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活得不如意,其實是你“自找”的01020304

文|雪落無塵

生活中,總是避免不了煩惱。面對煩惱時,有的人偏執多疑,有的人缺少自信,有的人糾結壓抑。

大多數人,都會被負面情緒包圍着走不出去。其實,真正桎梏你的,不一定是問題本身,而是你的心态和情緒。

英國作家薩克雷在他的名著《名利場》中寫道:“生活好比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你對他哭,它也對你哭。”

隻要你保持微笑,世界也會跟着你微笑。千萬不要和自己過不去,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太辛苦。身體的辛苦,稍加休息就可以緩解,而精神上的乏累卻很難消除。

為了更好地生活,我們不但努力學習多種技能,還要不斷嚴格要求自己,鍛煉适應社會的各種能力。希望自己能掌控人生,潇灑自如。

其實,一個人最進階的能力,就是與自己和解,不和自己過不去。

很多時候,你活得不如意,其實是你“自找”的。

你活得不如意,其實是你“自找”的01020304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01</h1>

和自己過不去,就是折磨自己

一個在哈佛上大學的年輕人,他感覺自己好像生病了。

但他沒有直接去醫院,而是去圖書館借閱了醫學相關的書籍。這一看不要緊,他驚訝地發現,渾身上下除了膝蓋還算正常,幾乎全有毛病。

他整個人都崩潰了,茶飯不思,甚至開始寫遺書。在大家的勸導下,他勉強去了醫院。等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什麼也沒說,隻是給他開了一張藥方。

他一想自己肯定完了,醫生都不說話了,也沒心情看寫了什麼,就趕緊去了藥房。

沒想到,藥房卻說沒有這種藥。他都快哭出來了,覺得自己沒救了。可又不甘心,打開藥方一看,上面寫着:“每天要少吃多餐,啤酒一瓶,早上要走十英裡路程”。

他雖然一頭霧水,但還是按照醫生說的做了。

這個年輕人到現在還健康地活着,其實他根本沒有病,所謂的病都是他臆想出來的。因為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來胡思亂想,已經走火入魔。

一禅小和尚說:“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放生,就是放過自己。”

與其在糾結中轉圈,不如堅定地邁過心裡的坎。

你活得不如意,其實是你“自找”的01020304

網上曾有人提問:“人生痛苦的根源是什麼?”

有個高贊回答說:“人生中大多數的痛苦,不是别人給你造成的,而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每個人都會遭受兩支箭的攻擊,第一支箭是外界射向你的,而第二支箭是自己射向自己的。

困在自己的世界裡,時間長了隻能收獲焦慮;包袱太重,對自己埋怨越多,越覺得自己處處不如意,便在不知不覺中頭昏眼花,看不清未來的路了。

和自己過不去,就好像是慢性中毒,還沒來得及和這紛繁複雜的世界戰鬥,自己的低落情緒便耗盡了所有的力氣。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6">02</h1>

和自己過不去,是因為想的太多

很多人整天萎靡不振,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就是因為整天“想太多”。

大腦被焦慮占滿,心情被憂傷糾纏,久而久之就開始讨厭自己,把各種不如意排起隊,在那一件一件地和自己過不去。

有個流着眼淚的女孩子,來到一家心理咨詢中心,講述了她不願和前男友分手的事。她說,分手之後,她就陷入了無邊的煩惱之中。

她總是害怕自己年齡這麼大了,以後不好找對象,又害怕找到了對象,對方不夠優秀,要不就是後悔當初戀愛的時候,自己不夠用心,感覺分手都怨自己。

你活得不如意,其實是你“自找”的01020304

就這樣,她沒有心思工作,嚴重的思想負擔甚至影響到了吃飯睡覺。整個人都消瘦憔悴,每天無精打采。

想太多,就是嚴重的内耗,是拿煩惱綁架自己的靈魂。已經走進了死胡同,還在徘徊不想掉頭,久而久之就會被困在那裡。

最後,隻剩下對自己的各種埋怨,以及無休止的“悔不當初”。

長期不停地否定自己,最終隻能産生嚴重的焦慮和和自卑,牢牢盯着自己,已經看不見其他美好的東西。

檀金在《你就是想太多》一書中寫到:“所有的不堪和煩惱,隻是自己杯弓蛇影的自戀和自虐而已。所有的擔心和疑慮,全是自己的原因。”

想要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贊同,就不能纡尊降貴,也不能過分苛責自己,而是需要一種笃定的自信,一種不胡思亂想放松的平實。

一個總和自己過不去,總活在糾結中的人,是無法獲得尊重和快樂的。

生活就像一團麻,你越是拼命撕扯,反倒弄巧成拙,越來越亂。想的太多就像被套在亂麻中,你拉哪一股都會越拉越緊。

想的太多,就是給自己的人生設立路障。明明可以平坦地前行,卻不得不一次次急刹車。既耽誤了行程,又破壞了心情。

隻有卸掉心裡的包袱,輕裝上陣,才能和你想要的目标更接近一些。

你活得不如意,其實是你“自找”的01020304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1">03</h1>

與自己和解,才有更好的人生

有一個女孩,立志要考清華大學。她的成績在學校一直名列前茅,家長和老師都堅信,她一定能實作考入清華大學的目标。

但是考試的時候,由于她身體原因,發揮失常了,結果沒能達到理想的分數線。如果報考清華,隻能選不太好的專業。是以,報考的事很讓她糾結,壓抑很久。

衆人都勸她說:“好歹也是清華大學,能進去總比進不去要好。”聽到這些話,她心就更煩了。

但是,女孩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抛開了虛榮心,聽從了本心,報考了中科大,選擇了一個自己特别喜歡的專業。

她沒有陷入别人的勸說中,也沒有因為考試失誤而沮喪失落,她不糾結,不較真,與自己握手言和。堅定地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在這裡會更精彩。

你活得不如意,其實是你“自找”的01020304

《霸王别姬》裡有一句話:“人,得自己成全自己。”

人生,就是慢慢接受的過程。接受平凡,接受分别,接受失去,接受不完美,接受事與願違,拆掉心靈枷鎖,與自己慢慢和解。

自己都不去成全自己,難道期望别人會善待你嗎?

和自己過不去,是一種無用的強硬;與自己和解,才是一種柔軟的智慧。

人老了,牙齒會掉光,舌頭卻安然無恙。

為什麼呢?因為舌頭總是适時回避,不較真,不逞強;牙齒卻教條般地硬挺,一犟到底,就避免不了各種磨砺,還經常傷到自己。

與自己和解也是與自己的執念和想不開做鬥争。你連自己都無法戰勝,你連情緒都無法控制,又怎能面對多面的人生?

與自己和解,就是粉碎你的糾結,清除你的不安,消除你的焦慮,不在意别人的議論,好好地成全自己。

你活得不如意,其實是你“自找”的01020304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5">04</h1>

後半生,學會跟自己“和解”,才能事事順心

有時,人自己“綁架”了自己,還不得而知。

《吐槽大會》上,俞灏明說:“我們這一生都是被各種東西綁架,以前我是被顔值綁架,後來被勇敢綁架。這麼多年我終于想明白了,我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接納自己。”

越懷疑越緊張,越焦慮越痛苦。學會接受過往的不如意,擁抱現在的自己,你會發現,一切将會越來越好。

張德芬老師說:“人生而不完美,可那就是我自己啊,如假包換,不折不扣,獨一無二的寶貝,就算拿全世界的奇珍異寶也不換。”

我們可能做不了天空中那顆最耀眼的星,也不用去羨慕别人的光明,自己有自己的光,能夠照亮自己就剛剛好。

不要和自己過不去,你要做的是:先照亮自己,再照亮前途。

作者:雪落無塵,作家,情感咨詢師。遇到任何情感困擾,可以左上角點我頭像發私信給我,我會幫你分析,幫你解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