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華男足曾兩次登頂亞洲,并誕生了一個亞洲球王

提起中國男子足球,國人總是會生出一口悶氣。但其實,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國足在亞洲還算是一流球隊的。

那麼中國足球有沒有過輝煌時期呢,其實也是有的,隻不過比較久遠。

1954年、1958年亞運會,中國台北足球隊還拿了兩次的亞運會冠軍!當時亞洲杯還沒成氣候,亞運會就是亞洲足球最高水準的賽事。

中華男足曾兩次登頂亞洲,并誕生了一個亞洲球王

說到中國球員,不得不提一個代表性的人物,他就是在1976年聯邦德國一家權威性的足球雜志組織的評選活動中,與巴西的貝利、德國的貝肯鮑爾、阿根廷的斯蒂法諾和匈牙利的普斯卡什并列評為球王的中國球員--李惠堂。

中華男足曾兩次登頂亞洲,并誕生了一個亞洲球王

據統計,李惠堂在各項足球比賽中進球數超過2000。

在1923、1925、1930、1934第六至第十屆遠東運動會足球賽為國出戰,4次都為中國隊奪得冠軍!(當然參賽隊伍隻有三四個國家)。在當時的中國,尤其是上海,流傳着這樣一句話:“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

1954、1958年他是以教練的身份率領中國台北隊為中華民族奪得的亞運會冠軍。

李惠堂還是個名副其實的愛國球員,1941年拒絕了汪精衛的邀請,并多次組織了足球義賽籌款抗日。在韶關、桂林、南甯、四川等地一共打了138場義賽。收入全部捐給傷兵、孤兒、災區人們。

順便提一下,李惠堂當年回到家鄉梅州後,也帶動了梅州足球的發展。我的爺爺小時候就曾經看過李惠堂率領家族隊與我們的錫坑鎮隊踢比賽。梅州今日良好的群衆足球氛圍與李惠堂當年的帶動有密切關系。

中華男足曾兩次登頂亞洲,并誕生了一個亞洲球王

球王故居

李惠堂不僅球技出衆,他還留有相關足球著作《球圃菜根集》、《雜果盤》、《足球裁判》,還創立過華人足球裁判會,做過體育節目評論員,當選過亞洲足球協會副會長,國際足聯副會長。

中華男足曾兩次登頂亞洲,并誕生了一個亞洲球王

以球王之名命名的體育場,也是梅州客家隊的主場

最後說一下,李惠堂還有一個稱号,就是“梅州八賢”之一。可見,李惠堂對于梅州人民特别是梅州五華縣人民心目中的精神地位之高。

中華男足曾兩次登頂亞洲,并誕生了一個亞洲球王

梅州人民熱愛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