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軍
|PROFILE
中共黨員,現任江蘇省進階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副庭長,三級進階法官,江蘇省法學會海商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法官學院兼職教師。
榮獲全國法院行政審判工作先進個人、省五一勞動獎章、全省政法系統"忠誠衛士"、全省政法系統先進工作者、全省優秀法官,省法院優秀共産黨員,個人三等功一次。
1999年大學畢業後,我來到省法院工作。2006年被任命為省法院助理審判員以來,一直從事行政案件的審理工作。
2015年5月,全國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改革便民利民,人民群衆享受到了更多的“改革紅利”,與此同時,法院面對的行政案件數量在與日俱增。為了妥善化解行政争議,努力縮短案件審理周期,對行政庭法官來說,“八小時”之外加班已成為 “新常态”。從事行政案件審理這些年來,共審結案件1468件,簽發文書2500多份,無一案件被發改。連續多年審結案件數居全庭第一,法官業績名列全院前列。一路走來,有一些體會想和大家分享。
01
一個好的案例,勝過一打檔案。法官的主業是審理案件,優秀法官應當具有審理疑難複雜、新類型案件的能力。
記得有這樣一個案件。某次考試,趙某在考試過程中明顯有作弊嫌疑,因抗拒監考人員檢查,導緻雙方均有輕微抓傷,考場上部分考生轉頭觀察事态發展。該市考試院以趙某擾亂考場秩序為由,依法将趙某當次全部科目考試成績作無效處理。
該申訴案件審查過程中,趙某情緒激烈,一再強調其未作弊,監考人員在未取得作弊證據的情況下,不應當拿起試卷檢查,影響其完成考試。
該申訴理由極具挑戰性!當年相關法律規範并不健全,沒有明确規定檢查作弊嫌疑考生的方法。考生的考試權、監考人員的監考權、其他考生的考試權益如何保障,出現沖突時何者優先?可以說,這是一道難解之題。
經再三權衡,我從誠信做人、誠信考試、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衡平、權利義務的對立統一等角度,确立了考生在明顯有作弊嫌疑時,具有容忍檢查并配合檢查的義務這一規則。該規則旗幟鮮明地支援監考人員依法行使監考權,對于維護良好的考試秩序,保證考試結果的公平與公正,培育風清氣正的社會風尚具有積極意義。
該案的裁判得到社會各界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門、考試工作機構的一緻認可。該案被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以及《法律适用》、《中國法律評論》、《南方周末》等學術刊物、雜志媒體聯合評選為第十五屆(2019年度)中國十大影響性訴訟案例。該案文書還榮獲第八屆全國行政審判優秀業務成果文書一等獎。
案例是反映法院司法觀點的重要載體。一個人民群衆關注、有影響力的案例可以推動規則确立,推動優良社會風尚形成。此後我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更加注重争議案件裁判及相關規則的确立,先後有三篇案例被省法院公報錄用。
02
用規則來統一裁判尺度。案件審理中,我尤其注重審判經驗的總結和裁判規則的提煉。
發現行政行為以及下級法院案件審理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是上級法院行政法官的職責,是上級法院對下指導的主要内容。近年來,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引發的行政争議呈上升趨勢,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全省法院對于該類案件的審查内容以及裁判标準尚不完全統一。
為更好地防止同案不同判現象,在上司們的支援下,經過廣泛吸納全庭智慧,我執筆起草了《江蘇省進階人民法院關于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行政案件若幹問題審理指南》。《指南》對于指導下級法院審理、規範類案審查内容、統一裁判标準以及指導政府依法征收與補償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我執筆完成的規範性檔案還有《探索與規範—審判實務視野中合法性審查标準的确立》、《江蘇省進階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行政案件及非訴執行案件審查工作若幹問題的意見(試行)》等。
03
盡管案件數量多,審判壓力大,為實質性化解糾紛,實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我始終堅持協調優先、依法協調,每年保持着較高的協調撤訴率。
2019年9月11日中午,我正在撰寫文書,電話鈴聲突然響起,門衛說一個當事人有急事找我。趕到法院大門口,當事人邵某的妻子沈某拿着錦旗激動地說,“謝謝您劉法官,我們終于入住安置房了。”哦,半年了,安置問題終于解決了!我頓時也如釋重負。
邵某常年重病在床,在補償安置問題尚未徹底解決的情況下,房屋被拆除,導緻其無家可歸。兩次去當地協調,終于簽訂了補償安置協定,邵某随後撤回上訴。但在協定履行過程中,安置房的傳遞又出現問題。這個案子中,我并未因為案件已結而不聞不問,多次與管委會有關人員聯系,安置房問題終于解決。
“劉法官,可以和我合個影嗎?我丈夫走不了路,沒辦法自己來感謝您,讓我帶張照片回去。”手捧“人民法官為人民”的錦旗和感謝信,看着當事人懇切的面龐,我的眼眶濕潤了。人民法官為人民,一名法官要時刻牢記“你辦的不隻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繁重的工作之餘,我長期擔任江蘇法官教育訓練學院兼職教師。為提高教學品質、培養高素質審判人才,精心備課,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授課效果得到學員的認可和好評。同時,多年的行政審判經驗告訴我,做好源頭治理,行政争議的預防比化解更為重要,每年多次應邀為各級行政機關複議人員、執法人員進行教育訓練,教育訓練中,着眼提高執法人員依法行政的意識和水準,努力做好普法宣傳。
春華又秋實,桃李再沁香。法治社會的建構、公正司法的實作需要執法人員和司法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這條路上,你我并肩同行!
榜樣的力量
行政庭 張瑩瑩
我曾很多次地想象,以後要成為一個怎樣的法官?遇見劉軍法官後,我的目标漸漸變得清晰了,他就是我想要成為的樣子。
初入甯海,得遇良師
2019年,我從人民大學畢業後便進入行政庭工作,雖在學校積累了一些理論知識,但缺乏辦案經驗,頗有不得其門而入的感覺。幸運的是,庭裡很重視"傳幫帶"工作,劉老師既是我的審判長,又是我的師傅,我也最習慣用"老師"稱呼他。劉老師就像一束光一樣,照亮了我在甯海路75号的生活:在指導我時,他既寬和又嚴謹,每次寫完文書交給他,他隔天還給我時,整篇文書都用鉛筆修改過了,除了補充的說理部分,連措辭的不當之處,也都一一修正。這樣手把手的指導一直持續到現在,幫助了我甚多。
司法為民,初心不改
"勤勉負責,潛心鑽研"八個字恰恰可以形容劉老師。在全院名列前茅的辦案量、被同僚交口稱贊的典型案例、優秀文書,這些背後都是老師常年放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審理案件的辛勞成果。劉老師撰寫的文書邏輯嚴密、說理透徹。我向他請教秘訣在哪裡,他說,哪有什麼秘訣,法官在作出裁判前,一定要達到内心的确信,對任何細節的模糊都是對當事人的不負責,要能作出法理、事理、情理相得益彰的判決,就能夠讓老百姓感受到司法的溫暖和關懷。
劉老師司法為民的情懷也收獲了當事人的尊重,去年我去院門口接當事人到法庭,一位當事人得知我是劉老師的助理,托我帶給他一面錦旗,上面寫着"公正廉明"。劉老師接到錦旗時眉頭都舒展了,我明白對于一名法官來說,這是最值得快樂的事情。
薪火相傳,青年逐夢
記得劉老師在起草《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行政案件若幹問題審理指南》時,常喊我去他辦公室一起校稿,并将改動之處一一為我講解,這份指南最終修改了八稿。正所謂言傳身教,劉老師用他的行動彰顯了法官的風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也讓我看到了一名好法官應當具有的特質,例如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一心為民的宗旨意識;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愛崗敬業的工作作風;公正廉潔的職業操守……
劉軍老師的敬業、奉獻、擔當、堅守折射出了一代法院人的群像。砥砺奮進、正當其時,我們青年幹警也應在榜樣的引領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做到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
組稿:朱 旻
編輯:趙 璠
稽核:張志平 孫爍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