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間故事:男子夢醒後決定學醫,數年後參與一大案,恩人得救

作者:逸泉說故事

明朝嘉靖年間,黃州府有一個秀才叫李濟,是黃州府有名的神童,從小就天資聰慧,8歲就能作詩文,14歲就考取了秀才,他對自己的科舉之路滿懷希望,認為很快就能過關斬将高中進士,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他連續2次都沒有考中舉人。

民間故事:男子夢醒後決定學醫,數年後參與一大案,恩人得救

但是他還是沒有放棄科考,23歲那年他又信心滿滿的到武昌府參加第三次鄉試,考完他對自己寫的文章還比較滿意,認為自己一定能考中。可到了放榜之日,李濟再一次名落孫山。

他獨自失魂落魄的來到一家小酒館,想一醉解千愁。

這時在角落一位身着道服的老者,看到了心神不定的李濟,心裡就知道七八分了。便上去安慰李濟道:“功名富貴都是浮雲,你這樣喝酒又何必了,傷身不說,又不能改變什麼,”

李濟疑惑的問道:“道長怎知我心中的苦悶。”

老道道:“我見你一表人才,又是書生的打扮,今年又恰逢三年一鄉試的時候,我看你如此喝悶酒,大概是因為落榜了吧,”

李濟道:“讓您見笑了,實不相瞞我這已經是第三次落榜了,自己都無顔面對父親了,故而借酒消愁,”

老道道:“公子真那麼想做官嗎?或許你喝了我的酒後就會改變你的想法了”

李濟道:“學而優則仕,是每個讀書人的理想”

但李濟見老者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也沒有必要戲弄他一介書生。便喝起了道長的酒,

這時道長從衣袖中拿出面銅鏡,問李濟看到了什麼,李濟說他看到了兩官員,老道把他弄的雲裡霧裡的,李濟本想問,但是一下就迷迷糊糊的趴在了桌子上睡着了。開始進入太虛界了。

李濟一下來到了學政衙門的外邊,月光朦胧,隻見大樹下一人影 ,問你是誰,我怎麼在這裡,

隻聽到那人到:“是我帶你來的,”

李濟一聽是道長,問道長帶他到這裡做什麼,考試已經結束了。

道長說:“這一次鄉試的主考官是嚴潘的親信,收了很多官宦家的錢,操縱了這次考試,今天晚上這些官員在這裡對賬銷賬,”

李濟對老道的話半信半疑。

不信就跟我來,說完老道飛身躍進院中去了,

李濟在外面猶豫了一會兒,還是翻牆進去了。

民間故事:男子夢醒後決定學醫,數年後參與一大案,恩人得救

兩人悄悄的來到後衙窗戶,道人在窗戶上輕輕的劃了一道口子,叫李濟好好看看聽聽,

李濟看見每個人手拿冊子,聽到一個在宣讀送錢人的名單,一個人在記錄,李濟老腦海裡所記的幾個中舉的人全在名單上。

李濟心想:“這如何了得,我該怎麼辦才能揭發他們,”

李濟心中非常着急,又不知道怎麼辦,正要問老道。

一下子李濟又走出太虛幻境了。

驚出一聲冷汗的李濟把剛才做的夢告訴了道長。

道長搖搖頭道:“這不是夢,是現實,你一心隻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如今是嚴潘為相,他把持朝政,哪有你這些寒門書生的出路?”

李濟道:“哪我該何去何從 ,還請道長指點一二。”

道長道:“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在這裡我有一位名醫的好友周鴻,你可願放棄功名與他學醫嗎?如你願意,我修書一封與你”

李濟心想:“奸臣當道,自己很難高中了,學醫也是一條出路。”就聽從了道長的建議。

李濟對道長作揖道:“感謝道長的指點,留下寶号我日後報答。”

老道道:“我俗名劉易,道号虛雲子,道場武當山,你隻要日後積善行德,就是對我的報答。”

就這樣李濟告别了拿着推薦信拜到周鴻門下學醫,由于李濟天資聰慧,又加之刻苦鑽研醫書,5年後就學成歸鄉了。

回鄉後,李濟開始四處行醫,李濟沒有忘記聖人的話:“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他不僅給病人盡心盡力的診治,還免費給貧困人家的病人提供藥物,漸漸李濟醫名日盛。

一年春天,黃州府衙公差送來一封信函,

李濟不敢怠慢,急忙拆看,原來是同郡荊王府的富順王的兒子生病了請他去診病,李濟收拾了一下行李就随公差去了。

民間故事:男子夢醒後決定學醫,數年後參與一大案,恩人得救

經過一天的跋涉,李濟來到了王府衙前,富順王爺朱厚文是一個禮賢下士的人,見李濟來了,就出門相迎,在一陣寒暄之後,他本想安排李濟先休息一天在給他兒子看病。

李濟卻說救人如救火,給病人看病要緊,在休息了片刻後,就開始給病人看病了

李濟一番望聞問切,在詳細詢問後得知:王爺的兒子一個月前突然愛吃燈花和生米,而且厭食,吃了一個月的藥病不見好轉。

是以李濟診斷他患了“蟲癖”。

他開了一劑殺蟲治癖的藥,研制成蜜丸。告知:用米湯送服 ,在服了幾天後,王爺的兒子愛吃燈花和生米的怪病一下子就消除了。

富順王爺朱厚文見李濟是一個人才,就像朝廷推薦了他,是以李濟就成為了一名太醫。由于醫術精湛,李濟沒過多久就成為了太醫院院判,幾年下來耳濡目染了嚴潘一黨的惡行,李濟不想和他們同流合污,就辭去官職又回黃州府開醫館坐堂行醫。

民間故事:男子夢醒後決定學醫,數年後參與一大案,恩人得救

沒有案牍勞形,李濟有了更多時間專研醫學,他一邊看病,一邊整理自己古代醫學治療,還到處考察藥物。幾年下來李濟醫術就更加高明了。不僅僅認識了更多草藥,也掌握了礦物、蛇蟲等入藥。

某年夏日李濟又收到了荊王府的請貼,這次富順王爺朱厚文不是請他治病,而是驗丹藥是不是有毒。

富順王爺朱厚文小聲告訴李濟:“上位(皇帝)沉迷于求道問藥,把五當山虛雲子劉易道長請去練丹藥了,他自己吃不說,還給各王府每月送三粒。這倒好吃出人命了,一月前楚王突然去逝了,通過驗證說是吃丹藥引發的。皇帝震怒之下以“大逆不道”之罪把虛雲子道長下了大獄,秋後問斬了。我和虛雲子道長交往過盛,知道他是一個德高望重、淡泊名利之人,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我看此事蹊跷,就請你來驗證一下,看能不能借救他一下。”

李濟連忙道:“虛雲子劉道長對我有恩,我一定要救他出來。”說完,李濟把當年他和劉易道長認識的經過告訴了富順王爺朱厚焜。

通過李濟多方驗證丹藥不僅無毒。還是有延年益壽之效。

于是富順王爺朱厚文就給上位寫了一道秘折:“臣朱厚焜奏,伏謝陛下賜藥之恩 ,此藥經前任太醫院院判李濟多方驗證無毒,覺王弟之死頗有疑點。伏請陛下重新徹查,”

上位(皇帝)收到密折後心想:“現任太醫院院判賈和說此丹藥有微毒,而李濟卻說沒毒,何況朱厚焜醉心于書畫,不涉朝局多年 此時必有端倪。”

由于朱厚文不涉黨争、李濟也是下野之人。就被上位(皇帝)派去查案了。

來到朱厚文宣讀了聖旨:“順天承命 ,皇帝告曰,今命富順王爺朱厚焜為欽差大臣,李濟為協辦,重查楚王暴斃一案,欽此。”

民間故事:男子夢醒後決定學醫,數年後參與一大案,恩人得救

李濟安排重新驗屍,為了表示對死者的尊敬,李濟在上了一柱香 ,鞠了躬後 才叫人輕輕的打開了棺。搭起了白布,仔細檢視下,沒有刀劍傷口,但指甲發紫,确系中毒。

李濟本想拿王府剩下的丹藥拿來驗證,王府醫官卻說沒有了。

富順王爺朱厚文大喝道:“你這宵小之徒,毒害王爺,是滅門之罪,還不跪下認罪。”

醫官連忙跪說:“王爺息怒,這是周老道的藥害死楚王他的,與我無關。”

他心想:“沒有物證,不會有什麼結果的。”

就在這是一個王爺的貼身丫頭道:“我這裡有一粒,那日我伺候王爺服藥,王爺還沒有來得服下,就口突然抽搐起來,藥丸一下掉在了地上,我就撿起來了,然後大呼王爺出事了,一會來了很多人,我就被王妃叫離開了。後來王爺就去逝了,我想藥丸可能是物證,我就留下來了。”

醫官見丫頭手中的藥丸,一下子像狗一樣撲上去了,但是一下子就被幾個公差打趴在地上了。

經李濟驗後道:“丹藥被含有曼陀羅花的藥水寖泡過,微量服下一時沒症狀,時間長了人就會中毒而亡”

富順王朱厚文生氣道“你一個小小醫官借你十個膽也不敢牟害皇親,還不從實招來,不然罪及全族。”

醫官吓得瑟瑟發抖,跪在地上哭道“這是嚴潘大人叫我這麼做的,事後升我做了太醫院院判,并送了我黃金千兩,”

原來從王妃口中得知:楚王早就不滿嚴潘一黨把持朝政,禍國殃民。就四處收集嚴潘的罪證,然嚴黨勢力範圍大,難免百密一疏。

就這樣不可一世的嚴潘就以把持朝政、結黨營私、謀害皇親大罪判死刑了。

嚴潘和賈和被殺當日,雖然天降大雨,但是還是人多人來觀刑,在他們人頭落弟的那一刻,人們拍手稱快。

這年秋,上位(皇帝)大赦天下。

上位為了表示對劉易道長的愧疚,本想封他做國師。但國師婉言謝絕了。但上位表示在劉易百年之後給他樹碑立傳。

為了嘉獎李濟,上位讓他從新做太醫院院判。李濟也家中父親年邁為由也謝絕了。

民間故事:男子夢醒後決定學醫,數年後參與一大案,恩人得救

就這樣,李濟又開始了他一邊行醫一邊治學的生活直到他88歲。

寫在最後:

一 ,世上沒有什麼寶鏡,要看清事實就不能“一心隻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為官者心不正,最終難逃法網。

三,“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告訴我們做人要理想遠大,要走正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