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賞美文 | 人生在世有兩種幸福 作者:羅素 誦讀:王卉

作者:封面新聞

作者:羅素 誦讀:王卉

人類有兩種幸福,一類幸福是對所有的人都敞開胸懷,另一類幸福則對能讀會寫的人情有獨鐘。

當我還是個小孩子時,我認識一個掘井工,在他身上充滿了幸福。他身材極為高大,肌肉極為發達,但是既不會讀又不會寫。當他在1885年得到一張國會選票時,他才有生以來第一次知道有這麼一個機構存在,他的幸福并不來自知識,也不是基于對自然法則、物種完善、公共設施公有權,而隻是基于軀體的活力,足夠的勞作和對石塊這類并非難以逾越的障礙的征服。

我那位花匠的幸福也是與他同種類型的,他一年四季與野兔作戰,他說起這些小動物,就認為它們行事詭秘,詭計多端,兇惡殘忍,隻有同樣的精明伶俐的對手才能和它們較量。我的花匠雖然已經有70多歲的年紀了,可他從不停息,為了幹活,他還得每天騎車跑上16英裡的山路,但歡樂之泉是取用不盡的,那源頭恰恰來自“那些兔崽子們”。

從情感的内容這一方面說,那些受過最高教育的人的快樂,與我的花匠的體驗到的快樂并無不同;教育造成的差異僅僅是快樂的形式不同而已。成功的快樂需要困難跟随,即使在最後這種困難得以克服,但它必須使得成功在開始時沒有把握。這也許就是别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乃是幸福的源泉之一的原因了。那種自我評價偏低的人不斷地為自己的成功感到驚奇,反之,那種自我評價過高的人則往往為自己的失敗感到驚奇。前一種驚奇是令人高興的,後一種則令人沮喪。因而明智的做法是既不無端地自負,也不自卑。

對人的友善的關懷是情感的一種形式,但不是那種貪婪的、掠奪的和非得有回報的形式。後者極有可能是不幸的源泉。能夠帶來幸福的那種形式是:喜愛觀察人們,并從其獨特的個性中發現樂趣,而不是希望獲得控制他們的權力或者使他們對自己極端崇拜。

如果一個人抱着這種态度對待他人,那麼他便找到了幸福之源,并且成了别人友愛的對象;他與别人的關系,無論密切還是疏遠,都會給他的興趣和感情帶來滿足;他不會由于别人的忘恩負義而郁郁寡歡,因為他本來就不圖回報,也将很少得到這種回報。

在另一個人心裡感到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的特性,在他那兒,反而成了樂趣的來源,他平心靜氣地對待這些特性。别人苦苦奮鬥才能獲得的成就,在他則是舉手之勞,不費吹灰之力。他幸福,是以他将是個愉快的夥伴,而這反過來又給他自己增添了許多幸福。但是,這一切必須出自内心,源自誠意,它絕不能産生了源自責任感的自我犧牲的想法。在工作中,它卻是糟糕的;人們隻希望彼此喜歡,而不想忍耐、順從。自然而然地、不耗心計地喜歡很多人,也許就是個人幸福的最大源泉。

我還談到了所謂的對物的友善的關懷。這一說法也許聽起來有點勉強;也許應當說對物的友善感是不可能的。盡管如此,在地質學家對石塊和考古學家對遺址所具有的興趣中,還是存在着與友善類似的東西的,這興趣也應當成為我們對待個人和社會的态度的一個因素,人們不可能對敵對的而不是友善的事物感興趣。

一個人因為讨厭蜘蛛,為了住到它們較少光顧的地方,也許會收集有關蜘蛛習性的資料。但是這種興趣決不會産生像地質學家從石塊中獲得的那種快樂,雖然對無生命的東西所表現出來的興趣,不如對待自己的同胞的友善态度在日常幸福的成份中那麼有價值,但是它仍然是很重要的。

世界廣大無垠,而我們自身的力量卻是有限的,如果我們把所有的幸福都局限于自身之内,那麼不向生活索取更多的東西就是很困難的,而貪求的結果,一定會使你連應該得到的那一份也落空。

一個人,如果能憑借一些真正的興趣,例如特倫托會議或星辰史等,而忘卻自己的煩惱,那麼當他漫步回到一個無關個人的世界時,一定會發現自己覓得了平衡與甯靜,使他能用最好的方法去對付自己的煩惱,同時得到真正的、哪怕是短暫的幸福。幸福的秘訣在于:使你對那些自己感興趣的人和物盡量友善,而不是敵視。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