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話中的神獸九尾狐,為何突然聲名狼藉?華夏狐信仰大禹娶妻的天機九尾狐的至暗時刻結語

你聽說過日本的百鬼夜行嗎?在日本影響力最大的妖怪,叫作玉藻前,她是一隻玉面金毛的九尾狐,幻化為人形後,成為鳥羽天皇身邊最紅的女妃。日本陰陽師識破她的真面目後,發兵十萬,将其擒獲。玉藻前最終被日本陰陽師的道術變成一塊“殺生石”。

其實,日本玉藻前的狐妖文化,源于中國的《山海經》,可以看做中國對日本最早的文化輸出之一。那麼在上古時期的九尾狐到底是怎樣的存在呢?民間盛傳一時的“狐妖信仰”為何突然銷聲匿迹?背後又有怎麼樣傳奇與陰謀?

神話中的神獸九尾狐,為何突然聲名狼藉?華夏狐信仰大禹娶妻的天機九尾狐的至暗時刻結語

九尾狐

感興趣的朋友,請幫隊長在點贊區長摁點贊,咱們馬上開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華夏狐信仰</h1>

你知道嗎?我們華夏民族曾經将九尾狐封為信仰圖騰,祈求長壽多壽。而九尾狐在上古時期是和玉兔、三足金烏一樣尊貴的存在,象征着無上的權利與地位。而如今随着《聊齋》《封神演義》等明清小說的出現,九尾狐慘遭污名化。是以,九尾狐背後藏着怎樣的天機?是誰打碎了人們對九尾狐的美好向往呢?

這一切要從《山海經》講起。

在《大荒東經·南山經》中便有關于九尾狐的記載。

裡面講到,上古時期,有一個叫青丘國的地方,在此地以北有一種奇獸,是一種外觀奇特的狐狸,“四足九尾”,啼叫似嬰兒,卻異常兇猛,因為《山海經》記載,九尾狐會以人為食。但是真正令人稱奇的,是它的另一個特征——食者不蠱。

什麼叫“食者不蠱”呢?郭璞解釋,隻要你能吃一口九尾狐的肉,便可以百蠱不侵、延年益壽,可以說和唐僧肉不相上下。

神話中的神獸九尾狐,為何突然聲名狼藉?華夏狐信仰大禹娶妻的天機九尾狐的至暗時刻結語

山海經

另外,根據古籍所說,“太平則出而為瑞”,意思是一旦九尾狐現世,則說明天下太平祥瑞,是以上古時期将九尾狐看做一種“吉祥之兆”,是以民間還衍生主一種“狐信仰”,東漢鼎盛一時,百姓常常為狐王建立祠堂。

國内墓葬内出土的文物便可以證明這一點,在四川彭山縣雙河以及山東微山等地的東漢墓中均發現了帶有九尾狐的畫像石。

畫像上的九尾狐體型健碩,尾部一分為九股,每股比較短,粗細不一。

和九尾狐“同框”的都是上古有名的神仙靈獸,比如西王母、女娲伏羲、以及玉兔蟾蜍、三足金烏。

九尾狐之是以可以和象征太陽的金烏、象征月亮的玉兔,平起平坐,是因為在上古時期,九尾狐便代表東方蒼龍七宿中的“尾宿”。

為什麼是“尾宿”呢?因為九尾的特點與 “尾宿”正好是九顆星星相對應,正如《史記》中描述的“尾為九子”。這裡的九子便是九星。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山海經》裡的靈獸妖怪太多太多,為什麼單單九尾狐曾經一度成為華夏民族的共同信仰呢?

神話中的神獸九尾狐,為何突然聲名狼藉?華夏狐信仰大禹娶妻的天機九尾狐的至暗時刻結語

這就要講到《呂氏春秋》中記載的一件史實,與五帝中的“大禹”有着很深的淵源。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大禹娶妻的天機</h1>

在《呂氏春秋》中講到,當時大禹正值三十歲,而立之年,卻一直仍是光棍一條。一日,走到塗山之下。擔心自己将孤獨一生,但是轉念一想,如果上天要我娶親生子,一定會給我提示的。

果然,不久後,一隻白色九尾狐深夜造訪大禹,大禹見到九尾狐頗感震驚。因為白色正是自己常穿衣服的顔色,而九尾一直是權利與地位的象征。大禹心想,這是否是上天在提示自己隻要娶妻成家,便可以攬并天下,成就偉業呢?

于是,他便娶了一位塗山氏女子為妻,這名女子叫女嬌,之後大禹投身于治水的工作中,三過家門而不入。

有專家以此推測,夜訪大禹的九尾白狐,便是塗山氏女嬌,也就是說大禹實際上娶了一位“狐狸精”,當然這裡的狐狸精沒有貶義的成分。

而後來明清小說也可以佐證這一點,比如《聊齋志異》的《青鳳》篇中,狐妖曾自報家門,說自己是“塗山氏之苗裔也”。

神話中的神獸九尾狐,為何突然聲名狼藉?華夏狐信仰大禹娶妻的天機九尾狐的至暗時刻結語

而《影譚·洛神》中狐妖更為直白,講到“我塗山曾祖姑,嫁得神禹”。

由此,一些學者更加堅定,九尾狐必定是塗山女嬌,也就是大禹的妻子。而後來,女嬌為大禹誕下一子,名為啟,而這個“啟”,便是夏朝的開國皇帝,是華夏文明的集大成者。

其實,三皇五帝以精靈、神獸為妻,也沒有大驚小怪,就連女娲也是人首蛇身。

但是如果九尾狐真是塗山女嬌的話,這就說明作為華夏兒女的我們,身體裡也流淌着九尾狐族的血脈,是以漢朝時期狐信仰的盛行,也毫不奇怪了。

那麼九尾狐不應該像龍鳳一樣,被後人世代供奉嗎?為什麼曾位列仙班、寓意祥瑞的九尾狐,為何淪落為人見人恨的妖精呢?甚至将它與腹黑淫D、戕害忠良的蘇妲己混為一談呢?

神話中的神獸九尾狐,為何突然聲名狼藉?華夏狐信仰大禹娶妻的天機九尾狐的至暗時刻結語

别急,聽隊長給你細細道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九尾狐的至暗時刻</h1>

這将要講到中國曆史上最為混亂的時期——南北朝。短短的170年間,經曆了九個政權的更疊,整個社會持續動蕩分裂,戰火燎原,從未熄滅。

是以當時,人們将希望寄托給了九尾狐,全國各地為九尾狐建立了許多寺廟,各種離奇的“狐王顯世”傳說漫天紛飛,人們期待和平安甯的到來。

然而,他們并沒有等到,一種質疑和痛恨開始傳播開來:九尾狐真的會庇護我們嗎?我們受苦受難都是被九尾狐害得。

到了北周武帝時期,這種對九尾狐的厭惡,達到了頂峰。根據《北史》記載,一日,鄭州地方官員向朝廷獻上一具九尾狐屍骨,借此讨好武帝,彰顯在他的治理下政通人和,天下承平。

武帝見到後卻非常氣憤,下令焚燒九尾狐的骨體,讓其“皮肉銷盡”。為什麼武帝要這樣做呢?

原因有二,一是武帝認為:活的九尾狐是太平獻瑞,我高興;你先給我一隻死的九尾狐,百姓怎麼想?象征祥瑞的九尾狐被我氣死了?還是在這含沙射影,暗指我不理朝政、昏庸無道呢?

神話中的神獸九尾狐,為何突然聲名狼藉?華夏狐信仰大禹娶妻的天機九尾狐的至暗時刻結語

二是武帝算是封建社會中少有的唯物主義者,對這類怪力亂神一概不信。

是以,從北周開始,九尾狐在群眾心裡就變味了,加之九尾狐本身就“吃人攝魂”,民間開始将其視為“蠱惑人心”的妖邪。

這裡隊長要強調一下,其實在《封神榜》之前,基本上沒有“蘇妲己為狐妖所變”的說法。而到明清時期,随着《封神榜》的問世,人們将蘇妲己和九尾狐聯系到一起,認為九尾狐内心淫D奸邪,隻會禍亂蒼生。

甚至清朝小說《九尾狐》更是将青樓J女将九尾狐捆綁在一起,人們一提到“九尾狐”,隻會想到“下賤”“妖精”,人們根本不會相信,曾經它也象征着太平祥瑞,也是一位坐在西王母身邊的神靈,受君王供奉崇拜。

到此華夏的狐信仰徹底喪失,迎來至暗時刻。不知道九尾狐還若在世,會不會想起李清照的《聲聲慢》,那真是“凄凄慘慘戚戚”,怎一個“悲”字了得!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結語</h1>

實際上,直到現在,我們提到“九尾狐”,第一反應就是“狐狸精”“妖女”“紅顔禍水”等,可以說這種偏見已經根深蒂固了。而曆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前朝一個小小的變動,都将傾覆後世對某一事物的看法。想想這隻曾經護衛華夏萬年的神獸,卻落得如此下場。從開始被捧上神壇、萬人稱頌,到抹黑誣陷,萬夫所指、千人唾罵。是以需要人們警醒:我們是否可以保持客觀公正地看待上古的文化信仰呢?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

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彈幕或者評論區留言,當然别忘了給隊長按點贊,來個超級推薦,生活很美好,感謝有你們,咱們不見不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