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動物園的環尾狐猴展館有兩處,一個相當大的位于東區夜行動物館附近的小型哺乳動物區,另一個比較小的位于西區的猿猴館一帶。狐猴雖然屬于靈長類動物,但卻是比較低等的種類,在形态結構方面有很多較為原始的性狀,除了在科摩羅群島上分布有極少的種類和數量外,種類繁多的狐猴都生活在馬拉加西島上。

電影《馬拉加西》中的朱麗安國王原型就是環尾狐猴哦!(圖源:搜狐焦點中山站)
在動物園欣賞環尾狐猴,我們可以通過拆解它的名字來逐漸進行。首先看它略微顯小的頭部,額頭較低,耳朵較大,兩耳都長有很多茸毛,頭部兩側也是長毛叢生,額部、耳背和頰部為白色,與黑色的吻部和眼圈構成了鮮明的對比色彩,十分有趣。最典型的特征是它的吻部長而突出,使得整個顔面看上去并不像猴類,而是宛如狐狸,是以被稱為“狐猴”。
再看它最具“猴像”的身體。盡管被安排在“小型哺乳動物區”展出,但環尾狐猴的體長也有30—45厘米(哺乳動物的體長都不把尾巴計算在内),個頭并不算小。它身體背部的毛呈淺灰褐色,腹部為灰白色。奇特的是,它喜歡每天向第一縷陽光“緻敬”——攤開四肢,正面朝着太陽,使溫暖的陽光灑滿胸部、腹部、兩臂和大腿,以驅趕夜裡的寒氣,是以人們把它稱做“太陽崇拜者”。
而在它的身上最具魅力的,無疑就是那條比其軀體還要長的尾巴,足有40—50厘米,特别是上面還擁有11—12個黑白相間的圓環,成為其獨一無二的特征,極易與其他狐猴差別開來,因而得名環尾狐猴,也叫節尾狐猴。這條美麗的環尾在它活動的時候常常高高地翹起,好像一面由黑白環紋組成的旗子,顯得非常醒目,即使在較遠的地方也能發現,這是環尾狐猴在野外漫遊時彼此保持聯系的一個信号。
這條标志性的大尾巴的功能并不僅限于此。它還常用尾巴摩擦上胸部和前臂内側等處腺體的分泌物,進而在空氣中散發出自己的氣味,而每個個體的氣味都像人的指紋一樣獨特,顯示着其所有者在群體中的不同地位,以便在群體中區分個體,互相交流,也可以作為路标和領地的記号。更重要的是,這種氣味可以作為攻擊對手的武器,通過炫耀、揮舞自己的尾巴,用飄向前方的臭氣擊退來犯之敵。尤其是在每年的發情季節,雄猴之間都要展開一場激烈的“臭氣戰争”,勝利者才能得到雌猴的青睐。
狐猴的眼睛又大又圓,這種眼睛通常都是夜行性動物的标志,但狐猴并非嚴格的夜行性,大多數種類都是晝夜均可活動,其中環尾狐猴則是唯一一種完全在白天活動的種類,平時喜歡聚在一起成群活動。
在野外,環尾狐猴僅産于非洲馬拉加西島的南部,栖息于較幹旱的疏林岩石地帶,但由于往往會有水源存在,使附近形成豐富的植物群落,被稱為“森林走廊”。與大多數生活于密林中的其他狐猴不同,環尾狐猴更喜歡在地面上活動,即使在光滑的岩石上行走或跳躍也不會滑倒。不管是在樹枝間還是在地面上,跳躍前進是它們慣用的方式,互相間的打鬧嬉戲也是“家常便飯”。
睡覺時,身體蜷縮成團,把頭和前臂埋在兩腳間,尾向前伸至背部。它能在大樹橫生的枝幹上直立行走,當在大樹之間跳躍時,可以用蓬松的長尾巴來調節身體平衡,一躍竟達9米開外,并且總是用後足先抓握樹幹,下樹的時候則總是頭朝上,倒退着下來。休息的時候,它喜歡用梳子一樣的下門齒和鈎狀的爪來理毛。
環尾狐猴的群體一般由多隻成年雄猴、雌猴及幼仔組成,并有自己的領地範圍。群體中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在食物和空間支配方面,雌猴的地位高于雄猴,年長的雌猴地位最高。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由雌猴負責指揮行動,雌猴和幼仔還享有不少特權。雌猴會終生留在原來的群體中,而雄猴則遊走于各群體間。保護領地的責任往往也是由雌猴來承擔,在兩個群體為争奪領地和食物互相争鬥時,常常是雌猴一馬當先與對方厮打,雄猴隻是跟在後面“搖旗呐喊”。
野外的環尾狐猴以樹葉、花、果實,以及昆蟲等為食。在樹上啃食嫩芽時,常用前肢的“手”捧着嫩芽,用臼齒撕咬。它每天要花上3—4個小時在地面上采食落果等,還要到固定的水源去喝水,也經常舔食草上的露水,但從不遠離樹林。在飲水的時候,雄獸必須讓雌獸和幼仔先喝完水,否則就會被雌獸趕走。在動物園裡,環尾狐猴的食物主要有香蕉、蘋果、葡萄、芭樂、大棗、木瓜、黃瓜、蕃茄、鹌鹑蛋、胡蘿蔔、生菜、油麥菜和面包蟲等。不過,隻要有條件,它還是喜歡像在野外一樣來取食園内的樹葉。
環尾狐猴的發情交配多發生在每年的11~12月。
雌猴的懷孕期大約為5個月,一般每胎産1—2仔,偶有3仔。幼仔産出時身體裸露無毛,長毛以後雌猴就帶着幼仔一起生活。雌猴對幼猴極為疼愛,在幾乎所有的活動中,幼仔都是或吊在媽媽的肚子下,或趴在媽媽背上,把小腦袋放在媽媽的頭上,相當有趣。
由于很早就開始活動,幼仔的靈活性提高很快。數星期之後,它就可以四處亂跑了,常離開媽媽到附近的樹枝上進行一些小小的冒險遊戲,不過稍有風吹草動就會立刻回到媽媽背上。幼仔半歲後即可獨立生活,2—3歲達到性成熟。
北京動物園的環尾狐猴有兩處展出說明了它種群數量的豐富,事實上,這個物種在全國各地較大的動物園中都有展出,而且很多從圈養過度到散養,甚至有的還能跟遊客進行互動活動。不過,野生的狐猴種群卻不樂觀,已經有15種先後滅絕,目前尚存的種類也都栖息在孤立的林地内。目前,科學家和動物保護工作者正在開展大量的研究工作,以便保護馬拉加西島上的這些珍貴特産動物。
(本文圖檔除特殊标注外,均為作者拍攝)
作者:李湘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