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定的古蓮池,就在市中心的裕華路上。據資料記載,古蓮池建于元朝,已有八百年曆史。我從小在保定長大,對古蓮池不陌生。文革前,老師就帶我們到蓮池去過。記得,當時保定的少年宮就在蓮池的直隸圖書館,每天下午放學後到少年宮活動的學生很多。老師說,少年宮每到放暑假時都要組織夏令營,挑選品學兼優的學生參加。希望你們好好學習,争取參加夏令營。那會兒的夏令營完全是免費的,同學們在一起,白天開展各種科學實驗活動,晚上參加篝火晚會,是多少孩子羨慕的。可惜,沒過多久文革就開始了,我們參加夏令營的夢想也破滅了。
給我印象深刻的,除了那座少年宮,也就是直隸圖書館,還有就是西邊的一排房子,也不知叫什麼。我說的印象深刻是指,文革期間,那裡辦了好長時間的“收租院”泥塑展覽,主要是揭露大地主劉文彩如何利用收租來剝削農民的。現在,有人為劉文彩打抱不平,說劉文彩是個大善人,根本就沒有水牢和玩弄婦女的歡喜樓等。“收租院”可能有所誇大,但劉文彩也絕非什麼大善人。劉文彩确有其人,是四川軍閥劉文輝的弟弟。真實的劉氏莊園就在四川大邑縣安仁鎮,占地100多畝、建築面積多達2.1萬平方米,擁有180多間房屋,足可見其規模之大。
文革時期的古蓮池沒有人把門,當然也不要門票。我們每次去蓮池,幾乎都是沿着碑廊往裡走。這個碑廊很長,從門口到蓮花水池的北邊又往西拐,一直到收租院的展覽那。碑廊挨着牆是一塊塊的碑石,另一邊則是木制的座欄,遊人可随時坐下休息。碑廊共收藏碑刻140多通(方),其中包涵了書法碑帖碑,皇帝禦制詩碑,歌詠古蓮池及德政碑等。當時我們年齡小,不懂得這些碑刻的價值。萬幸的是,這些碑刻沒有讓人破壞,基本完整地保留下來。
當然,古蓮池裡最有名的就是蓮池書院了。1952年11月22日,毛澤東主席曾莅臨蓮池故地重遊。他說:“蓮池之是以有名,關鍵是蓮池書院有名,蓮池書院在清末可稱為全國書院之冠”。蓮池書院位于古蓮池的南面,是一座木制結構的二層古建築。文革期間,書院無人管理,我們經常登臨此樓。站在二樓的窗前,蓮花池可以說一覽無餘。夏天,我們在蓮花池裡遊過泳;冬天,我們在蓮花池裡滑過冰。
說起遊泳,我們主要是在蓮花池的東北角,那塊兒水比較深;還有就是那的假山離水面很近,可以爬到假山上往水裡跳。我本人耐力差,遊不多遠,但是跳水、紮猛子一般的孩子比不了。在保定市遊泳池的深水池,我就敢爬到跳台上往下跳。當然,那會兒蓮花池的水不能和遊泳池比,但遊泳還是可以的。在蓮花池裡遊完泳,沒有地方沖洗,隻能拿着濕褲衩回家再洗。
說起在蓮花池裡滑冰就更有意思了。滑冰,首先要有冰鞋,但那會兒家裡都窮,買不起冰鞋,我們就自制了冰鞋。所謂自制的冰鞋,就是在兩塊與腳差不多長寬的木闆底下,安上兩根粗鐵絲,再在鐵絲前面锉出幾道溝,穿的時候用繩子綁在鞋上就行了。剛開始,綁上那樣的冰鞋在冰上站都站不穩,我們隻能互相攙扶着,一點點在冰上走。有的壞小子趁别人不注意,故意将正攙扶的小夥伴推倒在冰上。被推倒的當然不甘,爬起來再把他推倒。就是在這樣的嘻笑打鬧中,我們慢慢學會了滑冰。
星影鬥轉,日月穿梭,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的古蓮池,依然以她悠久的曆史,綿長的文化,迷人的景色,絢麗的畫卷,牽動着無數文人墨客和海内外遊人的情懷,驅動着他們紛至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