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故事連載《騙中騙》十三

十三

再次接到簡娜的電話是一個月後。

我正在雲南滇西的一座大山中徒步。根據村民的指點和反複檢視地圖,我确定再翻過一個山坳,就将到達此行的目的地“杜鵑溝”。雖然時值深秋,已過了高海拔地區七八月份杜鵑盛放的時候,我仍帶了相機,準備一探究竟,據說那裡杜鵑的按色系分就多達五個品種以上,其中紅杜鵑最多,花開時節,滿山遍野的映山紅,很是壯觀。

雲南的深秋,萬裡天空如水洗般碧藍,太陽依舊灼熱,遍野茂盛的灌木叢,四下杳無人迹,我剛爬到山坳的一半,清脆的手機鈴聲在寂寥的曠野中格外突兀的響了起來。

信号不太好,我斷斷續續的聽到簡娜說上次提到過的那單生意時機已成熟,讓我趕去和她見面,具體時間和地點沒聽清。

我還是堅持爬上了山坳,丢下背包,就地一躺,點燃一支煙,享受片刻置身山野中寂寥和自由。休息了二十分鐘後,小心的熄滅了煙頭,這才起身下山,打算到了村裡再給簡娜去電話。

大約下午六點左右,我回到了村子,租來的越野車停放在村口的一家小賣鋪門口,小賣鋪生意清淡,不是為了幫我守車,小店的老闆早關門了,我連連感謝,一邊在他店裡買了兩包煙和幾瓶礦泉水以示謝意。

回到車上,我給簡娜通了電話。

這次應該是我和她搭檔以來最大的一樁策劃,詳情她讓我見面後再了解,她預估實施起來難度很大,是以讓我和她一起布局前期的準備工作。

約定好見面城市和時間後,簡娜問我在哪裡,在幹嗎,我簡單給她介紹了一翻,她笑說等這一次成功收手,一定要讓我帶她在杜鵑花開的時節再來一趟。

挂了電話,我考慮天色已晚,從村子到縣城的道路全是碎石山路,山高坡陡,一百公裡不到的路,來的時候我整整開了近四小時,于是決定不連夜趕路,在村裡借宿一晚,明早返程。

小賣鋪老闆聽說我不走,便熱情的邀我到他家吃住,他說在花開的月份,也有一些城裡人大老遠進山裡來拍照遊玩,有時趕不回城,也是在他家吃住,他說村子離城遠,山路又難走,是以村裡窮,沒有每年這些進山看花的遊客,他的小賣鋪也沒開的必要,賺不到什麼錢。

我收拾了一下衣物用品,鎖好車門,天色已擦黑,山中太陽一落,馬上感覺寒氣逼人,我把百足氏旅行服的拉鍊拉嚴,跟着小賣鋪老闆往夜色中的村子走去。

在好客的老闆條件非常簡陋的家裡,我吃了一頓難忘的美餐,比起以前的任何山珍海味,都更讓我回味。

土雞炖蘿蔔,蘿蔔剛從地裡撥出,鮮甜無比,和着雞湯炖,香氣撲鼻。新鮮肥腸煮青菜,看着柴火上炖鍋裡的肥綠翻騰,最極至的葷素搭配,單聞着這鮮香的味道,就早已胃口大開了。

小店老闆一家三口和我圍着堂屋中柴火上的兩口炖鍋席地而坐,屋外寒氣襲人,屋内鮮香熱騰。我暢快的滿足着早已按耐不住的胃口,在一家人樸素的笑容裡,暫時忘了身在何處。

第二天我起了個大早,太陽還未露頭,清晨的村子格外清新寂靜,我大口大口的呼吸着寒涼純淨的空氣,困意頓消。

我付了五佰元給小店老闆,他執意隻收一佰元,我把錢直接塞進他口袋,跟他說我覺得太值了,是我吃過的最好的一餐飯,他這才樂呵呵的一直送我到車子旁。

啟動車子,按下車窗,清冽的空氣立刻湧進整個車艙,輕踩油門,車輪在碎石上彈跳着駛入下山的坡路。

對我來說,人生就是一場沒有終點的競技遊戲,每一次的休整,我都願意敞開身心溶入大自然,以保持我心智的清醒,大自然賦予我們成功的基礎和社會生存的本領,但是需要我們專注、磨砺和強化這些因素,以迎接人生遊戲中種種榮辱成敗的挑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