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因為有你|每年200多天奔走在田間地頭“赤腳”教授把講台設在希望的田野上

編者按:他們熱情無私,他們陽光開朗,他們真誠善良,他們奉獻着自己的青春……近年來,河南湧現出衆多優秀志願者。在12月5日第36個“國際志願者日”到來之際,大河網聯合志願河南推出“因為有你”系列策劃,報道這些志願者為建設美麗中原貢獻力量的暖心事迹,展現河南志願者風采,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

大河網訊(政務記者 王倩)在禹州做小麥研究,在荥陽給石榴施肥,在杞縣幫大蒜增産......從事土壤肥料教學工作26年的河南農業大學葉優良教授,每年有200多天奔走在田間地頭。高卷的褲腿,滿腳的泥濘,手捧着農作物,專注的眼神……這位“赤腳”教授把講台設在希望的田野上。

因為有你|每年200多天奔走在田間地頭“赤腳”教授把講台設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要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服務于農業生産!”這是葉優良的初心。作為一名共産黨員,這位從農村走出來的農業專家時刻牢記自己肩上的重任。葉優良指導學生開展試驗示範、帶領團隊幫助農戶解決問題、指導企業教育訓練業務人員、參與政府組織的各種技術教育訓練……他帶領的團隊攻克了無數個技術難關,幫助農戶解決了無數個農業難題。

因為有你|每年200多天奔走在田間地頭“赤腳”教授把講台設在希望的田野上

服務三農勇于擔當 科技小院成農戶“主心骨”

“為什麼施肥後作物增産效果不明顯?”“為什麼生産中經常出現作物營養缺乏問題?”“為什麼農産品品質越來越差?”這是葉優良教授從事土壤肥料教學工作以來經常聽到的“十萬個為什麼”。

受各種因素制約,農業技術推廣很難在基層生根發芽。用科學技術為農業發展保駕護航,“科技小院”應時而生。沒有場地,就租用當地農戶長期空置的農房;沒有經費,就用自己的科研經費和工資來支撐。2012年,葉優良教授帶領學校志願者在河南禹州市順店鎮康城村建立起河南第一個“科技小院”。然而,當他們懷揣一腔熱情去開展農業生産調研時,迎來的卻是村民的質疑:“你們是來推銷種子、化肥的嗎?怎麼可能有人來免費做科技服務?”

因為有你|每年200多天奔走在田間地頭“赤腳”教授把講台設在希望的田野上

怎樣才能得到村民的認可?他帶領科技小院的志願者活躍在田間地頭、奔忙在村裡村外。在村裡,他們挨家挨戶走訪,長期駐村“坐診”;在田間,他們每天“出診”為農戶提供技術服務;在地頭,他們手把手指導農戶如何施肥、打藥、灌水;在農閑,他為村民開展各種技術教育訓練。不僅僅是農業方面的問題,他和志願者們還為村裡留守兒童輔導作業,在村裡的國小、中學開展支教活動。在他和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助農的成果讓村民徹底服氣,“科技小院”也成了當地農民的主心骨,一批科技新農民被培養出來,并帶動越來越多的人科技務農、科技緻富。

因為有你|每年200多天奔走在田間地頭“赤腳”教授把講台設在希望的田野上

如今,河南禹州、新鄉、杞縣、臨颍等地已建立起6個“科技小院”,河南省科協也把“科技小院”列入2021年科普工作要點。葉優良教授說:“科技小院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歡迎,也迎來了發展的好機遇,相信科技小院必将在河南遍地開花,為河南的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災後重建科技助農來幫忙 讓科技志願精神薪火相傳

今年7月河南多地出現洪澇災害,葉優良教授帶領志願者先後赴蘭考、臨颍、杞縣、漯河、新鄉等地檢視農作物受災情況,他們的到來給農戶打了一劑強心針。

因為有你|每年200多天奔走在田間地頭“赤腳”教授把講台設在希望的田野上

經過實地考察後,團隊根據各地情況制定了專業的技術解決方案。針對地塊積水嚴重,排水困難,辣椒、大豆、玉米等因長時間泡水根系壞死、面臨絕收的問題,他們指導農戶及時改種綠豆、蘿蔔或白菜等生育期短的作物。對于受洪水浸泡的時間較短、根系還未壞死的農作物,提出了及時噴施葉面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措施。在他們不妥協不放棄的專業指導下,受災農戶減少了大量财産損失,得到了各地農民的信賴。

看到團隊志願者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葉優良教授欣慰地說:“經過多年曆練,我們志願者隊伍不斷在壯大,從科技小院走出去的學生志願者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用人機關的好評,團隊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技術推廣模式也越來越多地被大家肯定,我的幹勁就更足了。”

因為有你|每年200多天奔走在田間地頭“赤腳”教授把講台設在希望的田野上

“通過實際行動讓農戶看清農業技術的效果,從科學技術的研發、物化、示範、推廣等進行全程護航、全産業鍊服務,使農業技術推廣更容易,農業技術成果轉化更友善。”葉優良期待全社會充分意識到科技志願服務的價值,讓越來越多的人投身這一事業,讓科技志願精神薪火相傳,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