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雄花木蘭是古人,也是名人。她女扮男裝,替父從軍,赤誠報國,英勇殺敵的故事,讓她不僅成為中國的英雄,也成為了全世界學習的榜樣。她的故事不僅古有《木蘭辭》的記載,更有平劇《木蘭從軍》、豫劇《花木蘭》、美國卡通片《花木蘭》讓花木蘭享譽古今中外。但卻鮮少有人知道木蘭的家鄉,河南虞城縣。

河南虞城縣,曆史上是夏商古都,建縣曆史已經超2200年。早在4000多年前,夏禹封舜子商均于此,号“有虞”,後稱虞國。虞城西部的綸城是夏朝中期的重要都城,商湯滅夏後都亳(今虞城縣谷熟鎮西南),建立商朝。由此,和鄭州、安陽等一樣,虞城縣也可以說是夏商古都。公元前221年,在郡縣制下,秦始皇在這一地區設虞縣。公元596年,隋朝在該地區置虞城縣,虞城由此得名。
虞城自古人才輩出,木蘭故裡位于虞城縣城南35公裡許的營廓鎮周莊村,是“中國木蘭之鄉”。如今的虞城縣營廓鎮不僅有唐、宋、元、清等曆代修建的祠堂,還有元、清兩代的記事碑,詳細記載了木蘭的家世、事迹及曆代建祠的概況。據虞城縣營廓鎮木蘭祠裡的元代碑文記載,每逢農曆四月初八是木蘭的生日,地方官吏均率領當地群眾前往緻祭,緬懷英靈,沿襲成每年四月初八前後三天廟會,至今不衰。
虞城不但是木蘭故裡,還是倉颉造字之地,據《虞城縣志》等史料載,黃帝史官、文字鼻祖倉颉面長四目,察鳥獸蹄遠之迹首創文字,革除結繩記事之陋,發明了中華原始文字,開啟中華文明史,被尊奉為“造字聖人”“文祖倉颉”。
在虞城,如果說倉颉造字開啟了人類文明,那麼杜康造酒和伊尹湯藥烹饪就是開創了古代食品加工先河。著名曆史學家郭沫若在《中國史稿》中說“杜康即少康,夏王相的兒子,因遭寒浞追捕,逃到虞城縣依附有虞氏,當“庖正”期間創造了用高粱釀制秫酒的技術”。為今天虞城食品産業延續創新并擴大範圍的還有去世後葬在虞城縣魏堌堆村的烹饪鼻祖、湯藥鼻祖、教師始祖伊尹。至今虞城境内仍有倉颉墓、商均墓、伊尹墓、木蘭祠等名勝古迹。
虞城縣不僅僅是曆史古縣城,如今的虞城更是用一把尺子,量遍全世界。巴掌大小的鋼卷尺,是生活中的常見量具。虞城縣鋼卷尺年産銷量卻是占全國的85%以上,出口量占全國總量60%以上,遠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而被中國計量協會授予“中國鋼卷尺城”稱号。
虞城的“中國鋼卷尺城”則位于黃河故道邊,豫魯皖三省交界處,在這裡書寫出了五金制品的傳奇。而虞城縣的礦産資源也極富盛名,在它的南部以及西南部地區探明的煤炭資源就高達20億噸之多。豐富的資源,便捷的交通,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讓虞城縣2020年的GDP産值達到了34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