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廣闊無垠的大海深處,隐藏着無盡的寶藏。漂亮的海貝在海底生息繁衍,它們斑斓的色彩和珊瑚群建構起绮麗的海洋地貌。珍珠貝是生活在海底的軟體動物,生活于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中,它們用足絲固着在淺海岩石和珊瑚礁上生活。自古以來,珍珠貝就被賦予了諸多美麗而神奇的傳說。

美麗的珍珠貝殼
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名喚維納斯,她身上的水珠可以變作純淨無暇的珍珠,維納斯在人們心中是一位善良而慈愛的女神,掌管人類的愛情、婚姻、生育,以及一切動植物的生長繁殖,她維納斯的希臘名字叫做阿弗洛狄忒,翻譯成漢語是一個很優美的名字,“浪花所生的女神”。
在海洋的浪花和泡沫中,—隻金色的貝殼打開了,裡面是一個有着金絲長發的少女,她有着秀美的容顔和健美的身材,雙眸透露着睿智與淑雅,修長的脖頸及泛着珍珠白的軀體猶如絲綢般光滑,她身上的水珠滴落下來,化做一顆顆潔白無暇的珍珠,相傳“愛與美的女神” 維納斯就這樣從美麗的海殼中誕生。
著名雕像《斷臂的維納斯》
文藝複興時期的意大利著名畫家波堤·切利,就專門為這位神話傳說中的維納斯女神作畫,畫中的維納斯柔美、溫潤、略帶含羞,雙眼凝視着遠方,眼神充滿着幻想、迷惘與哀傷。
波堤·切利借用《維納斯的誕生》抒發了當時佛羅倫薩流行的一種新柏拉圖主義的哲學思潮:美是不可能逐漸完善或從非美中産生,美隻能是自我完成,它是無可比拟的,美是不生不滅的永恒。或許是寄托了作者作畫時的情感,畫作中的維納斯女神顯得迷離而哀傷,缺少古典雕像的健美與娴雅。
波堤·切利畫作《維納斯的誕生》
在中國,也有着珍珠來自眼淚的傳說,據《搜神記》記載:“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
《太平禦覽》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說南海有一種人魚從水中出玩,住在人家多日,眼見米缸見空,主人将要去賣绡紗,人魚向主人要一器皿,哭泣的眼淚成為珠子裝滿一盤子,來贈給主人。
有關南海鲛人落淚成珠的典故,還有着另一個美麗的傳說,在中國的南海,生活着鲛女,她們善織一種薄如蟬翼、滑若凝脂的绫綢,名叫鲛绡。鲛女們的集市叫做海市,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海市蜃樓,鲛女們往往在海市裡彼此交換産品。人類如果穿上鲛绡所制的衣服,便能走進海市蜃樓,與鲛女同樂。相傳鲛女是月亮女神嫦娥的侍仆,因為做錯事才給嫦娥罰到海裡織绡。每逢月圓之夜,她們常常站在峭石上,遙望月亮,傷心落淚,落下的淚水會變成珍珠。
傳說中的南海鲛人
面對如此美麗的傳說,唐朝詩人李商隐有感而發,寫下了“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的千古名句。
二
珍珠是一種古老的有機寶石,主要産于珍珠貝類和珠母貝類軟體動物體内。珍珠為貝類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鈣的礦物珠粒,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體集合而成的。
當一顆微小的外來粒子進入珍珠貝的活體組織時,珍珠就開始形成了。珍珠貝為了保護自己,在粒子上塗上了一層層的塗層,這種塗層由一種碳酸鈣組成,是均質的光反射物質,它決定了珍珠貝殼内層的顔色。
珍珠種類豐富,形狀各異,色彩斑斓,珍珠的顔色有金色、白色、 粉紅色、淡黃色、淡綠色、淡藍色、褐色、淡紫色、黑色等,通常白色珍珠最為常見,金色珍珠極為稀少。
五顔六色的珍珠
三
金唇貝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珍珠貝,直徑可達30厘米,盛産于菲律賓巴拉望島周圍的金唇貝養殖基地。
這裡是一片受保護的太平洋海域,在巴拉望所生産的第一批金珍珠是由殘存的野生金唇貝培育而成。天然的金唇貝分布在巴拉望周圍,曾經自然形成的野生珍珠,如今已經很難找到。
品質優良的金珍珠
相對于野生珍珠,人工養殖的珍珠更圓潤、更富有光滑。盡管金唇貝珍珠的人工養殖過程有嚴格的5年标準,人們仍然無法保證每一顆珍珠都生長到完美無暇。
在頭兩年的時間裡,養殖勞工們手把手喂養金唇貝幼體,這些幼體被稱為“稚貝”,直到它們可以在體内達到形成珍珠的大小标準。接下來勞工們需要在不傷害金唇貝的情況下将一小片貝殼巧妙地移植到金唇貝的體内,日積月累,這片小貝殼就會成為金唇貝裡的珍珠核心。
金唇貝的養殖對水域環境要求苛刻,水溫不能低于29.5℃,也不能高于31C,否則金唇貝就會死亡。養殖金唇貝的海域必須富含氧氣,并接收适量的陽光,以確定有足夠的浮遊生物給金唇貝攝食。
水流的流速要适中,水流過小就無法把浮遊生物輸送給金唇貝進行補養,如果水流太大它們則會感到壓力。養殖海域的水質必須保持清潔,有污染物可以進入金唇貝體内,就會影響産出珍珠的品質。
這些金唇貝和它潛在的珍珠,随後被放置在海水裡的托盤中。在那裡它們還要再經曆3年的培育時間。養殖勞工每天要監測每-隻唇貝,以監測它們是否遭受到生存壓力,同時要檢測周圍水質的污染情況。此外,勞工們還要趕走肉食性的魚類,小心翼翼地清除金唇貝外殼上的寄生蟲和藻類。在這整個5年的時間裡,照料金唇貝的勞工們無法看到生長中的珍珠。
水下的珍珠托盤
到了收獲的季節,訓練有素的技術人員必須保證在不傷害金唇貝的前提下,耐心地将新珍珠取出。然後這些珍珠就被分類、輸入到市場上供人們使用。
現在,巴拉望的珠寶農場維持了這個物種的生存。在生産了若幹珍珠後,這個農場的金唇貝将被小心翼翼地送回海洋,讓它們在餘生自然地繁衍下去,用它們的金色寶藏重新使太平洋變得豐富多彩。
水下珍珠貝
四
菲律賓一名漁民在巴拉望島普林塞薩港附近海域發現一顆重達34公斤的巨型珍珠,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珍珠。
據菲律賓媒體報道,菲律賓一名漁夫撿到一顆重達34公斤的石頭,但是他并不知道這塊石頭是價值連城的珍珠,就将其放在床底下一放就是十多年。據悉,這顆珍珠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珍珠當中最大的,比阿拉珍珠還大上五倍,其價值可能高達1億美元。
接受采訪時,這名漁民說,這顆珍珠是他在一次海上捕撈時發現的,當時她在海上遭遇了風暴,将船下錨後,船錨被下面的石頭卡住了,他潛水将船錨取出,潛水時發現了一顆巨大的珍珠。剛開始,他并不知道這顆珍珠的價值,就把它當做幸運石放在自己的木屋中。他今年家中失火,清理财務搬家時又想起這個珍珠交給當地的旅遊局。
當地旅遊局從業人員表示,當他把珍珠帶來時我們都非常驚訝。這顆珍珠寬約30厘米,長約70厘米,旅遊局官員表示會把這顆珍珠放在市政府内,以此吸引更多的遊客,推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世界最大珍珠,看起來像一隻巨手
五
常見的珍珠都是圓形的,但珍珠并不全都是圓形的,珍珠越大,其形狀就會越不規則。在菲律賓就有一顆形狀奇特的珍珠,有人稱它宗教珍珠,也有人叫它老子珍珠。
這個珍珠的發現源于一次意外,有一個小孩兒被貝殼夾住,在施救時就把孩子和貝一起拉了出來,意外發現了這顆珍珠。老子珍珠的神奇之處在于從不同方向觀察珍珠,可以看到釋迦摩尼、孔子和老子三座聖像,至于這個神奇現象是怎麼形成的我們就無從知曉了。
經專業人士鑒定,老子珍珠的直徑21毫米,寬139毫米,重達6.35千克,價值高達2300萬美元。
老子珍珠
六
珍珠的作用廣泛,完整的珍珠經常作為做裝飾品使用,珍珠磨成粉有藥用和美容的功效。
《本草綱目》卷六四記載如下:“珍珠味鹹,甘寒無毒。鎮心點目。塗面,令人潤澤好顔色。塗手足,去皮膚逆胪,墜痰,除面斑,止洩。除小兒驚熱,安魂魄。止遺精白濁,解痘療毒。”
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經集》中說,珍珠"有治目膚翳,止洩"等作用。唐代的《海藥本草》認為,珍珠可以明目、除暈、止洩。在元朝,人們常在水中加蜜糖和珍珠粉飲用,認為它既可以滋補,又可以防暑。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及《中藥大辭典》均指明:珍珠具有安神定驚、明目去翳、解毒生肌等功效,現代研究還表明珍珠粉在提高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祛斑美白、補充鈣質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作用。
珍珠磨粉可入藥
七
珍珠根據産地分為南洋珠、大溪地珠、海水珠和淡水珠。珍珠通常按照五個标準來進行等級劃分,即珍珠的五個品質要素。
1.光澤:光澤是珍珠品質決定的最重要因素,珍珠的形成時間越長、珠層就越厚、珍珠表面越光滑,則珍珠的光澤就越佳,同時也說明珍珠的品質壽命越長久。
2.外表:珍珠的表面會存在一些生命的印記,包括凸起、凹陷、細紋、瑕縫、深色斑點和環帶等,這些印記如同人的指紋一樣各自不同,而珍珠的表面無法人工處理,是以完美無暇的珍珠非常罕見。
3.形狀:珍珠的形狀千姿百态,正圓的不多見,其它某些特殊形狀的高品質珍珠則非常稀有。
4.大小:珍珠的大小主要是指近似圓形類别珍珠的直徑長度。一般來講,在同一類别珍珠範圍内,相對直徑越大的珍珠就越珍貴。每增大1毫米珍珠的價值就會差别很大。
5.顔色:珍珠的顔色五彩缤紛,千差萬别。珍珠所具有的各種天然色澤對品質和珍貴的影響較小,基本上取決于佩戴者個人的品味和膚色。
綜合以上這五個評價因素,完全相同的珍珠是沒有的,即使在100公斤的原料珍珠中,也僅能挑出幾顆特等的寶石級珍珠,足見高品質珍珠的珍貴。
世界有多個不同的珍珠産地
(文字編輯:孫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