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名将白起、霍去病、衛青、薛仁是依靠國力躺赢,還是真武力?

作者:JoJo愛冒險

這個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幫人個人能力爆表,讓己方君主有了一種躺赢的錯覺,然後在菜雞身上下了過大的賭注。就像股市八千點的頂峰,韭菜都覺得股市能上十萬點,一個道理。結果菜雞一口氣把前面靠猛人打下來的優勢全送回去了。等于他們也有責任喽。

一,白起。長平之戰後,白起認為,此時趙國徹底打光了,趙國君臣肝膽俱裂六神無主,秦軍攜大勝之威直取邯鄲,可以一舉滅趙。結果秦王就不樣,因為聽信了範睢的讒言,非要撤軍。

撤軍沒多長時間,又非要出兵,白起說秦軍舉國将士在長平九死一生,差不多也快打光了,現在剛剛回來和家人團聚,屁股還沒熱就又要舉國出征,士氣肯定不行,反倒是長平大屠殺的消息在趙國傳開了,家家戶戶都有人被白起所殺,趙國上下同仇敵忾,在仇恨驅使下,趙國軍民全部動員起來了。加上之前秦國赢趙國赢得太狠了,消息傳開把天下諸侯都吓壞了,再打滅國之戰,諸侯馬上會發兵來救,不救趙國他們自己吃棗藥丸啊。現在去打趙國就是送。這番道理秦王死活不信,認為白起在鬧小情緒,秦國一直在赢啊,長平那麼大的仗都赢了,飛龍騎臉怎麼蘇。

後來就是王陵攻邯鄲,少利,秦國增兵,結果鄭安平送了個大人頭,“兵亡五校”。秦王又去請白起,白起還是說現在不應該打,秦王還是不信,又換上王龁攻邯鄲,春申君信陵君合縱兵馬數十萬,合縱攻秦,好嘛又送了一波,然後局勢徹底逆轉,成了合縱軍按着秦國打。秦王請來請去,白起就是不出山,最後秦王怒了,一撸到底,然後賜死。(白起王翦列傳)

如果一直按白起的政策來,長平之後趁着趙國蒙逼,直取邯鄲,滅亡趙國,天下誰複敢和秦國為敵?秦昭襄王直接當秦始皇了,還有後面趙正什麼事。如果後面秦國撤軍後能休養生息,也不會被打的把前面的優勢全送回去啦。

二,衛霍。衛霍之後送人頭最出名的就是李廣利。衛霍死後,漢武帝雖然傷心,但我估摸着處于極度膨脹的心态,畢竟這倆人太能打了。而且趙破奴用了七百騎先鋒騎兵部隊,就攻破樓蘭,俘虜樓蘭國王。出使過大宛的使節摸準了漢武帝的心态,說大宛兵弱,哪怕用漢兵不過三千人,裝備強弩,就能攻破大宛,漢武帝就信了,覺得七百人滅國都是正常的,小國值七百人,大國值三千人,我給你派三萬,飛龍騎臉怎麼蘇,正是給小舅子刷軍功的好機會。發屬國六千騎和郡國惡少年數萬人,讓李廣利遠征大宛。

結果李廣利一路走一路吃損耗,才走到郁成就隻剩下了數千人,攻城,送了一波人頭,連貳師城的毛都沒摸着,就領着殘兵敗将逃回來了,漢武帝大怒,攔住玉門關不讓回來,說誰敢回來就斬。然後趙破奴又在匈奴那裡送了兩萬人頭,漢武帝心态崩了,開始搞全國總動員,天下騷動。最後結果大家知道,赢是赢了,慘勝如敗,大宛最後自己投降了,内城還是沒打下來。(大宛列傳)大宛可不是安息帝國,差不多就一個中亞小城邦,大漢朝舉國之力碾壓,就打成這個鳥樣。

昭襄王漢武帝,我估摸心态和題主差不多,既然每仗都赢,肯定是國力碾壓嘛。大家看曆史别光盯着牛逼人物看,這幫人是天才,在你想到問題之前,他就把問題解決了,以至于你覺得問題不存在。換上菜雞,他就有本事,把可能存在的問題全暴露出來,讓你了解真實的戰争是什麼樣。

你看霍去病,就是騎兵奇襲,取食于敵,打打打沖沖沖,直接打到單于鼻子底下,但你不明白他是怎麼打的,你能模仿嗎,燕然勒碑,封狼居胥者,自古就霍去病一個人,幾千年都沒有人能平他的記錄。茫茫大漠大草原,霍去病領着幾百幾千騎兵,怎麼獲得補給,怎麼找到水源,怎麼保持士氣,怎麼找到匈奴王庭,史書裡都不會告訴你,隻告訴你他最終成功了,提着一堆一堆的敵人首級回來。其他人别說找到單于了,李廣公孫敖誰的,經常迷路迷的暈頭轉向。

但你看李廣利,就能看出很多問題來,比如兵法上說取食于敵,被李廣利搞成了叫花子讨飯,中亞不是遊牧部落,有很多是綠洲商業城邦,有城牆的那種,李廣利讓他們提供補給,人家不給,就隻能攻城,攻城打下來才能吃兩頓,打不下來就隻能灰溜溜的再往前走,邊走邊要飯,連連攻城加缺乏補給,中亞那個鬼地方又嚴重缺水,幾萬人很快就消耗沒了。明明知道敵人在哪,結果沒走到敵人面前,就不戰自潰。

你知道了李廣利怎麼敗的,還會傻乎乎的叫嚣解放軍一路推到莫斯科嗎。

天才怎麼成為天才,正常人是搞不懂的,但是菜雞是真的菜,從菜雞身上才能學到東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