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原創稿

在文安縣興隆宮鎮大龍華村,農技專家劉保國正在給農民講解果樹修剪技術。 陳有柱攝
“1941年春,迎着依然寒冷的北風,在‘一把鋤頭一支槍,生産自給保衛黨中央’的口号聲中,王震率三五九旅戰士們肩挎鋼槍,手握镢頭,硬是在一片林海荊棘中開出了一條通向南泥灣的路,由綏德進駐南泥灣……”11月1日,在文安縣興隆宮鎮大龍華村,當地果樹專家劉保國正利用農餘時間給農戶講黨史、送技術,通過講述黨的曆史事件、艱苦卓絕的鬥争曆程,為農戶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
“通過聆聽黨的故事,我們進一步了解了黨的光輝曆程。現在正是秋收秋種時期,鎮上不僅派出農技專家給我們技術上的指導,更是安排了黨史宣講隊給我們精神力量,真正将服務送到了我們身邊。”村民高長春說。
在文安縣興隆宮夏村,當地農技專家萬久興正在給農民講解小麥播種技術要點。 陳有柱攝
目前正值北方秋收秋種時節,農業生産任務較重,為此,文安縣将黨史宣講與農技服務相結合,選派了96名黨史理論深厚、農業技術紮實的黨員幹部組成黨史宣講小分隊,入鎮入村,到田間地頭傳授農業技術知識的同時,宣講黨的百年奮鬥曆程,将黨史宣講從“會場”延伸到“現場”,走進群衆心頭,讓黨史學習教育更接地氣。
在文安縣興隆宮鎮夏村,黨員志願者張兵正在宣講黨史。 陳有柱攝
據了解,今年以來,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衆、深入基層、深入人心,文安縣成立了由黨員幹部、理論專家、中國小名師、志願者、紅色講解員、文藝演出骨幹組成的黨史理論宣講隊,深入農村院壩、田間地頭、廠區工廠中的房間,以故事、快闆、獨幕喜劇、情景劇等形式開展黨史教育宣講,講述共産黨的百年光輝曆程,傳播黨的創新理論,讓廣大群衆了解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力求以黨史故事引導、熏陶、激勵群衆,讓紅色基因和共産黨人精神血脈薪火相傳。(鄭佳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