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韓劇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南韓北韓地區,和我國的東北部地區的北韓族有許多金姓的人。這個金姓啊,可不一般,據說起初是一個“王姓”,後來才改為金姓。想知道其中的緣由到底是什麼嗎?随小編一起來瞧瞧吧!北韓族金姓:
北韓族中源自“王”姓。公元1392年,高麗王朝大将李成桂廢黜高麗王自立為國王,改國号為“北韓”。北韓王欲将蒙古血統很濃的原高麗王朝王室家族(王姓)斬盡殺絕,于是北韓王姓之人紛紛改姓金、全、玉。

根據《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記載,公元65年脫解尼師今聽到慶州西部的樹林傳出公雞的鳴叫。于是派宰相瓠公前去看個究竟。瓠公在林中發現一個挂在樹上的金盒子。還有一隻公雞在金盒子下不停地鳴叫。脫解尼師今令人将金盒子取下。打開盒子後,竟然發現盒子中有一個小孩。脫解尼師今于是将這個小孩收養。由于小孩來自金盒子,故而被脫解尼師今定為金姓。發現金盒子的樹林是以也被改名為雞林(公雞鳴叫的樹林)。《三國史記》記載:“改始林名雞林, 因以為國号”
華夏金姓氏起源:
金姓的姓源較多,最早的一支源于上古時的少昊帝,另一支金氏出自西漢時的金日磾("日磾"讀作"密滴")。除上述兩支金氏外,十六國前秦時,羌族首領有金氏。北韓曆史上的新羅國王姓金。五代十國之一的吳越的開國之王叫錢镠,因镠與劉同音,為避其名諱,該國的劉姓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還有一系金氏是由鐵木複姓所改,為元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後代,出自鐵穆氏宰相之家。金姓的郡望是彭城、京兆。
小結:
最早的金姓起源說法是,出自少昊金天氏。也就是傳說中的上古五帝之一,是黃帝的己姓子孫,少昊死後被尊為西方大帝。北韓族漢姓起源:
北韓族使用姓氏的時間是從公元前1世紀從中國傳入開始的。新羅、百濟是北韓族族源。使用姓氏開始于王室,然後擴充到貴族階層,最後緩慢地普及到普通老百姓。
北韓(包括南韓)人口最多的金、樸、李、崔、鄭五大姓中,金氏可考的106個本貫(來源于新羅國王金阏智、伽耶國王金首露,金姓來自神話傳說);樸氏的 70多個本貫(來自新羅國王始祖樸赫居世,新羅國王雖然是同一家族,卻有樸、金兩個姓, 樸姓亦來自神話傳說);崔氏43個本貫,全為本土起源;李氏109個本貫中,有30多個始祖來自中國;鄭氏35個本貫中,隻有瑞山鄭氏、琅琊鄭氏兩個本貫的始祖來自中國。
樸姓源于北韓半島的土著,是純正的北韓族人。北韓的張(浙江人張貞弼,唐吏部尚書,後歸北韓;元朝時還有陪同公主東渡的張卿)、闵(宋朝使臣闵稱道)、印(晉朝使臣印瑞)、左(蒙元駐耽羅島牧馬官左亨蘇)、杜(北宋真宗時因逃避迫害的兵部尚書杜慶甯後裔)、孔 (明末曲阜孔氏渡海避難)、明(被流放的明玉珍之子明升)、朱(南宋末避難的朱熹之孫朱潛, 朱潛婿具存裕)、南(唐玄宗按廉使金忠赴日本途中,遭遇台風漂流至北韓盈德,歸化新羅,被賜南姓)、安(唐憲宗派李瑗三個兒子讨伐倭寇,有功于北韓,被賜安姓)、白(蘇州人白宇經,唐吏部尚書,為奸人所陷逃至新羅)、秋(南宋高宗門下侍中秋磕來韓,定居于鹹興)、禹(禹玄,高麗顯宗時來韓)、諸-葛(新羅興德王時,諸葛亮的20世孫公巡歸化來韓)、孟(新羅貞聖王時,孟子40世孫承訓傳播儒學來韓)、程(程頤14世孫思祖,陪侍元順帝公主來韓)、董(董仲舒51代孫承宣,恭悠王時來高麗)、陳(宋朝陳誘, 明太祖時陳普才, 萬曆東援将領陳磷)、千(明萬曆援朝将千萬裡)、林、柳、車、盧、羅、呂、芮、劉、卞、邊、蔡、曹、池、丁、範、方、房、洪、蔣、吉、廉、潘、任、沈、慎、宋、魏、閻、嚴、楊、殷、等姓氏來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