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張家振丨張靜初的“貴人”,役所廣司因他才接演了《冰峰暴》

作者:鏡像娛樂
專訪張家振丨張靜初的“貴人”,役所廣司因他才接演了《冰峰暴》

作者:甯心 / 編輯:于華東

“三十年前我在香港拍電影的時候,希望中國人拍的東西可以給全世界觀衆看,即使裡面沒有外國人,到現在我還是這樣覺得。很多人性和感情的東西是共通的,沒有地區之分。”

張家振語氣柔和低緩,将自己的觀點娓娓道來。這位電影制片界泰鬥級人物,是吳宇森、周潤發的幕後推手,曾經制作了《縱橫四海》《碟中諜2》《赤壁》等多部影響力深遠的電影,被亞洲電影圈稱為“金牌制片人”。

2016年,蟄伏多年的張家振創辦了乾澄影視,同時推出“搖籃計劃”,扶持新生代的優秀導演。三年的時間過去了,張家振在今年的上海電影節,帶着自己監制的新作《冰峰暴》卷土重來。

專訪張家振丨張靜初的“貴人”,役所廣司因他才接演了《冰峰暴》

張家振(左二)和朋友們在聚會上

而這一次的目标,張家振是想要通過扶持新生代導演,再次把華語電影推向世界。

專訪張家振丨張靜初的“貴人”,役所廣司因他才接演了《冰峰暴》

研磨劇本直至滿意

曆時4年匠心打造

電影《冰峰暴》講述的是喜馬拉雅地區的民間救援組織“翼小隊”為争奪機密檔案、挽回區域和平而踏上艱難險途的故事,意圖展現在極限環境下,關于人性的掙紮、追尋、自我犧牲和傳承。

專訪張家振丨張靜初的“貴人”,役所廣司因他才接演了《冰峰暴》

電影《冰峰暴》宣傳海報

據鏡像娛樂了解,為了還原冰峰救援的真實情況,影片的拍攝地都在海拔極高、氣候嚴寒的雪山地區,普通人會長期處于缺氧狀态,拍攝時的困難不言而喻。

登山類題材,或許是因為拍攝難度過高,目前在國内電影市場還實屬罕見。當談及為何當初會接這個項目時,張家振說自己除了被題材的新穎所打動外,還因為導演餘非對待創作的态度。

”他(餘非)把整個劇本畫了故事版,畫了厚厚三本,那個時候劇本不是很完善,我就給了意見,他也願意接受。整個劇本跟團隊一起改了100多稿,前後用了一年半時間”。

據張家振所言,在電影拍攝的過程中,因為沒有經驗,前期劇組也走了一些彎路;他介入項目後就盡可能的用自己的經驗和資源去幫助他們。“從找投資、找拍攝團隊、主創班底,我都在全程參與、協助。”

專訪張家振丨張靜初的“貴人”,役所廣司因他才接演了《冰峰暴》

張家振與餘非合影

除了題材的特殊性之外,電影《冰峰暴》最吸引人的就是陣容的國際化,男一号役所廣司,在日本是家喻戶曉的國寶級演員,曾經拍攝過《失樂園》《藝伎回憶錄》等電影,能邀請到役所廣司來拍攝此片,張家振在其中功不可沒。

在接受鏡像娛樂的采訪時,役所廣司說自己願意來中國拍攝一部自己從未涉獵的電影題材,是因為“對張家振老師的放心”。

而張家振也說,前期在國内找男演員的時候,因為是年輕導演,題材又特殊,許多人都覺得辛苦不肯接。在确定役所廣司之後,張家振帶着劇本跟導演飛去了東京,面對面的溝通打動了他。

在東京澀谷,張家振與導演餘非和役所廣司第一次見面,在役所廣司的回憶中,見面前以為張家振會是一個很嚴肅的人,沒想到卻“非常親和謙遜”。即使電影拍攝已經結束,役所廣司回憶起張家振對劇組所有從業人員的友好态度,依然十分感動。

而女主角張靜初,與張家振在2016年的《俠盜聯盟》中就有過合作,并稱張家振為自己的“老師和貴人”。

“和張家振老師一共合作三次了,從《俠盜聯盟》一路下來,感覺他對電影特别執着,他又是特别好的人。有點像我的老師和長輩的感覺,我特别能體會到他的呵護和提攜。比如他覺得你在某些方面是有潛力的,他就會一直扶持你。我跟張老師合作的後面兩個電影都有很大的突破,能遇到他是我的福氣吧!”

在《冰峰暴》中,張靜初所飾演的小袋子,是一個非常具有自由精神的獨立女性,用她的話說是“可以為愛走很遠的女性”。而她在接《冰峰暴》之前,也很清楚地知道這是一部新導演執導的電影,但是張家振對于後輩的扶持和幫助,她已經非常了解,是以這也是她接片的原因之一。

專訪張家振丨張靜初的“貴人”,役所廣司因他才接演了《冰峰暴》

嘗試新題材

幫導演認識自己的電影

在此前的一些采訪中,張家振曾經說過,自己做制片人要做得“無形”,盡量在片場不幹涉導演,對于年輕人,他更願意去給他們一些幫助。

雖然從2016年就開啟了“搖籃計劃”,但是對于青年導演的選擇上,張家振的态度一直十分嚴謹。像這次《冰峰暴》的導演餘非雖然并非科班出身,本身是一家遊戲公司的副總裁,但是張家振卻在他身上,看到了會用影像講故事的閃光點。

而《冰峰暴》劇本反複打磨了将近兩年的時間,在其過程中,張家振所做的就像老師一樣,手把手地教給年輕導演如何用電影的思維去講故事。

在張家振的觀點裡,導演如何認清自己特别重要。一部電影一定要有一個核心主題,即使是《冰峰暴》這類已經有故事原型的,導演也需要去講一個完整的故事給觀衆。在張家振的啟發和指導下,餘非導演修改了原本的劇本,确立了“為愛你能走多遠”的核心主題,逐漸完善成了現在的故事。

專訪張家振丨張靜初的“貴人”,役所廣司因他才接演了《冰峰暴》

張家振攜電影《冰峰暴》主創亮相上海電影節紅毯

在張家振從業四十年的經曆裡,見證了一代代導演的崛起與沉寂,自身積累的豐富的行業經驗,讓他自帶一雙如炬慧眼,可以清晰地看出每個導演的長處與短闆。在他看來,目前的年輕導演,不應該隻局限于一種風格裡,年輕導演應該學會對自己“放手”。

“我目标很簡單,希望新導演不斷嘗試不同類型的戲,而且每一個導演都有他的長處優點,也有他們的缺點,是以我希望可以協助他們把他們的作品拍好”。

張家振在扶持年輕導演時充當的角色,更像是一個燈塔的點亮者,一個引路人。在他看來,制片人的角色,不僅要對導演負責,對市場也要有自己的把控和了解,因制片人還需要對投資人交代,對觀衆交代。在風起雲湧的當下中國電影市場。張家振覺得,“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專訪張家振丨張靜初的“貴人”,役所廣司因他才接演了《冰峰暴》

挖掘“人性”回歸初心

讓全世界看到中國電影

在接受鏡像娛樂專訪時,張家振因為《冰峰暴》的高密度宣傳,狀态有些疲倦,但是依然保持着儒雅的風度,在講話偶爾卡頓時他還會跟記者說“對不起”,在他身上閃閃發光的,是老一輩電影人的職業精神。

“當時我在香港的時候,我說要把那些電影介紹給外國人、全世界,人家就說你做夢吧不可能,我打電話到美國去介紹香港的導演,但對方反應平淡,當時心裡就憋着勁,一定要給外國人看到中國電影的魅力”。

在推介吳宇森電影的時候,過程并不順利,因為槍戰片作為華語電影的新類型,外國人其實并不是特别熟悉,也沒有接受度,于是張家振想了一個辦法:他沒有去找當時購買李小龍動作電影的片商,而是去找影評人寫影評,在片商看片時,就把這些影評發給他們看,一部一部地鋪,終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吳宇森的電影也在國際上打開了出路,這給了當時的香港電影一個機會。

而現在,張家振的初心也依然沒有改變,他想要讓全世界更多觀衆看到華語電影。《冰峰暴》也是張家振對于全新題材的一次嘗試。

在《冰峰暴》的劇情中,人面對極其險惡的自然環境,感情與理智,生死與犧牲,大愛與小愛,其中複雜的人性掙紮,都是當沖突催化後,全片最為精彩的地方。

專訪張家振丨張靜初的“貴人”,役所廣司因他才接演了《冰峰暴》

《冰峰暴》劇組在片場合影

今年五一檔上映的電影《雪暴》,同樣是由張家振監制,年輕導演崔斯韋執導,講述着一場揭露複雜人性的善惡較量,該片在第23屆釜山電影節獲得了最高獎項“新浪潮獎”。

在張家振看來,電影能引起共鳴的核心還是“人性”,而并非是陣容多麼的國際化。他舉了一個例子,目前國際上認可的日本和南韓的電影,比如李滄東和是枝裕和的電影,他們都是非常本土化的,為什麼國際觀衆能引起共鳴,是因為人類情感中共通的“人性”。

張家振說,當年吳宇森的槍戰片被國際認可,除了精巧的動作場景之外,更重要的是男人與男人之間的兄弟情義,一部電影能被發現和喜愛,關鍵在于如何“引導他們去看電影裡的優點”。

張家振認為,當下讓好萊塢以至于全世界認可中國電影的關鍵,就是挖掘出獨一無二的,屬于中國人電影裡土生土長的情感和精神核心。

而張家振現在所做的,也是一個老牌制片人的責任感,就是通過一步步發掘年輕導演,來扶持優秀的電影作品,在未來,把華語電影的聲音在國際再一次打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