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是個魔鬼,不折不扣的魔鬼,比酒吞童子還要無人性,為了重生為人,我必須面對過錯!”
這段話出自于現年94歲高齡的日本老兵藤本安馬之口,這個外面謙和的老者,所少年來一直為自己的罪過而忏悔,那麼究竟在他身上發生過什麼呢?

1940年,年僅14歲的藤本安馬以童軍的身份進入有“毒氣島”之稱的大久野島工作,在島上的五年,也是他人生當中最驚悚的五年。
日本帝國陸軍省于1929年委任日本陸軍工兵隊在大久野島建造大型設施,命名為東京第二陸軍造兵廠忠海兵器制造所。從此,這座島嶼附近禁止任何船隻靠近。藤本安馬原本以為島上隻是一些軍事工廠,到了島上之後,刺鼻的化學藥味撲鼻而來,直覺告訴他,這裡一定藏着什麼秘密。
進入島嶼的第二天,藤本安馬被要求接受化學課程與操作訓練,至此,他才确認這是一座專門研究有毒氣體的島嶼。訓練課程完畢後,藤本安馬被分派到“路易氏劑”制造處,負責配合長官進行毒氣制造。
“路易氏劑”( Lewisite)是一種有機砷化合物,含有劇毒,接觸後會令皮膚潰爛,隻需30分鐘即會出現症狀,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日、蘇、意、德等國都曾生産此種毒氣。在當時的大久野島上,如藤本安馬這樣的小兵卒子超過6千名。不少人因為不慎接觸毒氣而喪生,屍體不允許離開島嶼,會被以焚燒的方式處理掉。
藤本安馬在大久野島期間,熟悉掌握了毒氣的各種原理,他有一次差點喪命。那次,他不慎将“路易氏劑”灑出一點,面部因為戴有防毒面具而幸免于難,但防護不嚴的頸部卻因沾到藥劑而迅速起了水泡。好在有人幫他緊急消毒,要不他很快就在痛苦中死去。這次意外,使他足足治療兩個多月才痊愈。不得不說,他是個幸運的家夥。
大久野島研發的毒氣彈被運到各地戰場,藤本安馬知道,将會有無數敵軍在毒氣中喪命,他當時并不為此感到難過,反倒認為凡是有利于大日本帝國赢得戰争的武器,不論是什麼,都應該用在戰場上。
二戰結束後,藤本安馬回到滿目瘡痍的家鄉,人們對他并不友好,連他的親戚都不願意接近他。這在戰後日本是常見的現象,人們不知道為什麼,從戰時對士兵的大力支援與鼓舞,到戰後變為厭惡和唾棄。許多回到日本的士兵甚至被家人拒之門外,變成流浪漢。
在後來的歲月中,藤本安馬患上支氣管炎,皮膚經常出現瘙癢等症狀,他認為這是“氣體中毒”所帶來的後遺症,但他仍是幸運的,跟他在島上一起服役的戰友,很多在回到本土後因各種癌症而死。他不但保守肉體上的折磨,在精神上也備受煎熬,他看過美國人制作的紀錄片後,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什麼,為此他常到寺院為那些死難者祈禱。
1994年,他決定效法日本另一位反戰老兵東史郎,将自己在島上的經曆以及所見所聞,全部公諸于世,他将其稱為“曾身為魔鬼的告白”。
戰後有機關統計,大久野島軍方制毒廠開設16年間,先後制造毒劑總量達到6千噸以上,直到1945年9月太平洋戰争終結時,島上仍遺留着3270噸毒氣,當年日本帝國制毒規模之大,由此可見一二。這也使得大久野島5公尺以内的土壤内,至今仍含有高濃度有毒砷化物。
如今的大久野島成為野兔的栖息地,當年有人将八隻野兔留在島上,如今島上野兔遍地,大久野島也由此改名為“兔島”。 站在高處,鳥瞰秀麗廣闊的景色,不知當年曾是毒氣工廠擔當劊子手的“藤本安馬”們,如今安在否?