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何以為家》如果不能負責,那就不要生,因為我們不配

作者:和霖一起追劇

最近女大學生生孩子,丢棄孩子的事件頻頻出現,先不說年輕人愛情觀的問題,身為媽媽将自己的孩子丢棄,如果真的是不想養,為什麼要生下來。

下面這部電影也是講述這個話題的,隻不過他們是養不起還要生一堆。

《何以為家》如果不能負責,那就不要生,因為我們不配

《何以為家》于2019年上映,豆瓣上觀影人給它的評分高達9.1分,其票房甚至還一度超過《複聯4》,其實看這部影片也過去很久了。

因為看到這些抛棄孩子新聞,覺得作為父母如果不能負責,那就不要生,因為我們不配!

當時看的時候眼中含淚,内心翻騰許久。即使過去這麼久,這部影片在今天看來依然值得深入探讨。

故事發生在黎巴嫩的一個小鎮上,小鎮法庭正在進行一場庭審,因為年僅十二歲的紮因持刀傷人,他被法官宣判入獄坐牢。

《何以為家》如果不能負責,那就不要生,因為我們不配

十二歲的他當然不想要坐牢,在律師的幫助下,他在法庭上狀告自己的父母,理由是:

他們生下了我,卻沒有養育我。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影片畫面一轉,一家人居住在貧民窟裡,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為了生存,贊恩在母親的指使下去去藥店購買曲馬多,制作非法飲料。他還要打工、照顧弟弟妹妹。

《何以為家》如果不能負責,那就不要生,因為我們不配

他臉上沒有笑容,透露着12歲的小孩本不該有的疲憊和滄桑。家裡總是小孩的打鬧聲和父母的謾罵聲,一張床上躺滿了小孩。

他抱怨過命運不公,但是因為他來到這世上,生活就是這個樣子,他也一直在默默地接受。

直到父母因為金錢将其妹妹送給了阿薩德,隻為了讨好這位房主,以獲得短暫的居住權。

妹妹來例假,要幫她處理不被發現的事,如果被發現就要嫁給便利店老闆。那個阿薩德簡直就是人渣,贊恩不同意父母把妹妹哈薩嫁了,想着和妹妹哈薩逃跑時,妹妹還是被追回來。

即使明知道雜貨鋪的老闆對妹妹有着非分之想他們也沒有改變主意,這樣的父母傷透了紮因的心靈,他對父母已經再也沒有感情。

《何以為家》如果不能負責,那就不要生,因為我們不配

因為父母的貧窮,他們無法證明自己有能力撫養兩個孩子,是以,他們連可以證明自己身份的身份證都沒有。

電影中有一句台詞它說:“就連罐頭都有生産日期,而我們什麼都沒有。”

既然生活都這樣了,為什麼還要生?

他再也不能忍受,選擇離開這個家,選擇流浪的生活。

世界很大,擁有父母,卻隻得四處漂泊,亦無以為家。

在流浪過程中,一位單親媽媽(黑人)收留了他,這位媽媽也是難民,和兒子相依為命。

和贊恩父母不同的是,她努力掙錢、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小孩,這讓贊恩第一次感受到了溫暖。

拉希爾也有一個兒子,因為移民和貧窮,這個一歲的小朋友沒有身份證,但是拉希爾沒有放棄,她努力工作,認真攢錢,就是為了能夠給自己的孩子一個身份。

為此,付出再多努力她值得,贊恩感受到了從來沒有過的溫暖和善意。

後來這位母親被捕入獄,兩個可憐的小孩也被房東趕出了家門,身穿破舊的衣服坐在馬路邊,眼神空洞,令人唏噓。

《何以為家》如果不能負責,那就不要生,因為我們不配

他不得已将黑人母親的兒子,尤納斯賣給别人,但贊恩并不知道他是和人販子做了交換,内心還一直祈禱尤納斯可以有個好人家。

結果不久之後,贊恩知道妹妹就這樣被人渣害死。

所有的情緒在這一刻爆發了,于是就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故事的最後贊恩得到公民身份,刑滿釋放的媽媽拉希爾也接回了可愛的兒子約納斯。

影片中的贊恩、他本是小孩,卻要做苦力掙錢,養活弟弟妹妹,這本該屬于父母的職責落在了這個12歲小孩的肩上,在本該無憂無慮的年紀卻承受這個年齡不該承受之重。

《何以為家》如果不能負責,那就不要生,因為我們不配

電影《何以為家》以半紀錄片半影片的形式播出,真實地表現了黎巴嫩很多貧窮家庭的真實作狀,以及孩子們在這種情況下的遭遇。

一經上映就引發大規模的轟動和讨論,很多人深切的同情這些缺乏關愛的孩子們,希望政府能夠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救濟。

可是直到現在,都不能保證那些生活在貧民窟的孩子,能過上吃穿不愁的生活。

《何以為家》如果不能負責,那就不要生,因為我們不配

在引發大家關于原生家庭思考的同時,飾演贊恩的小演員也得到很多人的認可,演得太好了。

飾演贊恩的是小演員在戛納電影節上曾說,演戲并不難,由于劇情展現了他的生活,隻不過是其體會的再次展現。

其實這篇文章,能帶給我們的隻有思考,如果有時間不妨去看看《何以為家》這部電影,真的很好看,它所帶給你們的感悟遠比想得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