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湘潭市委書記陳三新接訪 傾聽群衆訴求幫助群衆排憂

湘潭市委書記陳三新接訪 傾聽群衆訴求幫助群衆排憂

陳三新接待來訪群衆。 (記者劉建強 攝)

湘潭線上7月17日訊(湘潭日報記者 劉建強)面對面傾聽群衆訴求,心貼心幫助群衆排憂,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群衆路線。7月15日,湘潭市委書記陳三新來到市人民來訪接待中心,帶頭開展接待群衆來訪活動。湘潭市委常委、秘書長陳忠紅參加。

盡管沒有預先通知,消息還是不胫而走,當日下午3時,剛挂牌不久的市人民來訪接待中心大廳裡坐滿了人。聽說市委書記要來,大家紛紛到接待視窗登記。根據上訪人員登記的訴求内容,信訪從業人員臨時通知涉及的職能部門負責人盡快趕到。

下午3時45分,陳三新來到接訪中心,在一樓一間10多平方米的接待室裡開始接訪。

第一批走進接訪室的是市家電廠兩名職工代表,83歲的原廠長李以文和60歲的副廠長唐培華。他們請求迅速解決該廠破産資産變現問題;同時請求依照政策解決少數特困職工無房戶的住房問題。

位于嶽塘區東坪鎮的這家集體企業于1996年停産,2009年3月由市中院宣布破産。但由于政策的不斷調整,28畝土地和廠房等資産遲遲無法變現,廠裡也無法安置職工。

“宣布破産之前,我們靠廠房租賃,還能給職工按工齡一塊錢一個月發點工資。宣布了之後,廠房沒人租了,職工沒有工資,沒有生活費,醫保、社保、養老保險都要自己交。”唐培華反映,他們廠包括退休職工總共300多人,年輕的在賣刮涼粉、修皮鞋、當環衛工,幹不動的就隻能靠吃低保。“一名1971年進廠的老職工,家裡幾口人都在廠裡,他好不容易熬到去年60歲退休,隻領了兩個月終身俸就得癌症去世了。”唐培華邊說邊流眼淚,“企業沒破産解散,職工就不能轉到社群,不能享受社群的相關政策”。

“我們的房子還是解放前地主的鹽倉,破舊不堪,2009年就被鑒定為危房,建議馬上拆除。”李以文反映,近幾年政府按照政策解決了幾十戶的廉租房,但還有少數退休職工住在廠區裡面,由于有1500元左右的退休工資,他們既不符合住廉租房的條件,也買不起商品房。“這段時間的連續大雨讓我們提心吊膽,生怕房子垮塌。我80多歲了,每天要去廠裡看看,身體也扛不住了。”

“說心裡話,5年多了,改制沒完成,資産沒處置,職工沒有得到安置,這是我們政府工作沒抓好。”陳三新誠懇地說,“你們要維持職工的穩定,還要負責職工的生老病死,你們辛苦了!老李都80多歲了,還在為這個事奔波,心裡想不通,上訪,我們都能了解”。

陳三新告訴李以文和唐培華,市政府已經開會研究,決定把該廠的改制納入第一批來操作,正在抓緊落實。他要求市改制辦協調房産、國土部門迅速辦理土地确權、評估工作,盡快啟動改制和資産處置程式,限期在國慶節前辦完;同時,對符合條件的職工,要按照政策安排公租房或者過渡房,保證讓騰退房屋的職工有房子住。

“我們的工作滞後了,對不起!”陳三新請李以文和唐培華回去告訴大家,市裡很重視,已經納入了程式,國慶節之前兌現,“也請你們繼續負起責任,確定這段時間内秩序穩定”。

“你好”,“請坐”,“有問題請大膽講!”……簡單的話語,立刻拉近了書記與來訪群衆的距離。陳三新随後接待了一家房地産公司和一名拆遷戶的上訪,面對每一位來訪群衆,他耐心傾聽,請職能部門解釋相關政策,與來訪者共同分析,研究解決辦法,讓帶着怨氣而來的他們,帶着微笑而歸。

最後走進接訪室的是30多位榮民選出的3名代表,他們是到市委、市政府上訪的“常客”。在耐心解釋相關政策之後,陳三新答複他們:“一是中央檔案和省裡政策有規定的,我們不折不扣執行;二是秉着實事求是的态度,省内對于類似的情況,别的地方有可操作的政策,我們也可以研究和參照。”3名來訪代表很滿意。

“我年輕的時候因家庭成分當不了兵,對當兵的羨慕得不得了。軍人保家衛國,是很有榮譽感的!”陳三新與訪民們推心置腹地談起心來。“你們幾個看起來生活得還可以吧?”陳三新語重心長地告誡他們,對自己的人生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謀事謀财一定要腳踏實地,隻有付出才會有收獲,現在機會比較多,看你怎麼去把握,冒險的事少幹,違法的事不幹;涉及到權益的問題,要依法維權,理性訴求;生活中有特殊的困難,當地黨委政府有責任幫助緩解,但根本解決問題還得靠自身。“政策性的問題請大家不要激動,我們會了解情況,你們也可以把了解的情況回報給我們。經常保持一種資訊對稱,妥善解決這些問題,化解沖突,政府也好專心緻志抓工作,你們也能謀生發家。”陳三新說。

“今天是我接訪,我們市級上司都會安排接訪。”臨近下午6時,陳三新收下了沒來得及接待的訪民資料,抱歉地說:“你們去跟大家講,生活的困難我們會關心,希望大家都過得好,生活得有尊嚴。拜托你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