增長33.4%。前三季度重慶啤酒實作啤酒銷量241.68萬千升,同比增長18.29%。
青島啤酒營收84.8億元,同比下降3.01%,淨利潤11.95億元,同比上漲6.43%。前三季度,青島啤酒實作啤酒銷量708.2萬千升,同比增長2.02%,其中Q3單季度實作銷量231.2萬噸,同比下滑8.8%。
量減價增,啤酒行業結構高端化
啤酒在2005年開始呈現産量、銷量雙增長态勢後,于2013年達到頂峰,總産量和銷量均突破了5000萬千升,随後從13年至今一路下滑,截至2021年7月,我國啤酒産量達到2272.3萬千升,從13年的5000萬千升至今腰斬。
原因有兩點:主力消費人群在20-50歲人口增長放緩以及人均消費量的下降,都在壓縮啤酒未來的産量增長空間。目前我國人均啤酒消費量達36.2L/年,與消費習慣相近的日本(43.8L/年)和南韓(37.2L/年)差異已經不大,提升空間相對有限。
并且國内啤酒市場高度集中,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百威英博以及重慶啤酒五大集團分别瓜分了中國啤酒市場92%的市場佔有率,相對穩固。
是以啤酒廠商早在15年開始,就相繼轉變經營政策,提出啤酒高端化,以改變低端、高端占比為目标試水高端化。
高端化的增長趨勢得到了資料的驗證
根據歐瑞資料,我國高端啤酒(零售價14元/升以上)銷量占比從2006年的2%提升至2020 年的11%,銷量從71.97萬千升增加至474.21萬千升,CAGR為14.42%。高端啤酒銷售額從2006 年的8%提升到2020年的35%,銷售額占比已經超過低端啤酒。
從2014年到2019年高端啤酒銷售額複合增長率為16%;中檔啤酒銷量複合增長率為7%;低端啤酒銷量大幅下降,複合增長率為-3%。低端啤酒和中高端啤酒的銷售增長率出現分化,表明啤酒行業産品出現了高端化趨勢。
重慶啤酒:前9個月高檔産品占比提升7個點,增速過5成
重慶啤酒分類看,10元及以上的高檔産品、6-9元的主流産品以及6元以下的經濟産品,在今年前三季度分别取得了39.64億、55.39億、14.7億元的收入。三者的增速則由高到低分别系54%、13%和11%。按占比統計,三者的比例分别是36%、51%和13%。
三檔産品在2020年年報的占比分别是29.83%、54.04%和13.26%。換言之,重啤近9個月内把高檔産品結構向上拉升了近7個點。而功臣依舊是正處于全國化放量的烏蘇和1664。
青島啤酒:高端品牌銷量下滑17.4%
青島啤酒主品牌實作銷量125.6 萬千升,同比持平,其他品牌銷量為105.7 萬千升,同比下降17.4%。千升酒營收增速環比Q2 略有放緩。
加之2021Q3公司噸酒成本同比上升6.9%至2124 元/千升,環比Q2進一步提升。主要系包材等價格大幅上漲且前期的低價原材料逐漸消化完,同時三季度銷量下滑導緻固定成本攤薄減少。
很明顯,青島啤酒的高端化并不讓人滿意,青島啤酒稱是三季度疫情下,夜場等高端現飲管道受影響明顯。這與重慶啤酒在視訊會議上的披露,由于現飲和旅遊行情複蘇,烏蘇Q3在疆内增速達到54%,整體看前三季度,在大城市戰略的推行下,烏蘇疆外市場銷售提高了75%,1664也上升了39%的情況完全不同,也造成了兩家公司業績的分化。
中信建投釋出研究報告稱:
三季度以來,啤酒闆塊旺季動銷受到影響,預計銷量端個位數下滑;但産品結構高端化趨勢不變。預計2021 Q3産品結構更新帶動噸酒價提升足以覆寫銷量下滑,進而帶動盈利能力改善。中長期看,啤酒闆塊仍處于3-5年高端化結構更新貢獻利潤釋放紅利期,中信建投建議關注後期提價進展以及主流啤酒企業高端結構提升進度。
青島啤酒、重慶啤酒最新提價政策
青島啤酒:近期,山東膠東地區500m青島純生終端指導箱價提升6元左右,提價幅度5%左右,出廠價暫時未提,預計1-2禮拜後将上調出廠價;同時,管道調研了解到青島啤酒華南區域今年9-10月份預計對經典、純生進行提價。
重慶啤酒:疆外大烏蘇望包裝出廠箱價提升6元左右,提價幅度超過10%,計劃9月執行;330ml小瓶裝烏蘇将進行酒液更新,同時提升箱價,具體提價幅度未定,計劃9月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