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澤東吃的“金銀元寶飯”是個什麼飯?

毛澤東吃的“金銀元寶飯”是個什麼飯?

這是毛澤東在延安楊家嶺和農民談話,詢問他們的生産和生活情況

來自:微信公衆号“東方紅啦”

十二生肖又一輪,吃年夜飯是一年中全家團圓最重要的時刻,毛澤東、周恩來等領袖是如何吃年夜飯的?他們的年夜飯上都有什麼菜?“東方紅啦”(id:dongfanghongla)特推出年夜飯特輯,帶您一起辭舊迎新,探尋領袖們與年夜飯的故事。

1946年2月,毛澤東住在延安的王家坪。有一天,毛澤東住的窯洞窗戶壞了,管理科派來一位60多歲的老木工,窗戶修好時,正是吃午飯的時候。毛澤東執意留老木工一起吃飯。毛澤東樂呵呵地對老木工說:“老人家,不要走嘛,我今天要讓你享享口福,在我這裡吃一頓金銀元寶飯。老木工聽了,覺得稀奇,不知道這“金銀元寶飯”是個什麼飯,使不再推辭,留了下來。

不一會兒,“金銀元寶飯”端了上來。原來“金銀元寶飯”就是小米摻了一點大米,還有幾塊蕃薯。老木工看看這飯,又看看毛澤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毛澤東也很開心地笑了,他一邊給老木工往碗裡盛飯,一邊說:“我這金銀元寶飯,可是貨真價實的呦。小米為金,大米為銀,這一塊塊蕃薯,就是元寶。包你味道不錯,吃了,四季發财!”老木工聽了毛澤東的話,越發樂不可支,無拘無束地吃了起來。

多數時候,毛澤東隻吃“二米飯”。所謂“二米”,就是兩個品種的組合,這些品種包括:大米、小米、玉米、紅豆、綠豆、蕃薯、芋頭、百合……如果是小米和大米的組合,一黃一白,就是“金銀飯”。毛澤東用來招待老木工的這頓飯,是“三米飯。“三米飯”比“二米飯”多了一些營養。

毛澤東在陝北時期,吃的主食,一是錢錢飯,二是二米飯。陝北不産大米,白面也很少,老百姓主食以小米為主。錢錢飯就是把小米與黑豆碾的片(當地人稱其為錢錢)摻在一起煮成的飯。這是毛澤東在延安時最常吃的主食。二米飯是用大米和小米混合制成,這種飯在解放後仍是毛澤東餐桌上的看家主食。那時副食以蔬菜為主,極少見到肉,油也不多。

毛澤東喜歡吃粗糧,是從戰争年代養成的習慣。在井岡山時期,吃紅米飯,南瓜湯;在長征期間,吃幹糧、皮帶和野菜;在陝北,吃糙米、黑豆、小米、芋頭。全國解放了,生活變好了,粗糧就很少給他吃了,毛澤東不滿意,經常要求吃些粗糧。

1958年秋的一天,毛澤東對他的生活管理者張國興說:“不要老做精米飯給我吃,我要吃些粗米飯。”這樣的要求毛澤東已經提過幾次了,而且以前也向保健醫生提過。

當時張國興想:怎麼能讓主席吃粗米飯呢?那是一般人都不愛吃的。再說,供應站供應的是精米,應該是有道理的。是以毛澤東幾次提出要吃粗米飯。從業人員都沒有按照他說的去做。

這次毛澤東說出了其中的原因:“粗大米磨的遍數少,胚芽沒有磨掉,營養價值高;精大米磨的遍數多,營養價值降低,米也不好吃了。長期吃精米白面,人就會食欲減退,四肢無力,嚴重時還會生腳氣病。”

毛澤東從小在農村長大,并且博覽群書,對米的營養價值是了解的。張國興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于是到郊外農民家裡用石臼現舂了一些。

張國興把舂好的米帶回廚房,吃飯時,熱氣騰騰的粗米飯端到了毛澤東的飯桌上。毛澤東連連吃了幾口,說:“嗯,好吃,好吃,以後就做這米飯給我吃。”

文章來源:吳連登主編. 毛澤東飲食趣談[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12.04.

圖檔來源:人民網

責編:宋瑩

網編:宋瑩

監制:方丹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