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麥隆位于非洲中部,幾内亞灣西南部,總面積為475 000平方公裡。從世界範圍來看,喀麥隆并不小,但主要是内陸,海岸線不長,嚴格來說,喀麥隆的海岸線并不面向大西洋。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西非的大部分海岸線都面向大西洋,包括海岸線較短的甘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大西洋。另一方面,喀麥隆的近海地區有一個較大的島嶼,這對喀麥隆的出海口施加了一定的限制。
該島名為比奧科島,面積為2017平方公裡,是幾内亞灣最大的島嶼。離非洲大陸最近的國家是喀麥隆,它距離直線隻有大約50公裡,可以說位于喀麥隆海岸附近。緊随其後的是喀麥隆的北部鄰國奈及利亞,距離西奧科島約100公裡,最後是喀麥隆南部的赤道幾内亞,距離比奧科島約160公裡。
雖然比奧科最接近喀麥隆,但該島不屬于喀麥隆,而是屬于赤道幾内亞,赤道幾内亞對喀麥隆領海區域及其出海口施加了一些限制。而上世紀末,比奧科島附近海域石油資源豐富,依靠石油出口,赤道幾内亞實作了快速發展。
在發現石油之前,赤道幾内亞的經濟以農業為主,嚴重依賴農業出口,非常落後,生活水準與喀麥隆相當。但在Bioco海岸發現石油後,赤道幾内亞已經将喀麥隆遠遠甩在後面,人均GDP為10,000美元,喀麥隆剛剛超過1,000美元,是以可以說Bioko是一個扭轉赤道幾内亞落後的島嶼。如果該島屬于喀麥隆,喀麥隆的經濟也将得到快速發展,領海面積也将擴大,海域将不受限制,那麼比奧科島就不屬于喀麥隆了嗎?
事實上,喀麥隆人經常問,為什麼這麼重要的島嶼不屬于他們自己?它也從殖民時代開始。在殖民時代之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基本上未能形成一個正式的國家,現在這些非洲國家及其邊界被殖民化出西方。換句話說,在非洲漫長的曆史中,沒有喀麥隆,沒有赤道幾内亞,有些隻是生活在這些地區的部落。
這些喀麥隆部落的生産力非常低,主要以狩獵為生,沒有意願或力量控制海洋中的島嶼,甚至可能不知道比奧科島的存在。直到殖民時代開始,葡萄牙人才首先占領了比奧科島,以及比奧科以南的科裡斯科島和安諾本島。這些島嶼位于現在喀麥隆的海岸附近,它們的海洋是喀麥隆海洋的制約因素。當時,葡萄牙占領了這些島嶼,目的是在此基礎上殖民非洲大陸。
後來,随着葡萄牙西部的擴張,南美洲發生了争端,西班牙将南美的部分土地和葡萄牙交易給Bioco,Corisco和Annoben等島嶼,以便在非洲建立殖民基地。那是1778年,歐洲國家在非洲問題上變得更加分裂,盡管西班牙占領了這些島嶼,但歐洲大陸在很大程度上是分裂的。英國占領奈及利亞,法國占領西非,德國占領喀麥隆,使西班牙幾乎沒有機會。
這讓西班牙和非洲感到擔憂,如果不占領非洲大陸的土地,與葡萄牙交換土地的目的就無法實作。為了在附近占有一席之地,西班牙看到了縫線,占領了喀麥隆南部一片非常貧瘠的土地,使其與比奧科島、科裡斯科島、安諾本島等島嶼形成了一個角落。這些土地合并形成西幾内亞殖民地,即後來的赤道幾内亞。
殖民時代結束後,赤道幾内亞和喀麥隆分别獲得獨立,比奧科島自然屬于赤道幾内亞。由于Bioco島是西班牙殖民赤道幾内亞的基地,發展較早且發展得比較好,赤道幾内亞獨立後,首都位于Bioco島的Themarabo,專注于該島的控制。赤道幾内亞一半的人口現在生活在bioco上,特别是在1991年發現石油之後,這凸顯了Bioko的重要性。是以,盡管比奧科島的重要性、其石油儲量和有限的領海及其問題,但該島從一開始就不屬于喀麥隆,也從未屬于喀麥隆,是以喀麥隆的心态隻能說是無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