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人不是生下來就偉大的,而是在成長過程中顯示其偉大的。
一《教父》
人們提到馬龍·白蘭度時,往往會談及兩點。
一是他的精湛演技。
二是他的風流韻事。

首先來聊聊馬龍·白蘭度的演技。
19歲時,白蘭度離家隻身前往紐約,偶然進入戲劇學校,師從斯特拉·阿德勒學習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
那段時間白蘭度刻苦學習表演,很快他的演技日趨成熟,登上了百老彙的舞台。
他主演舞台劇《欲望号街車》,扮演“像野獸一樣有侵略性,又像野獸一樣迷人”的斯坦利,他演繹得淋漓盡緻,成功吸引了所有觀衆的目光。
四年後,他和費雯麗合作主演電影版《欲望号街車》,作為新演員不僅沒有怯場,反而碾壓其他演員。
随後,他挑戰了莎士比亞風格的電影《凱撒大帝》,成功超越了最棒的英國莎劇演員勞倫斯奧利弗。
電影《飛車黨》中,他身穿皮革夾克和黑色靴子,騎着機車,張揚霸氣,引得美國青年紛紛效仿,其中包括20歲的貓王。
1955年,白蘭度憑借電影《碼頭風雲》,第一次斬獲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
與他的事業越來越紅火相反,他在業内的名聲卻越來越壞,被稱為“最難合作的明星”。
耍大牌對于白蘭度來說,簡直是家常便飯。
經常和導演以及其他演員發生沖突,導演伊利亞卡說:“我在指導時,說到一半,他便自言自語真煩,就走開了。但好在一旦站到攝影機前,他不需要任何指導。他知道的東西足以讓他淋漓盡緻的發揮。”
三番五次要求修改劇本,拍《叛艦喋血記》時,換了三個導演,劇本被修改27次。
拍攝《禁房情變》時,剛到羅馬,他就要求提供一輛全新的哈雷機車,制片商買了。可是自始至終,他都沒有坐上去過。
拍攝期間,他每天晚上都舉行聚會,縱情狂歡,幾乎使影片制作受到影響。公司差點破産,但白蘭度依然我行我素。
随後,他參演了一系列票房慘敗的電影,7年拍攝了10部爛片,藝術光環漸漸暗淡,加上私生活混亂,為人過于跋扈,演藝事業一落千丈。
直到1972年,導演科波拉堅持邀請他,他放下身段,接受試鏡,憑借《教父》才重回王者之位。
可是他卻拒絕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理由是抗議好萊塢對印第安人的蔑視。
就是這樣一個人,卻被許多人視為榜樣和藝術的象征,驚歎并臣服于他精湛的表演技巧。
說完他的演技,再來說說他的風流韻事。
白蘭度一生有過很多女人,甚至包括世界級女明星,比如瑪麗蓮·夢露、格蕾絲·凱利、美國總統肯尼迪的遺孀傑奎琳·肯尼迪、費雯麗。
還有女演員凱迪·喬拉杜、弗拉門戈舞傳奇皇後卡門·阿瑪雅、歐亞混血兒弗蘭絲·紐恩、莫維塔·卡斯塔納達,傳聞伊麗莎白·泰勒也與他有過绯聞。
1957年,白蘭度和女演員安娜·卡什菲相遇結婚。當時,白蘭度剛憑《碼頭風雲》首度榮膺奧斯卡金像獎。
“我瘋狂地愛上了他。”卡什菲追憶說,”他也發誓愛我,要求成為我生命中唯一的男人。”
但白蘭度迷戀的,隻是卡什菲的深色膚色。在發現卡什菲并無印度血統後,白蘭度勃然大怒,要求已經懷孕的卡什菲立即去流産。
1959年,他們離婚後,卡什菲被迫與孩子分離,淪落為一名清潔工,腿腳不好,行走存在障礙,依靠社會救濟生活,晚景十分凄涼。
卡什菲說: "白蘭度毀了我一生。”
确實,白蘭度不是一個好丈夫,也不是一個好情人,更算不上一個好人。
他一生有過3段婚姻,前兩次都是奉子成婚,并且閃離。
據他自己講,他和7個女人生過9個孩子,但警察局的記錄有15個,據傳聞有25個,他還收養過N個孩子。
他情人無數,好萊塢有一個說法,貓王有過3000個女人,而白蘭度遠超貓王,其自殺的情人就有6個。
演員麗塔莫雷諾說:“我不知道馬龍一生中有多少女人,我經常聽到他的風流韻事。在我們交往的很長時間裡,他總是時不時就和其他女人攪在一起。”
有一回,他接受采訪,公然調戲女主持人:“你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采訪者”。
面對提問:“閑暇時會做什麼? ”色眯眯地答非所問: "我想的.... .我很喜歡你這張臉。”
“私生子一個接一個出生。情人一個接一個為他自殺。 而他的床上又一夜又一夜地換新人,有男人,也有女人。”
白蘭度最臭名昭著的事情,就是在鏡頭面前,強暴19歲的瑪利亞施奈德。
拍《巴黎最後的探戈》時,他和導演未和施奈德商量,就臨時加了一場強爆戲。
施奈德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上,被白蘭度在地上強暴。
這個19歲的女孩因為這部電影,徹底被毀了。她短暫的藝術生涯畫上了句号,從此抑郁、狂躁、吸毒、自殺未遂。
他在與女明星、女政客發生關系後,還用惡言惡語點評對方。
比如評價傑奎琳:"在我眼裡,與其說她是個玩家,倒不如說她是個窺淫狂病人。那晚傑奎琳直在等我帶她上床,當我一動不動的時候,她便勾引我說'想過夜麼’。我的回答是‘我以為你不會這麼問’。”
白蘭度的晚年十分凄慘,也許是報應他的無情與風流。
1990年,他的長子克裡斯蒂安在他位于好萊塢穆赫蘭道的大宅裡,開槍打死同父異母妹妹切娜的男友戴格·德霍雷。
克裡斯蒂安被控一級謀殺罪,保釋金高達1000萬美金,判入獄10年。
出獄以後,克裡斯蒂安居住在一家收容所内,靠當焊接工糊口,2008年離開人世。
切娜當時已有6個月身孕,生下孩子後陷入重度抑郁,最終于1995年複活節那天,上吊自殺, 年僅25歲。
白蘭度自己也負債累累,為了還債,他接了很多爛片,口碑直線下滑。
他開始暴飲暴食,體重一度達到380斤,胖得完全不成樣子。而後因為減肥,又一度陷入危險。
2004年,他已進入瀕死狀态。
離世前夕,他-直喃喃自語:“ The horror......The horror......"這句話,來自《現代啟示錄》,正是科茨上校臨死時的台詞。
他的意思是: “可怕......可怕......”。
白蘭度之是以變成這樣,根源就在他的原生家庭。
他的父親是個酒鬼推銷員,常年奔波在外,喜歡耍狠、嫖妓,經常在酒吧裡打架。
他的母親是奧馬哈劇院的演員,同樣是個酒鬼,經常流連于酒吧。
白蘭度童年沒有什麼美好的回憶,日常生活都是挨家酒吧找酩酊大醉的母親,帶她回家,照顧她。除了酒吧,他還要經常去警察局保釋母親。
他父母的關系也很糟糕,經常打架,年僅12歲的他走進父親房間,威脅說:“如果你再對我母親動粗, 我就殺了你!”
因為被母親忽視,他經常會給母親表演不同的動物,隻為了能引起母親的注意,得到母親的認可。
母親忽視,父親更冷酷。父親從未表揚過白蘭度,總是貶損他: "你不好, 你懶惰,你什麼都不懂,将來都沒法養活自己。”
他曾說過一句非常震驚的話:“當我父親臨終時,我很想跟父親單獨呆幾分鐘,把他耳朵撕下來,當着他的面吃掉。”
他恨這個被稱為父親的人,也恨自己的出身和來路。
童年的痛苦經曆,成為他一生都揮之不去的心魔。
在這樣一個放蕩不羁的家庭中長大,白蘭度從小就不懂得尊師敬長,弄壞學校的鐘,把自制炸彈放在讨厭的老師門口,為此他多次被學校開除。
後來為了躲避家庭,白蘭度找了個鋪設下水管道的工作,但他隻幹了6個星期就丢下工作,跑到了紐約。
之後,他又找過很多工作,開卡車、賣檸檬水、給百貨公司開電梯等,直到成為一名演員為止。
白蘭度無疑是可憐的,可憐的是父母隻給了他美貌和痛苦。
但他也是可恨的,可恨他不長進,沒有通過自身的努力,擺脫糟糕的原生家庭。
《為何家會傷人》中說:“畢竟親子關系是天賜的,好父母也好,壞父母也罷,我們沒得選擇,隻能接受。”
倘若你也和白蘭度一樣,有着不堪回首的童年,記得主動去改變,去反思,終止複制童年的錯誤,獲得新生。
隻可惜白蘭度缺乏改變的動機,他用酒色财氣麻醉了自己,任由悲劇輪回了下去。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