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陶身體劇場數位系列作品《11》:當秩序退下,舞台留給未知

2021舞蹈演出季之“陶身體劇場數位系列作品《11》”将于11月12日至13日在廣州大劇院上演。作品《11》是陶身體劇場數位系列的第11部作品,也是時長最長的一部。

陶身體劇場數位系列作品《11》:當秩序退下,舞台留給未知

以陶身體的運動方式,超過30分鐘是極大的挑戰。這一次,著名編舞家陶冶通過段落推進和即興的引入,嘗試突破這個極限。《11》由11個舞段組成,呈現出11個不同的次元;彼此獨立,可結合,可打亂,亦可重組。小河再次擔任新作的作曲,11段電子樂将會是颠覆性的重新出發。當秩序退下,舞台留給了未知。

陶身體劇場數位系列作品《11》:當秩序退下,舞台留給未知

從極緻到極端,重複到不規則

11這個數字在視覺上是兩個1并行,給人無比堅硬且保持獨立的印象,這一次,作品《11》将會更加直接和鋒利。此前的數位系列是一種循環重複中的發展和遞進,這一次編舞陶冶将作品撕裂,把每一段或加速,或靜止,或激烈,或輕柔,推向各自的盡頭,再重新使它們相遇,如同世界的無序和不規則。

舞者的下半身動作完全限定,走向、轉身、步伐,都是編排好的,但上半身,從脊柱延展到肩、肘、腕到頭部,則由舞者自己根據每一次的當下感受即興而舞,11名舞者在理性與感性中對話,呈現出11個不同的次元。

陶身體劇場數位系列作品《11》:當秩序退下,舞台留給未知

即興不是随性,自由更燒腦

如何借助即興形成作品,是陶冶一直想嘗試的挑戰。這一次,陶冶把自由的部分交給了舞者。《11》有11段舞蹈,獨舞、雙人舞、三人舞和不同群舞次第交織。腿上整整齊齊站成一排,上身卻要竭盡全力長出差異。

陶冶花了足夠長的時間讓每一位舞者,養成内在整合的意識,把自己的感性與理性灌溉的勢均力敵,才可以在舞台上碰撞出足夠耀眼的火花。

陶身體劇場數位系列作品《11》:當秩序退下,舞台留給未知

走進劇場的電子樂和時裝

作為陶冶十年的合作夥伴,小河再一次擔任新作的作曲。兩人首次合作是在作品《2》中使用電子樂,十年之後,他們因為《11》又重新開機了電子樂的創作。雲鑼、人聲、阮和交響樂,在每一次合作中,兩人都在探索不一樣的聲音,拓展音樂的邊界。

今年,段妮和陶冶創立了自己的服裝品牌 DNTY,在服裝的設計和制作上擁有了更專業的團隊和支援。《11》的服裝創作為身體釋放出更大的自由。寬大、松弛的設計讓11位舞者行動如風,段妮還将身體運動的軌迹以影像的方式融合在黑白分明的服裝上,為舞台增添了瞬時流動和紛繁複雜的視覺感。

陶身體劇場數位系列作品《11》:當秩序退下,舞台留給未知

陶身體劇場由陶冶、段妮、王好創立于2008年,是國際舞台上備受矚目、最具當代性的中國舞團之一。陶身體“數位系列”舞蹈作品始終将身體運動特質作為藝術探索的重要通道,怎麼動?為什麼動?身體在動律中産生思辯。通過研究身體運動充分理性的認識和分析,讓身體在重複而充滿限制的運動過程中釋放出生命力,提煉出獨特的美學和訓練體系。

陶身體“數位系列”以其簡約的創作理念展開了多元的探索與合作。曾受邀在古羅馬角鬥場遺址、巴黎時裝周秀場、藝術科學博物館等不同空間進行跨界演出。陶身體“數位系列”舞蹈作品至今已經創作了十一部:《2》(2011)、《重3》(2008)、《4》(2012)、《5》(2013)、《6》(2013)、《7》(2014)、《8》(2015)、《9》(2017)、《10》(2020)、《12》(2019)、《11》(2021)。

2021舞蹈演出季——陶身體劇場數位系列作品《11》

地點:廣州大劇院 歌劇廳

編舞:陶冶

作曲:小河

燈光設計:馬悅、陶冶

服裝設計:陶冶、段妮、DNTY

排練總監:黃麗

舞者:黃麗、鄢煜霖、範敏、徐福進、佟雨升、李思雨、劉譯仁、劉建、孔令印、郭超億、孫蕾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