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871年老照片:丈夫看妻子表情害羞,10位女孩被遺棄住育嬰堂

作者:炳哥的小曆史

廈門是風光秀美的旅遊勝地,獨特的人文景觀令人沉醉,一年四季都能給人帶來美好的體驗。你知道150年前的廈門是什麼樣嗎?我們通過一組老照片,穿越到1871年的廈門。攝影師:約翰·湯姆遜。

1871年老照片:丈夫看妻子表情害羞,10位女孩被遺棄住育嬰堂

約翰·湯姆遜與兩位廈門士兵。

第一次鴉片戰争之後,清廷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廈門成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鼓浪嶼則成為“萬國租界”。從此,廈門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對外貿易十分活躍。

1871年老照片:丈夫看妻子表情害羞,10位女孩被遺棄住育嬰堂

在鼓浪嶼鹿耳礁拍攝廈門島。

我們眼前矗立的巨石就是鼓浪嶼鹿耳礁,當地百姓把它看成可以左右廈門命運的保護石。他們認為,如果這塊石頭倒了,廈門也将遭遇劫難,是以,每年人們都會對礁石的基座進行加強,防止被潮水沖塌。

1871年老照片:丈夫看妻子表情害羞,10位女孩被遺棄住育嬰堂

兩位婦女閑談。

右側的婦女太陽穴上貼了一塊膏藥,她正在向對面的姐妹訴說她的頭痛病如何讓她痛苦不堪,大夫給她的膏藥又是如何有用。這塊膏藥揭下來之後,她會把它貼到大夫的門上,表示确實減輕了她的病症。

1871年老照片:丈夫看妻子表情害羞,10位女孩被遺棄住育嬰堂

兩個男子與一位女子。

兩個標頭巾的男子是辛勤的苦力,節儉和堅毅的品質讓他們的生活還算過得去。隻要遠離煙館和賭場,用不了幾年,他們就能積攢一筆錢,足以回老家買一塊地或一條船。

1871年老照片:丈夫看妻子表情害羞,10位女孩被遺棄住育嬰堂

育嬰堂,住着10個被遺棄的女孩。

在晚清的福建,殺嬰現象依然存在,遭此厄運的自然都是女嬰。廈門一些士紳或富商集資設立了育嬰堂,收養那些女嬰,以減少悲劇的發生。父母把女嬰送過來,還可以得到5便士的獎勵。好心人也可以到這裡來領養孩子,但要證明自己聲譽良好,能真正把這個孩子撫養成人。

1871年老照片:丈夫看妻子表情害羞,10位女孩被遺棄住育嬰堂

一對夫妻。

在外人面前,夫妻之間不會緊挨着坐下并深情對望,彼此感到難為情。約翰·湯姆遜安排他們坐在一起,讓他們互相看着對方,但丈夫露出害羞的表情,不好意思正視妻子,把眼睛看向别處。從着裝來看,他們家的生活條件在中等以上。

1871年老照片:丈夫看妻子表情害羞,10位女孩被遺棄住育嬰堂

廈門港“打石字”。

“打石字”又名天啟石,曾是廈門港富有特色的地理坐标。礁石上的文字記載了明朝天啟年間廈門守軍修築炮台、防範倭寇和“紅毛”(荷蘭人)的相關事迹。不知何故,如今“打石字”已經消失不見。

1871年老照片:丈夫看妻子表情害羞,10位女孩被遺棄住育嬰堂

廈門水仙宮及民宅。

水仙宮規模并不大,緊靠着巨石而建,裡面供奉大禹、伍子胥、屈原、楚霸王、公輸子等水仙,漁人水手常到此祭拜,香火旺盛。巨石上隐約可見镌刻的“水天一色”四字,因為站在上面能看到大海。水仙宮周圍都是民宅。

1871年老照片:丈夫看妻子表情害羞,10位女孩被遺棄住育嬰堂

街頭的勞動者。

一個提着食盒,一個挑着一擔柴草。前者應是賣小吃的,後者應是賣燃料的。

1871年老照片:丈夫看妻子表情害羞,10位女孩被遺棄住育嬰堂

收殓死者的陶罐。

古代把死者葬于陶罐或陶甕中,是一種常見的習俗,可能具有象征意義,能幫助死者靈魂不滅,早日投胎托生。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貧窮家庭買不起棺材,隻能用簡陋的陶器收殓死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